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网站
荆州严打骗取公积金行为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018-01-21 10:25:54   来源:荆州日报

11月13日,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参加市纠风办组织的履职尽责媒体问政活动,问政中媒体披露,社会上有不法中介机构伪造假证件、假购房资料,帮助个人套取公积金的现象。据传,还有住房公基金管理中心人员参与并从中得利。

“如果这部分钱被违规支取,挪作他用,不仅制度会遭到破坏,国家建立制度的初衷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熊鹰说,对此,中心党组在问政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11月16日上午便迅速召开了党组专题会议,制订了认真清理、严肃处理、强化措施、加强防控的决议,随后,一系列防范、打击套取公积金行为的重拳频繁出击。

从内至外全面清查

打铁还需自身硬。11月16日、17日,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别召开了行政办公会、营业窗口人员大会,通报媒体问政情况、观看媒体问政暗访片,帮助员工认识所反映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向全体员工表达了中心党组认真查处、决不姑息的坚定决心。随后成立了问题查处领导小组,并责成监察室负责查处工作。

一场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的自查、自警活动迅速展开,根据安排,11月19日前,全体员工根据视频反映的问题,结合本职工作,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向中心党组上交了个人自查报告。此外,公开征集问题线索行动同步展开,如进一步跟踪了解媒体记者暗访的线索;在《荆州日报》和荆州电视台同时刊登公告,告诫群众使用虚假资料套取公积金是违法行为,并全面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

与此同时,组织专班对21213笔提取公积金资料进行审查,通过清理,发现今年以来18人19起购房提取公积金资料存在问题,有涉嫌使用虚假资料套取公积金行为,其中7起已套取资金236576.43元,目前,一起已追回,追回资金55000元。另有12起套取嫌疑人被当场制止,涉及金额438140.96元。是否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员参与其中,有待调查核实。经分析,这些涉嫌违法提取的案例绝大部分是异地购房提取,利用城市之间房产信息不能共享、公积金政策差异而趁机作案。

积极报案彻底追查

工作环环相扣,追查步步紧逼。根据清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媒体提供的线索,11月19日,中心向公安局递交了立案侦查报告,请求公安机关认真调查相关问题,依法查处。

熊鹰说,伪造、使用虚假资料套取住房公积金属严重违法行为,但这种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在荆州也时有发生。中心一直以来从未停止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打击。2012年,我市长航系统某单位6名职工因用异地购房虚假材料套取公积金被公安部门查处;2014年初,我市公安部门对26名利用假资料套取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人进行了查处,涉案金额117万元被追回,2名制假人员叶某和章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要想让这一行为得到彻底遏制,首先,我们要有一支纯洁的队伍,且能打硬仗的队伍。”熊鹰告诉记者,16日下午,她与营业窗口全体人员进行了集体谈话,告诫大家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坚持合规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并专门与分管领导谈话,叮嘱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监督检查,切实防微杜渐;中心纪检组也分别与营业厅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进一步督促他们要履行管理职责,强化业务监督,加强人员管理,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与此同时,中心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资料的审核识别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法规意识、廉政意识和对真假资料的识别能力;在完善系统方面,改单审制为双审制,改造升级了公积金业务操作系统,调整了提取业务办理流程,全面推行了电子档案扫描系统,加强了提取业务的实时控制。

建“黑名单”严厉打击

惩处不是目的,杜绝方为根本。为切实防微杜渐,该中心讨论通过了《荆州住房公积金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住房公积金黑名单制度,对利用假资料套取公积金等不诚信行为的个人将进行严肃查处,通报其所在单位、冻结其个人账户,对其今后的使用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熊鹰说,希望通过严厉打击制度,彻底警醒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她认为,要让广大市民守法,首要要让其知法,因此,不断强化公积金政策宣传,帮助群众消除模糊认识,合理有效使用公积金不可或缺。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住房公积金新增了5项使用政策,放宽了14项使用规定,出台了13项便民措施,市民可通过各大媒体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进行详细了解。

“打击骗取、骗贷行为,加强公积金队伍建设,是促进公积金有效管理、取信于民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积极协助公安部门侦查案件,依法打击公积金违法行为。”熊鹰说,如公积金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待公安部门案件侦查取证结束后,我们将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查处情况,同时向社会披露,欢迎广大市民监督。(沈微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