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核心在课堂,关键的教师,成效在教研。有好教师才有好学校;要有好教师,必须先有好教研。
教研活动是教师的常规工作,本应得到普遍重视,事实却不仅全然。长期以来,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内容随意、组织无序、效益低下,几乎成了普遍存在的、久治不愈的顽疾。
面对知识社会新时代,面对教育创新新要求,面对教师创业创新结构性疲软的新情况,中小学校必须改革校本研修的方式和方法,探索创新教师学习提升的路径与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我校从改革教研活动入手,推陈出新,化解顽疾,探索出了新的教师研修方法,创造出了新的教研模式,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三全’主题教研”这一学校教研新范式。这一教研范式的推出,营造了教师“乐研”的氛围,提升了教师“会研”能力,增强了教研活力,提高了教研实效。“‘三全’主题教研”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形成了适应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校本教研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而且形成了倡导“以生为本、以学为要、以研为重”的“向善、求进、有为”的教研新文化,较好的解决了中小学校校本教研中“愿不愿”、“会不会”、“好不好”的问题。
“三全”主题教研与传统校本教研不同的是:主题教研的根本目的是教研“为了学生的学”,传统教研的目的指向是“为了教师的教”;主题教研是“为了学习”,传统教研是“为了教学”;主题教研是为了“为了解决学习问题”,传统教研是“为了解决教学方法”。我们倡导的“以问题为主线”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紧紧围绕“发现、研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来进行。
与传统教研相比,“三全”主题教研体现出四个明显的优势:一是能给教师提供明确的研究话题,二是能解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能促进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快速提升,四是能促进优秀备课团队的形成。
主题教研研究实验,促成了教师智慧的融合,促进了教师学习、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设,带来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幅度地提升。
主题教研实践的六年,是江中教学质量完成从“谷底起飞”到课改“高地快跑”的六年。
一是党建工作再上台阶。学校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评为“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被区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二是教学比武再创佳绩。刘金国、关锋老师先后获得全国物理教学比武金奖,改写了全省无人获该项金的历史,创造了一所学校物理学科连续两届获国家金奖的奇迹。数学教师何志峰、化学教师魏国艳获全国二等奖。语文老师王小红等18名教师获省一等奖,获奖人数与获奖层次均位居全市重点高中之首;
三是科研成果再超历史。2012年,全省高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视频会在华师一附中、江陵中学等校举行,我校不仅作为分会场,还在武汉市主会场做主题教研经验介绍。“三全”主题教研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课改成果向全省推广,目前,武汉、黄石、宜昌、潜江等32个县市区连片应用主题教研模式,264所高中学习借鉴和推广主题教研,省内外5种杂志把“主题教研”作为栏目名称关键词;2013年,我校推行的“三全”主题教研、“五元五步”健康课堂的成果,由省教育厅作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报教育部参加国家级奖评选;2015年,才结束的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我校作为全省高中学校代表在大会上做经验介绍;
四是素质教育再续辉煌。高考文理一本上线人数实现翻番转弯,文理一本由过去的100人左右,上升到245人,创造了仅5%的一本生源,28%考取文理一本、54%考取文理二本、93%考取本科的成绩。我校理科阳光班、文科武大基地班已经成为全市品牌班级,在荆州市9所省级示范高中里,我校理科成绩已从第8名跃升为第5名,文科成绩已连续五年稳居全市第二。我校传统体育项目成绩令人瞩目。我校男子篮球队连续三届获得全省中学生篮球联赛第三名,创造了全市中学生篮球赛事的最好成绩。我校田径运动员分别在荆门、荆州承办的省运会上获2金4银的好成绩。
主题教研,前景广阔;科研兴校,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