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杏坛网事
 欲望的倾诉——中国香港陶然访谈录
2019-03-15 16:57:04   来源:今日湖北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连环劫》环环相扣,扣人心弦,不断地给读者惊喜与意外。请谈一下此文创作过称。

  

  陶然(中国作协会员,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香港文学》总编辑,以下简称陶):世事无常,但又有一定道理,绝非无缘无故,只是人在其间,常常不自觉而已。我便试图以客观的视角把当中的荒谬或偶然或必然呈现出来。力求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陈:昆德拉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小说家发现人们这种或那种可能,画出存在的图。”您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您的小说如何为读者“画出存在的图”?

  

  陶:画出存在的图,是小说家的责任,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小说有许多种可能性和必要性,未必一定必须存在才能写,只要有其可能性和合理性,可以显示某种状态或意愿,便可以写。无论写实或者魔幻或者其他写法,只要能够反映人生百态,都值得欣赏。

  

  陈:巴金云:“写作是一种欲望的倾诉,一种幸福感的满足。”您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有这两种感觉?

  

  陶:人人的感觉大概因人而异,但倾诉的欲望恐怕是相同的。

  

  陈:作为香港文学总编辑,请您介绍一下香港文学。

  

  陶:香港文学是纷繁多姿的文学,尽管在高度发展的商业社会里,文学无可避免地边缘化,但还有很多有志于文学的人们继续文学追求。而香港处于东西方交汇之地,视野比较开阔。只要明白文学始终是属于小众的,文学爱好者就会安于边缘的位置。

  

  陈:您出版了三十多部专着,可谓著作等身。写微型小说是偶尔为之,便一发而不可收。您为何对微型小说情有独钟?是否打算从一而终?

  

  陶:写微型小说于我而言,不是主攻方向。有创作欲望,适合用微型小说表达,便用这个体裁。并不特别偏爱或偏废。

  

  陈:请您谈一下近期文学创作与未来文学理想。

  

  陶:随心所欲,没有既定的计划和理想。

  


【作者介绍】:陈勇,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六届金麻雀提名奖获得者,监利县作家协会执行主席。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