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杏坛网事
山上无山山独尊——河南秦德龙论
2019-01-17 17:54:19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秦德龙,男,1955年10月26日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第五届河南省文联委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蓟县人。多年从事微型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出版10部文学作品专著,作品被收入80余种文集。曾被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分别推介为“当代百家”。多次荣获《小小说选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微型小说选刊》“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作品奖、荣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评选一、二等奖。名列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等评选的“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星座”。名列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微型小说选刊》曾开设“德龙专栏”。小小说选刊曾授予“2006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金牌作家”等荣誉称号,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秦德龙微型小说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达到了完美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擅长揭示生活中存在的悖论现象,蕴藏深刻人生哲理。

十年前,著名歌手李娜唱罢一曲惊天动地《青藏高原》之后,秘密离开北京,迁户张家界市著名风景区天门山。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娜吟咏天门山寺古联:“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表达艺术追求就是要达到“山上无山山独尊”的极致,也只有这种博大心胸才能使自己的“音乐元素”得到升华。

《色盲》中的老童,从小就是一个色盲,直到在学校体检,才发现自己是一个色盲。色盲的老童,却对美术情有独钟,其作品在省里获奖,书画大师对其作品评价甚高:“这幅作品,用色独具匠心,超越了传统风格,创造了神奇迷离的天地,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

由此,我们想起了贝多芬。

贝多芬的生活,几乎是一种长期的受难。4岁时,被暴烈的父亲整天钉在钢琴前,11岁到戏院乐队挣钱,17岁挑起家庭重担。命运多舛,从176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失聪,其时他的音乐生活刚刚走上巅峰。可以想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何等的具有摧毁力的劫难。然而,贝多芬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所吓倒,凭着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创作出交响作品《英雄》、《命运》、《第九交响曲》,最终用音乐战胜了人类的平庸,用心灵战胜了生活的苦难。

身体存在某种缺陷的人,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同样在艺术上能达到山上无山山独尊的艺术效果。真实生活中贝多芬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

一个小孩不小心掉到了水里。不会游泳的杨孩,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救人。不料,人未救上来,自己却沉入河底。后来,还是会水的刘孩,救起了落水者。最后,杨孩被授予烈士称号,而真正的英雄刘孩,却被人们所遗忘,包括那个落水者。

《谁是真英雄》揭示了见义勇为存在的一种悖论现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见义勇为者,虽然施救行为失败,却被有关部门授予烈士称号,人们仍然把他看成是英雄。而真正的英雄却往往被社会和人们所忽视。

从感情上讲,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见义勇为者虽然未成功,但毕竟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是十分惨重的。授予其烈士称号,寄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其家属是一种安慰,对见义勇为现象也是一种鼓励。

从理智上讲,这种情况又是必须加以改正的。凭心而论,对于杨孩见义勇为的精神,应当充分肯定。但是,对于他的救人行为,则不宜提倡。作者是这么认为的,我十分赞成他的观点。

我认为,人们对见义勇为的“勇”字,必须重新认识与理解。在我看来,这个“勇”者,既包括勇敢与坚定,也包括机智与灵活。对于前者,人们看法一致,而对后者,存在异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如何树立榜样,树立怎样的榜样,却大有文章可做。小说的现实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一群青年农民打工者想进入露天公园跳舞,却被无情地挡在公园外面。理由荒唐滑稽啼笑皆非: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园!这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者,只好隔着一条河,水中望月,无可奈何地看城里年轻人在那里疯狂舞蹈。传说中的牛郞织女,中间隔着一条河,平时不能见面,只有七月十五过节那天,才能相会。而城市公园的一条河,却人为地把城里人和乡下人隔开,使之永远不能相见。这条河具有象征意义,令人深思。

农民工进城,为当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然而,社会尤其是城市市民对民工的淡漠、挤压、排斥和欺骗,却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相当普遍和严重。

青岛某报曾展开过“是否在公共汽车上专辟一块区域给民工(有人嫌他们脏、气味难闻)的讨论。由于讨论本身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故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和声讨。

著名作家尤凤伟当即撰写《泥鳅也是鱼》的檄文:“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那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民工都赶回农村?那城市里的建筑业、工厂、服务业恐怕马上要出问题,光是那些垃圾,就不知谁来收拾。”不久,他又写下长篇小说《泥鳅》,为农民工立言。

农民工没什么能力,更没有多少财富,每日蓬头圬面,实在不是很体面。但是,一种职业的待遇好坏,辛苦与否,体面与否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人格高低”无关。农民工并非无用的象征,而是可贵的自食其力者,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亿万农民工,同样是中国的脊梁!

河也好,铁门也罢,都是有形的。这种有形的东西,无疑是非常有害的,也是非常可怕的。在我看来,更为可怕的,则是城里人心中那条河,那道门。它们根深蒂固,要想铲出它,非一日之功。小说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二、他的官场小说自成一体风格独特,开辟了中国当代微型官场小说新的领域与新的形式。

公务员队伍的体制化,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构成,成为直面现实的文学创作应予表现的内容。这样一种含带了相当的独有特色的社情与国情,为现实主义写作提供了丰沛的素材与鲜活的内容。但当下的所谓“官场小说”领域,却是泥沙俱下,十分芜杂。一些比较流行的“官场小说”,大多没有走出摹写现实的窠臼,只满足于编造浅显的故事、制造热闹的情节,没有写出事象背后的生活肌理,尤其是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情,至于反思意识、批判精神等,更是微乎其微,难觅其踪。比较而言,属于“官场小说”前身的“新改革小说”、“反腐小说”,确实还出现过一些相当精彩的佳作力构,让人至今记忆犹新,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张平的《国家干部》、陆天明的《省委书记》、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等。这些作品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场景上,表现置身其中的各色人等,尤其主要的正面人物,既以巨澜大波写他们的精神风骨,又以细波微澜写他们的个性心态,作品在保守与改革、营私与为公、腐败与反腐败等多种矛盾冲突的展示中,写出了正面力量的英气与这个时代的正气,读来既引人深思,又催人奋起。

当然,这是就长篇小说而言。微型小说界写官场小说的人有不少,但真正有特色的作家不多,秦德龙官场小说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官场系列微型小说——秦德龙著《领导随意》,集中体现了现代微型官场小说的特点。《领导随意》分为“让鸟说话、桃色新闻、别开玩笑、条件反射、有人证明、城市新闻”六辑,每个小辑当中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小辑标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换而言之,《领导随意》同样可以当成一个长篇来读。如果说《个人履历表》是一个关于人性话题的长篇,那么,《领导随意》就是一个关于话语权话题的长篇。李利君在《官场不随意》中说:“秦德龙塑造的人物,大多很有特点。但细看时,又似乎不是“原型”形象,他更长于把人物写成一个“符号”,说的是普遍性的现象和规律,勾出的是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这一个”,他们名字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大体上却被一些相同的事情烦恼着情感、左右着思想。对于这些普遍现象和规律,秦德龙很自信。《让领导记住名字》竟然有一半篇幅在讲一般性的情况,在后半部分才引出一个叫“王静”的人物;《他说他虽农民》这个人物虽然叫着高尔思,却也可能是任何“尔思”,这个人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姓氏,他是一个符号……在秦德龙的作品里,很多主人公的名字就是“领导”、“老一”、“吴小手”之类的名号,这些非常不像真实生活中的人名的“名字”,反映出来的就是秦德龙对这类人物从“普遍意义”的角度进行刻画的初衷。秦德龙的这些人物不像别的成功小说形象那样,以丰富饱满取胜,他是靠人物的“单面”生动取胜的。”在我看来,李利君的概括既是准确的,又是深刻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三、《微型小说选刊》创刊20多年来,只给两位作家开过专栏,秦德龙是其中之一。

“德龙专栏”题材广泛、信息量大、语言幽默、构思奇巧、主题深刻,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强的阅读震撼,被读者誉为“南有滕刚,北有德龙”。

2005年6月,微型小说选刊决定开设“德龙专栏”。2005年16期(8月)该刊隆重推出“德龙专栏”,首发2题。以后,每月两期,每期2题,持续至2006年12月。共开设专栏33期,专栏用稿66篇,多为原创。开专栏期间,该刊共发读者评论稿51篇。其中2005年10篇,2006年41篇。

郑允钦主编在专栏伊始发表了主编按语:

“本刊自2003年为滕刚开辟专栏以来,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改变了微型小说界只见作品不见人的局面。

然而,要真正繁荣微型小说创作,让人们对这一新兴的文学品种刮目相看,光靠滕刚一员虎将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一直期待着新的重量级人物的出现。现在,又一员虎将终于站到了我们面前,他就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秦德龙。秦德龙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看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微型小说‘船小好调头’,迅捷地反映社会生活是其重要特征和优势所在。秦德龙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且勤于独立思考,他的小说属于‘现代人介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内容新颖奇特,题材涉猎面广,较好地体现了微型小说这一优势。

我们看重秦德龙的又一个原因,是他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幽默、幻想、荒诞、夸张、变形等手法时有娴熟而巧妙的运用,且文笔老辣机智,显得别具一格,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鉴于此,我们决定从本期开始,隆重推出‘德龙专栏’,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7年1月,该刊调整栏目后,持续推出秦德龙的作品,编发在“名家新作”等栏目。2007年、2008年,每个月都发表秦德龙的稿件,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2007年用稿27篇,2008年用稿32篇,2009年用稿7篇,2010年用稿5篇,累计用稿39篇。这4年间,该刊又编发读者评论34篇。

“德龙专栏”和“名家新作”栏目倍受读者的好评。秦德龙共有6篇作品被读者评为“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其中:2005年度评选的是《牙签鸟》《加黑框的名字》;2006年度评选的是《吃证据》《老虎卖尿》;2007年度评选的是《第100个》《流浪的狗》。该刊三年内先后颁发了6本荣誉证书,作者6次荣获了微型小说的最高荣誉奖项。

秦德龙是中国微型小说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中国微型小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他的官场小说自成一体风格独特,开辟了现代官场小说新的领域与新的形式。二是他在《微型小说选刊》开专栏,引导读者的阅读取向与价值取向,达到了社会效果与艺术效果的完美统一。“德龙专栏”题材广泛、信息量大、语言幽默、构思奇巧、主题深刻,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强的阅读震撼,被读者誉为“南有滕刚,北有德龙”。“德龙专栏”成为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人文景观,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作家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



【作者介绍】:陈勇,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六届金麻雀提名奖获得者,监利县作家协会执行主席。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