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杏坛网事
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村名街名镇之我见
2019-01-10 15:30:40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他的遗产,那是国家和民族的物质遗产或非物质遗产。每一份遗产都是传承,是文化的传承,是物质的传承,是精神的传承,更是历史的传承。一个县域的名村、名街、名镇的开发与保护,也是对该地的历史文化的传承。

监利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古为云梦泽,是大溪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属州国,后为楚所灭,属楚容城地。汉初设置华容、州陵二县,属南郡。三国黄武元年(222年)分华容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吴国派官“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迄今已有1791年了。南北朝是,监利改属巴陵郡(治岳阳),后废华容县,并其地入监利县。隋朝时,监利县曾改属沔阳郡(治沔城)。五代梁时又改属荆州。北宋时监利县属湖北路江陵府。元、明、清时,监利县隶属江陵府或荆州府。民国时监利县属湖北第七行政督察区,后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监利县历史源远流长,物华天宝,古籍浩瀚。此地是三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周瑜火烧赤壁、关羽义释曹操等,给监利的今天留下了三百多出遗迹;陈友谅兵败逃窜,留下了上车湾、下车湾、火把堤、鸡鸣铺、卸甲河、埋甲口等历史地名典故;古镇程集始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据程姓家谱记载,南宋嘉靖年间(1208——1224年),程姓富户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开设店铺,形成集市,至今有800余年历史。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为程集鼎盛时期,形成了两街相交、三岔型的布局。沿街店铺竞列,商贾云集,异常繁华,直至清初,都是远近闻名的商埠,20075月,程集古镇正式入选由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保存完好的有800多米长的青石街,楚王豪华的离宫遗址荆台、古魏桥也在其间。周老嘴、柳关、汪桥、周河等红色革命根据地早已被国家、省政府关注。周老嘴旧址群大都座落在绵延千余米的古镇小街两旁,古镇小街的房屋始建于明、清两代和民国初年。19881月,国务院公布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旧址群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周老嘴镇现保存有湘鄂西省委、省政府和红二军团重要机关旧、遗址48处。周老嘴革命纪念馆和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着近千件文物资料。此外,监利县境还有花子桥烈士陵园、柳关红军无名烈士墓、柳直荀烈士纪念亭等一批革命建筑物和革命旧址,这些如今已成为缅怀先烈丰功伟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此外,监利县还有许多古迹。著名的杨林山、狮子山、三江口等,杨林山、狮子上耸立在县境东南,给江汉平原南端自然景观平添了几分姿色。杨林山的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天妃庙”、三国遗迹“子龙岗”、抗战时期遗存的日军机场等;杨林山西行5公里便是狮子山。狮子山海拔59米,山势西高东低,西侧主峰奇石突兀,悬崖峭壁,如雄狮引吭长啸;东侧二峰蜿蜒逶迤,如狮身半蹲半卧。山上有“龙山文化遗址”、“轩辕井”、“石镜”、“屈原登大坟处”、“葫芦口”、“宗公庙”等名胜古迹。历代游人至此凭吊,留下了不少叹咏山水、寄寓情致的诗章。三江口又名“西江口”,位于县境南部白螺矶西约18公里,是湘江、荆江、扬子江的汇合处。三江口不仅凭险据要,而且有奇特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洞庭湖与浑浊的长江在三江口汇合,两水经久不混,清浊分明,如二色彩练,相依相偎,悠然飘荡。

我县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优美的人文景观,以致县境内产生了许多历史文化名村、名街、名镇。作为监利的子民,应当引以为豪。为此,我针对如何开发和保护名村、名街、名镇浅谈几点见解:

(一)建议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共同推进,积极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等各类项目。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历史文化村落、街道、乡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建设水平 。

(二)坚持管建结合,提升名村、名街、名镇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历史文化村落深入开展以“创建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塑造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新”活动。着力改变农民、居民固有的传统观念,让他们懂得名村、名街、名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以主人翁的精神保护和建设自己的家园。

(三)积极拓展对外宣传,围绕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积极引导文学艺术团体、新闻宣传机构、广播电视、网络机构等,有针对性加强对外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展示监利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外县人了解监利,让更多的监利人宣传家乡、热爱家乡,从而,进一步提升名村、名街、名镇的知名度。

(四)坚持高起点策划项目建设。政府部门要把发展旅游业与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古迹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食、住、行、游的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不断扩大监利的知名度。在名村、名街、名镇的硬件、软件建设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细处下工夫做到高速度推进项目,高标准实施项目建设。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我县历史文化景区合理布局,扩容改造省道、国道主干线,与周边县、市、区全面联通,完善县域干线路网,修建景区道路。按照景区建设规划,推进供水、供电、供热、排污等建设项目,加强各景区的停车场、通讯网络、旅游公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

(六)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加大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立项准备,积极举动的汇报、衔接、申报,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支持。不断营造良好的融资氛围,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出台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拓宽政府对名村、名村、名镇旅游产业的支持渠道,提高建设力度。

(七)整合多种元素,推进名村、名街、名镇传统文化与监利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由于监利的历史文化自然与红色文化、自然生态自然有重叠,因此,要尽可能找到集合点,使名村、名街、名镇的保护和利用达到整体联动、互相提携。这样,全方位打造监利多元旅游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监利、了解监利、走进监利。

总之,保护和开发监利名村、名街、名镇的文化遗产,是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监利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稳步发展、效益倍增的双赢之举。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名街、名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李珍文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