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探访应城膏雕艺术
2019-04-02 17:13:13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文/郑毅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5.jpg


  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的湖北省应獅因石膏而制才富,也因膏酷釋誉海内外。应城膏雕是应城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翻匕省石膏艺松乡。

  


  薪火相传两百年应城膏雕留美名

  

  据《湖北通志》等史籍记载,明嘉靖年间,在应城县西北团山庙山脚,因岩崩而最初发现石膏。应城石膏从最初发现到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此应城属我国最早的石膏产地之一,享有“膏都”的美誉。应城石膏以纤维石膏为特色,其色洁白、质地细腻。纤维石膏与民间精湛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应城膏雕技艺。

  

  膏雕是以石膏为原材料雕刻成的各种形态的工艺品。应城膏雕的主要产品为实用型、观赏型两大类。应城膏雕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清朝末年,应城城关的民间匠人就将石膏制成枕头或方形坐垫,可以、庸嫌凉,还有去“心烦、神昏”的作用。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膏其性大寒,主治中风、寒热、除湿气、头痛、身热。”

  

  追溯膏雕技艺的历史与传承,可以找到一条以民国初年郝木匠为源头的主脉络,号称“城关一把刀”的郝木匠转膏塑为膏雕,授徒传艺,膏雕工艺随之兴起。郝木匠将精湛的木雕手艺用于石膏雕刻,并将它代代相传。民间雕刻艺人按照传统长形枕的式样将原生石膏雕凿成长约40厘米、横断面边长约10厘米的正方形,枕面艄凹的马鞍形枕头。膏枕两档的正方形表面,用浅浮雕手法各雕两枚宝钱,并雕了丝带缠绕相连,盛夏时节枕于头下,既清凉又可消头火降血压。

  

  20世纪90年代,在应城城南黄滩镇芦家庙村的一栋明末清初的宅基地下,当地人拆旧屋盖新房时,从地基下面挖掘出一方长约40厘米,高约20里面的膏雕狮枕。而且这类石膏在应城还有一种称呼——“蒲阳玉”。早在清朝年间,地方官员多次请民间艺人用“蒲阳玉”雕刻成枕头贡奉朝廷,后被历代官员及社会名流效仿用作馈赠之物。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jpg


  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因石膏材质硬度较低,加工工具一般选用木雕工具。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甚至有些师傅连一套像样的作品图样也没有。全凭传承的实物和现场制作来传授。徒弟则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去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城膏雕又聚集了一批民间艺人,继承和发展膏雕工艺。他们别具匠心,雕、凿、镂、刻,造型别致,刀法洗炼。近二十年来,应城的膏雕把细腻天成的石膏雕镂成玉器般的系列工艺品,不仅保持了石膏再制品的天然特色,而且创造了膏雕工艺的观赏价值、医疗价值、实用价值、收藏价值。两百年来,应城膏雕技艺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应城膏雕的美誉也因他们远播海内外。这其中,被誉为“应城膏雕活名片”的伍柏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民间膏雕艺人。

  


  伍柏林:应城膏雕的活名片

  

  如今,在应城膏雕艺人中,提起伍柏林几乎无人不知。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从榨油坊起步,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成为应城膏雕艺人中的杰出代表。1995年至今,他的产品获得第四次世妇会、全国花博会、省工业精品奖和金奖等荣誉,并获得国家专利三个。

  

  伍柏林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厂长,更像一个工人。因为每次到他的工艺厂,见到他时他要么正坐在电锯旁忙着切割毛料,要么是在用蘸着水的刷子检查着断面,或者是手拿刻刀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精细加工。

  

  伍柏林16岁那年,上了一年半初中的伍柏林由于父亲突然病故,不得不辍学回家照顾眼瞎的母亲和年仅8岁的妹妹,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1979年,伍柏林到村里新办的粉笔厂当了一名技术人员。因粉笔厂与省膏矿经常有业务往来,他有幸接触到一些绘画高手,省膏矿工会和倶乐部一有活动就叫他去帮忙,在高手的指点下,他到膏矿图书馆借书,系统地学习绘画技术,绘画技艺得到提高。

  

  5年后,粉笔厂由于销售不畅,管理不善而停办。他回家务农,当过泥瓦匠、油漆工,其间,他的绘画和雕塑技艺也没有丟,经常到京山罗店、宋河,应城田店等地帮供销社画广告画。还有本地人请他雕刻石膏作为应城特产送人。

  

  1992年初,伍柏林做的膏雕工艺品无意间被时任应城市政协主席的邹家驹看到,邹家驹在常委会上向时任应城市委书记的郭远章汇报,将伍柏林作为优秀人才引进。从当年6月至今,伍柏林在应城工艺膏雕厂厂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多年。

  

  20多年来,伍柏共设计制造出工艺膏雕产品400余种,分医疗保健类、工艺摆件类、装饰装潢类和器皿类等四大类。他还在儿子的帮助下通过网上销售方式将他的膏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欧洲及港澳台地区,而他的雕刻技艺也更爵户火纯青。

  

  20世纪90年代伍柏林潜心研究用树脂法改“单体”雕刻法为“双层”雕刻法,解决了原先膏雕作品表现力不强的问题,使作品更具立体感。经潜心研制开发,他成功生产出“晈磁石膏保健枕”系列产品,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臓》和《生产许可证》,同时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虽然在应城膏雕艺术上,伍柏林被誉为“活名片”,但是应城膏雕的发展似乎并不太乐观,拥有200余年历史的蒲阳玉显露“疲态'。

  


  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壮大

  

  应城膏雕既折射出应城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也反映出应城膏雕艺人匠心独运的文化素养和高超技艺。应城石膏的材质特点,决定了应城膏雕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技艺要求之高,是其他材质雕刻难以比拟的。因此,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2.jpg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应城膏雕面临濒危的现实问题。一方面由于膏雕生产技术性强,习艺时间长,年轻人多不愿学艺,致使后继乏人。另一方面由于膏雕生产原材料进价高,选料下坯时耗损大,工艺流程期长,致使工时成本高,利润空间下,一些企业停产转产时有发生;此外,由于经济效益的诱惑,现代化机械正在不断取代传统加工器具,传统手工技艺受到冲击;与此同时,为追求投入少利润高,有人用生膏粉或石粉加化学粘剂进行模具化生产,假充传统手工膏雕,严重危机传统膏雕技艺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膏雕很苦,夏天不敢开电扇,冬天捏着雕刻刀手发麻,整天一身灰,干长了手上还会起厚厚的老茧,以前年轻人很少有到我这里来学技术的。”干了一辈子膏雕的伍柏林意识到这门民间手艺急需有人雜承。

  

  伍柏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拿出一定的财力、物力以及部分精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他采取“速成法”的教学方式,经一个多月的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易学易懂,易记易操作,使培训后的学员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并能单独完成一些膏雕工艺产品的制作。几年来,累计为本市培养膏雕方面的专门人才400余人次。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3.jpg


  为了弘扬膏雕文化,他把爱徒张宏恩、钱小桂、黄红华等近20名膏雕技术人员输送到深圳等地发展,使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不断扩散,逐步形成专业门类网络体系,达到了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上升、社会信誉稳定、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目的。同时,为满足外地大型膏雕壁画的制作需要,还对部分外地准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使之提高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晶莹剔透似美玉膏都奇葩绝楚天4.jpg


  为了让应城膏雕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得以壮大,应城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对应城膏雕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一是保护身怀绝技的膏雕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做好年轻一代的传承工作。2009年,在应城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和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中,应城膏雕传承人伍柏林荣获“优秀民间艺人”的称号。二是发展壮大膏雕艺术协会组织,保存一套完整的用文字、图片、影像记录的膏雕传统制作技艺。三是成功申报应城市为“湖北省石膏艺术之乡”,从而助推膏雕行业的规模发展。四是依托“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了一座膏盐博物馆,使传统膏雕技艺成为应城膏盐文化中画龙点睛的瑰宝。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