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摘自《汤池百科全说》
2019-03-25 16:33:03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文/郑毅

  

  汤池传说

  

  汤池传说是优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公元432年,南北朝文学家盛弘之撰著《荆州记》“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公元730年,唐朝诗人李白作《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1982年,中国民艺家协会湖北分会在汤池举办全省文化干部民间文学培训班,整理了民间传说《汤池故事》,不仅收录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并刊载于《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山川佳话》《湖北地名趣谈》等专辑。汤池传说是人民群众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创作结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汤池人文旅游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附:《汤池传说之李白游汤池》

  

  李白的一大爱好是游山玩水,喜欢到处跑,闲不住,直到遇见告老还乡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儿,一见钟情,才在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落下脚来。哪晓得,新婚冇几天,李白就不见了人影。把个新娘子急得直跳脚,相府上下乱成了一锅粥,还是老宰相稳得住神,心想:“新婚夫妻,如胶似漆,不辞而别,必有原因。”他不慌不忙,问孙女:“昨天你们吵架了?”孙女说:“冇。昨夜里头还好好的,早晨起来就冇看见他了。”老宰相心里有数,就把家丁分成几班,照他说的地方分头去找。

  

  果然,有一班人在邻县的汤池找到了李白。大家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池边自顾自地吟诗:“两园仙果含醉靥,一池彩莲插蓝天。北卧千年绿毛龟,南散万亩宋玉田。”回到相府,李白把瞻仰了宋玉渠、宋玉田,攀登了龟背山,观赏了荷花池,还洗了个温泉澡的事,对老宰相说得津津有味。老宰相听完,哈哈大笑,对孙女说:“诗人不同常人,虽有出人意料之举,却在情理之中哩。

  

  应城石膏

  

  应城是我国最早的石膏产地之一,素有“膏都”的美誉。据湖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测定,应城石膏分布总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5.1亿吨。应城石膏以纤维石膏为特色,因其洁白、细腻而驰名中外,质量优踞世界之冠,已探明一级品位纤维石膏储量达一亿吨以上。应城石膏的开采与应用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有四百余年历史。质地细腻的纤维石膏与民间精湛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应城独具地方特色的膏雕技艺。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2.jpg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3.jpg


  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因石膏材质硬度较低,加工工具一般选用木雕工具。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甚至有些师傅连一套象样的作品图样也没有,全凭传承的实物或现场制作来传授,徒弟则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去掌握,因此,经过一代传承到二代传承之后,同样一件作品所出现的模型制式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就传统的狮形或虎形膏枕而言,我们几乎找不到经两人之手雕刻出完全一样的膏枕形制。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4.jpg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5.jpg


  应城膏雕工艺品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装饰类,主要包括动物、人物、果品、盆景、屏风、壁雕等;一是实用类,结合石膏的药用价值,制作形态各异的石膏枕,如狮枕、龙枕、虎枕、猴枕、猫枕、娃娃枕和牵引形长方枕、圆珠软枕等。膏雕作品的外观晶莹闪亮,有玻璃光泽,手感滑腻冰凉;质地纯正细密,纹理清晰,寒入肌肤,不腐不蠹。因此,如果不加以说明,应城膏雕极易被混淆为玉雕或者水晶、玛瑙。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6.jpg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7.jpg


  应城膏雕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应城膏雕传承三百多年的历史,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直到今天,并延续到未来。膏雕作品既折射出应城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也反映出应城膏雕艺人匠心独运的文化素养和高超技艺。应城石膏的材质特点,决定了应城膏雕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技艺要求之高,是其他材质雕刻难以比拟的,因此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根据“石膏大寒,主治中风寒热”的药理,石膏枕对降低血压、治疗颈椎病有良好医疗作用,被誉为健康枕、长寿枕,因此应城膏雕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8.jpg


  由于种种原因,应城膏雕面临濒危的现实问题:一是由于膏雕生产技术性强,习艺时间长,年轻人多不愿学艺,致使后继乏人。二是由于膏雕生产原材料进价高(普通膏价120元/吨,工艺膏价400元/吨),选料下坯时耗损大、工艺流程期长,致使工时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一些企业停产、转产时有发生。三是由于经济效益的诱惑,现代化机械正在不断取代传统加工器具,传统手工技艺受到冲击。四是为追求投入少利润高,有人用生膏粉或石粉加化学粘剂进行模具化生产,假充传统手工膏雕,严重危及传统膏雕技艺的可持续性发展。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9.jpg


  应城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对应城膏雕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一是保护身怀绝技的膏雕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做好年轻一代的传承工作;2009年,在应城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和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中,应城膏雕传承人伍柏林荣获优秀民间艺人的称号。二是发展壮大膏雕艺术协会组织,保存一套完整的用文字、图片、影像记录的膏雕传统制作技艺。三是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推动膏雕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四是依托“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了一座应城膏盐博物馆,使传统膏雕技艺成为应城膏盐文化中画龙点睛的瑰宝。我们相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应城膏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膏矿号子

  

  膏矿号子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是应城膏矿工人在繁重的采膏运膏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

  

  膏矿号子根据石膏开采工序的不同,分为正眼号子、水眼号子、锤工号子、拖工号子、抬工号子,它们的节奏与劳动紧密联系,曲调与劳动和谐一致,从而调节了人们的呼吸,统一了劳动动作,减轻了劳动疲劳,有力地推动劳动的进行。如“正眼号子”(正眼即矿工上下和出膏的矿井),工人们操作吊车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哼和,节奏稍快。“水眼号子”(水眼,往外排水的矿井),工人们用木轳车把铁桶放下去打水起来,一般要三人以上操作,也是一领众和形式,节奏稍慢,自由疲倦。这两种号子没有歌词,全部由一些感叹性的呼喊组成。

  

  其它号子有具体而形象的歌词,不仅唱出旧社会石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比如“捶工号子”:正月下洞腊月上,爹妈认不得儿子的像,这是托的么人生,我越思越想越心伤。“拖工号子”:东山高,西山陡,怀里揣个四两头;走一步,咬一口,坐班的麦在巷子口。猴头鞭子黑头棍,打得老子屁股鲜血流!拖不动,爬到走,哪年哪月能出头!“抬工号子”:慢慢地走,慢慢地行,招呼撞了脚后跟。一抬石膏几百斤,头不能抬,腰不能伸,压得肩坡血淋淋。哪个晓得我苦命的人!

  

  膏矿号子以它情感质朴、语言朴素的特点,点缀在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直抒胸襟,传唱不止。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环境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及完善,膏矿号子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膏矿号子真切表现了旧社会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膏矿号子已经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录,它是应城膏盐文化的特色与亮点。

  

  黄滩酱油

  

  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的应城市,河港密布,土地肥沃。贯穿应城境内92.5公里的大富水,是养育应城人民的母亲河。应城市黄滩镇位于大富水下游左岸,是一块由河流冲积和湖泊淤塞而成的平川沃野,盛产谷物和黄豆。黄滩人以大富水优良的水质,丰饶的物产为原料,用独特的民间传统制作技艺酿造出来的黄滩酱油,名扬天下。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0.jpg


  《光绪应城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黄滩酱油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1953年《华中农业大学报》刊登了黄滩酱油的生产经验,成为酿造酱油技艺的范例;1958年,周恩来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物馈赠给朝鲜金日成主席;1985年,黄滩酱油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1990年消费者满意杯金奖,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在湖北工业精品名牌消费品展销会上荣获金奖。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1.jpg


  黄滩酱油的制作,从选料开始,经过洗净→浸泡→沥干→蒸料→摊凉→接种→拌面粉→通风制曲→成曲→晒霉→加盐水下缸→晒露发酵→翻醅→抽滤→晒露浓缩→加热灭菌→成品酱油等十多道复杂的工艺方可酿制成功。

  

  制作黄滩酱油,一般选用本地出产的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的优质黄豆。这样的黄豆脂肪含量小,蛋白含量高,制作出的酱油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口味醇厚芳香。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2.jpg


  黄豆选好后,用清洁水浸泡。浸泡黄豆对水分的含量也有严格的要求,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酱油的后期制作产生重要的影响。黄豆浸泡时间大约2小时左右,以黄豆泡涨表面没有褶皱为标准。黄豆浸泡好后,控干表面水分,然后用清洁水淘洗上锅蒸料。蒸煮器皿为木制的甑,采用土灶加热,蒸煮时间大约7小时。黄豆蒸熟后停火在甑中焖至红色方可出甑。

  

  黄豆出甑后,均匀地摊放在篾制的晒垫上降温,可以自然降温,也可用排风扇降温。黄豆温度降至32℃时进行接种。接种时先把种曲均匀地拌在面粉中,然后再把拌有种曲的面粉均匀地拌在篾制簸箕中,方可进入曲房进行制曲,俗称长霉。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3.jpg


  曲料成熟后,把曲料放在太阳下曝晒。曝晒至一定程度把曲料放入15-18波美度的盐水缸中发酵,通过自然的日晒夜露,让酱醅不断地发酵,产生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并产生酱香。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4.jpg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5.jpg


  酱醅经过6个月的发酵逐渐成熟,进入十月份后就可以开始提出头油。提出的头油氨基酸含量比较高,一般能达到一级酱油的质量要求。为了产生醇厚的酱香味以及更加丰富的营养物质,仍然需要把提出的油进行曝晒,最长可以曝晒5年以上,这种陈酿表面都会结一层冰晶一样的盐层,因此称之为冰油。冰油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菜、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6.jpg


  黄滩酱油的传统酿造技艺有着近五百年的悠久历史。追溯其渊源,民间还流传着种种关于黄滩酱油的传说故事,不仅寄托了人们对黄滩酱油的喜爱,同时赋予它更加神奇的人文色彩。三百多口清朝的老缸,见证了黄滩酱油悠久的酿造历史,传统的古法酿造技艺表现了应城人民的智慧,创造了优秀的地方品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以及经济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黄滩酱油曾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沉寂一时。2008年,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购买了黄滩酱油商标,注册成立了应城市恒茂食品有限公司,聘请黄滩酱油酿造技艺传承人卢银生为技术顾问,恢复了手工酿造酱油的传统技艺,重新启动黄滩酱油生产,开始了黄滩酱油坚定的复兴之路。公司不仅对黄滩酱油厂原址进行保护和重建,同时投入了1000万元,以恢复黄滩酱油的传统制作技艺,打造并弘扬地方品牌,投资建设新厂,实现了黄滩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

  

  金漆木梅花

  

  应城堆漆艺人李树人始创的“金漆木梅花”手工技艺是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7.jpg


  李树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从小学习油漆技艺,成年后以油漆为生。他聪颖好爱,又酷爱花卉,用传统手工技法创制了金漆木梅花,一时博得名儒雅士、富商巨贾的喜爱,争相购买陈设于客厅书房。民国四年(1915年),李树人的金漆木梅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展会,获得制作三等奖,蜚声海内外。金漆木梅花的获奖给在法国留学的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总理亲自查询金漆木梅花的情况,于1955年电请李树人出席全国英模会,并多次将金漆木梅花作为礼物赠送国际友人。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8.jpg


  考古资料表明,春秋时期楚国就有了漆器,楚国漆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金漆木梅花的制作工艺具备楚国漆器的特点。

  

  金漆木梅花主要取材于“金”和“漆”。金,是纯手工千锤万锤制成的纯金箔纸,装点于梅花的花瓣上,梅花仿佛于风中怒放、暗香盈盈。漆,谓之国漆,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特产,纯自然植物提炼而成,涂抹梅花枝干,拒腐防蚀,光亮如新。箔金和国漆,是秀雅和凝重的结合,金漆木梅花因此熠熠生辉。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19.jpg


  金漆木梅花的制作过程分为:制枝→制花→准备配件→装配成型。

  

  制枝。用铜丝或软铁丝(16号元丝)做梅枝骨架造型。骨架做好后,再用裁成条的桑皮纸围着铁丝骨架转包,转包时可用乳白胶或骨胶粘连。干燥后再上漆打底色,为下一道工序备用。

  

  制花。首先做花模。将黄泥巴做成四方形小砖样,在砖中央刻出凹型的梅花图样,烧制成形,是为花模。把和好的泥巴按入花模内,挑出来,烧制成形,是为花朵。金箔包在双层纸中间,非常轻薄柔弱,必须小心地用镊子一点点取出,粘在花朵上,并用刷子仔细地刷均匀。将细铜丝线扭绞,穿过花朵底部的小孔,形成花蕊。一朵形态逼真的梅花就此完成。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20.jpg


  接下来准备配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盆式或横直条屏。

  

  装配成型。将梅花用5-7厘米长的细铜丝固定在梅枝上,用刷子涂抹国漆,突出它的亮色。做盆景时,可以用膏泥固定梅枝主干,做横直条屏时,用细铜丝固定梅花枝干的走向。装配成型后,可以在屏上书写名人诗词,咏梅之风韵独胜,赞梅之品格秀雅。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21.jpg


  金漆木梅花分为盆景式与挂屏式两种。屏上迎春斗雪,盆梅凌寒傲放,新干繁花点点,老枝疏影横斜,千姿百态,堪称一绝。追溯其渊源,民间还流传着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梅花仙子爱上漆匠李仲喜,私下凡间与之成婚。王母娘娘命雷神击死李仲喜,梅花仙子痛不欲生,投进装满金漆的缸内身亡。不久,缸里长出一枝金漆梅花,人们将梅花装点起来,以此纪念梅花仙子的忠烈。传说故事寄托了人们对金漆木梅花的喜爱,同时赋予它神奇的人文色彩。金漆木梅花工艺独特,意境深远,表现了中化民族特有的梅花气质和坚强品格,具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和历史文化价值。

  

  应城杨河一带,每逢春节,有踩跷喜庆春节的风俗。高跷队伍可大、可小,在场地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唱词借一年十二月唱出荷包的绣制工序,用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或爱情祝福。2012年春节,老曲新编,用女声小组唱的形式,将《绣荷包》搬上应城“春晚”舞台,受到广泛好评。《绣荷包》已被《中国民歌集成》收进了“灯歌”类。

  

  义马河传说

  

  义马河传说是流传在应城黄滩一带与黄滩酱油有关的传说。

  

  大富水在黄滩一线的河段被叫做义马河。黄滩人用义马河的水结晶而成黄滩酱油“冰油”,关于黄滩酱油的种种传说故事也伴随着义马河流传至今,散发着岁月延续的醇厚色彩。义马河传说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是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生动材料,也为应城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中收录了义马河传说。

  

  附:《义马河传说之一》

  

  传说在清朝康乾年间的一天,风狂雨骤,大富水西堤缺口,河水泛滥。位于大富水河畔的淑女在洪水恶浪中挣扎,呼救。正在这时,一匹疾驰而来的白马,遥见落水的淑女,一声长啸,跃入水中。白马救起淑女,搏击洪水,泅向河堤。淑女拢岸,白马却被铺卷而来的恶浪卷入旋涡……白马舍身成仁的义举,在黄家滩一带传开后,人们就把白马就义的这一河段称为义马河。被救起的淑女,便在河边造坟立墓碑,祭奠义马救命之恩。后来,淑女为谋求生计,承继祖传的生计,酿造酱油。

  

  说起她家酿造酱油,早始于明•万历年间,在应城城乡小有名气。当淑女承传制作时,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淑女酿制上等酱油进贡,弄得淑女寝食不安。一日夜里,她恍惚间只见白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今晚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随我去取被你们称为义马河的那江中之水,因那水下有个潭,潭水咸中带甜,用这水酿造的酱油,皇上一定满意。”就这样,淑女按时随着白马取来义马河水酿造酱油,果然味道清甜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龙心大悦,称赞不已,并御点为贡品,定名为义马河黄滩酱油,从此名扬五湖四海。

  

  绣荷包


  应城杨河一带,每逢舂节,有踩跷喜庆舂节的风俗。高跷队伍可大、可小,在场地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唱词借一年十二月唱出荷包的绣制工序,用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或爰情祝福。2012年春节,老曲新编,用女声小组唱的形式,将《绣荷包》搬上应城“舂晚”舞台,受到广泛好评。《绣荷包》已被《中国民歌集成》收进了“灯歌”类。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jpg


  打硪歌

  

  打硪歌是一种劳动号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广大农村响应政府号召,兴修水利,开渠筑堤,没有机械能完成压土砸地的工序。勤劳的农民们,用石磙绑上四根木杠成“井”字形,不分男女四人对抬,随着号子的领合节奏,将石硪抬起来,砸下去。

  

  一、慢“四硪号子”。4分之4节奏,一个乐句四小节,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四次,称“四硪号子”。

  

  二、慢“六硪号子”。4分之4节奏,每一个乐句五小节,一段唱词十小节,每乐句石硪砸地六次,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十二次,称“六硪号子”。

  

  三、快“八硪号子”。4分之4节奏,一个乐句四小节,一段唱词八小节。每个乐句二、四、六、八拍石硪砸地一次,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八次。称“快八硪号子”。

  

  石硪号子的音调有江汉平原的民歌风,节奏有鲜明的强弱对比,唱词内容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借物抒情的特点。劳动场面热烈。

  

  经过改编后,用歌舞形式搬上应城“春晚”舞台,再现了优美抒情的劳动场面。

  

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要3.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