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枣阳市新市镇红色遗产
2019-02-11 15:46:17   来源:今日湖北


火青纪念馆 位于新市镇火青村境内,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火青同志的故居建立起来的。2001年,火青纪念馆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枣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火青纪念馆于2000年兴建,2006年建成开馆。先后募集社会资金350万元,由村投劳兴建,包括火青陵园、火青展览馆、火青图书馆三部分。火青陵园主要有黄火青墓碑,革命前辈黄民醒1937年以石为笔刻下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抗敌救亡”,“认清敌人”,“以身献国”等五幅革命标语,革命标语于1992年12月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火青展览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展出面积1100多平方米,共收集有关黄火青同志的400多件珍贵图片、史料。火青图书馆建筑面积达410平方米,馆藏文史类、科技类图书达8.5万册,是湖北省农村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火青纪念馆实行长年免费开放。每年,各地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组织干部职工、农民、学生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活动。自开馆以来,先后有最高人民检查院、湖北省纪委、省人民检查院、省电力公司、三峡集团、河南南阳电力公司以及当地及周边50多万人次前来接受教育。火青纪念馆已成为社会各界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火青精神已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火青纪念馆同时挂牌为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襄阳市检查官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在今年的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教育培训活动中,我们把弘扬火青精神、开展红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全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我们先后组织350多名党员干部,到火青墓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到纪念馆缅怀黄老的丰功伟绩,还印发黄火青生平1300多份。同时,还义务接待培训了镇外各界人士 28批次2100多人,尤其是“两严”教育以来,日平均接待量达 200多人次,很好地发挥了教育基地的作用。

邢川烈士陵园 1948年3月,在解放襄阳、 邓州时,枣阳县邢川地区设立后方医院,前线伤病员都转到这里。在魏庄设立了物资供应处,同时在洛河北成立了民兵武装排,邢川成立有武装班,主要保护伤病员。在民兵的精心护理下,一批批伤病员康复奔向前线。可是,在1948年秋,唐河县伪大队长魏香庭和桐柏县伪大队长张吉东纠集一起,突袭医院,民兵们奋力抵抗,并迅速转移伤病员,还没有来得及转移的有王成雷、熊国发、童保国等33名伤病员全被打死。当地群众把33位烈士逐一安葬在邢川后山北边半山腰一平坦空地里,1955年建立了烈士陵园。1974年修建烈士陵水库时,又把33座烈士坟墓移到山顶上。1997年清明节,邢川村支部在陵园立有一长2米、高1米的简易水泥碑,以此继承先烈遗志,教育激励后人。



【作者介绍】:李军,枣阳市文化馆。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