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活态传承,非遗技艺绽放新光彩
2019-02-11 15:57:28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湖北襄阳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发现了距今约6200年的雕龙碑遗址,这个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众多陶轮、骨针等原始纺织工具,成为了枣阳纺织史生动的历史注脚,也佐证了枣阳是中国纺织之源的可能性。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枣阳是我国手工粗布纺织技艺的流传地之一,历来就有纺线织布的传统,滋养出了枣阳人代代相传的“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

2016年这一古老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枣阳粗布非遗传承人刘大友多年来对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

“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是枣阳民间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的技艺,用当地生产的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木质脚踏织布机加工而成。手摇纺车、梭子甚至木质脚踏织布机等这些纺织工具都是由当地工匠自制而成。

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需要经过轧花、搓棉条、纺线、染线等17道主要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的背后,还包含更细的分支工序,全部算起来的话,大大小小工序达72道之多:如工序“浆线”,事先要调制米汤和面粉,边煮边揉,晾晒时再用双手反方向拉弹线札。

在刘大友建立的三所非遗传习所内,陈列着数十台木质脚踏织布机,现场有专职工作人员演示、教学。脚踏的同时,手推和左右抛梭动作交替,经纬绵线就这样交织成布,行云流水般古典中国的味道。

最难的一个工序,要算“牵经”了。纺织人根据想要织成的图案其色块分布、宽窄等元素,先精密计算所需用线的根数和距离等。如条纹图案就被细致地分成了稀柳条、密柳条、粗柳条等,图案之美的背后是数学之美。不同的图案带来不同的韵律感,条纹和格纹是最常见的,色彩用得明艳而热烈,枣阳人的艺术想象都跃然于这一块又一块充满手工质朴美感的粗布之上,充满地方风情特色。

枣阳手工粗布又被称作老土布、手织布,经过浆制的棉线结实又爽手,带着厚实的安全感,这样的纯棉粗布与皮肤接触起来吸汗透气、冬暖夏凉,布本身不起球也不起静电。按照现代纺织工业来看,枣阳粗布纱线相当于21支纱和32支纱,每根纱线较粗,纱线与纱线之间缝隙间隔就大,因而粗布尤其透气凉快。

枣阳这种独特的粗布纺织技艺从东汉开始就已在枣阳乡村普及,枣阳粗布非遗传承人刘大友介绍说,枣阳当地6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人人都会粗布制作这门老手艺。长久以来,手工粗布一直伴随着枣阳人的生活日常,可以做成床单、衣服、汗巾、花带……改革开放后,枣阳手工粗布受到了了现代大型织布机的冲击,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濒临失传。

刘大友是地道枣阳人,母亲手巧擅长纺织粗布,他从小就是在母亲“咣当咣当”织布机纺线声中长大的。家乡这门技艺濒临失传的现状又令他忧心。他组织母亲及亲戚中有织布经验的老人,开始恢复这门技艺,2005年创立了枣阳手工粗布品牌“百布堂”,把这门古老技艺再次带到大众面前,引得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怀共鸣。

为了这门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2013年刘大友夫妇开始申报非遗。他开始走遍全国各地淘老物件、遍寻各地的纺织匠人。遇到有人要把古旧纺织工具劈了当柴烧,就赶紧买下来,运费贵也毫不犹豫,他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要走“非遗文化产业化”这条路。

2016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大友陆续在武汉、枣阳等地建立了数间枣阳粗布非遗传习所,让大众免费体验织布机和纺线车,他的母亲王义林(省级非遗传承人)担起传教任务至今。

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技艺,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自2015年起,刘大友已带领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开展“枣阳粗布社区行”活动数十场,参加国家级大型文化展、非遗展数十场,让非遗为人民生活添彩,让非遗在推广中传承。     

刘大友酝酿已久的大计划是回到家乡枣阳用2年左右时间创建一个“粗布文化村旅游景区”,用旅游产业来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景区里有枣阳粗布非遗文化馆、枣阳粗布博物馆、枣阳粗布非遗传习所和合作社等。他各地收藏的老物件也可作展览。

以坚韧而执着的努力,实现了传统技艺和社会时尚的对接,实现了怀旧情结和现代审美的融合,开拓“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在国家文旅部、湖北省、枣阳市等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未来的“非遗”传承之路可以走得更高、更远、更辉煌!




【作者介绍】:李军,枣阳市文化馆。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