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遗产 打造生态旅游绿色幸福村——襄阳市级非遗传承人刘体成
2019-02-11 15:36:05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刘体成出生于枣阳市太平镇唐梓山村,对唐梓山文化从小耳闻目染,长大后又从事唐梓山庙会文化的研究、宣传、推介、参与主办唐梓山庙会的活动共25届,讲解唐梓山庙会文化达上百场次,现为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体成热爱家乡传统文化,常年笔耕不辍,著有关于唐梓山庙会文化的《唐梓石话》一书、关于宣传唐梓山庙会的文章、图片、音像数十篇,被国内多家媒体及国外30多家媒体转载传播。

刘体成身为非遗传承人,在社会中还担任枣阳市太平镇唐梓山村(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枣阳市汉刘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梓山风景旅游开发区总顾问、太平镇政府顾问,唐梓山庙管会副主任等多个职务。身份代表着责任,他带领团队在唐梓山庙会发展及非遗项目扶贫中筚路蓝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打造的唐梓山村(贫困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宣传,将古老而神秘的历史、厚重而沧桑的文化、农民身边的历史故事、传说中的知名历史人物、农民手中的绝活展现于世人,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脉,以旅游为里,用文化遗价值链来带动产业延伸链,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正形成村有产业、家有实业、人有事业的局面,目前该村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绿色幸福村”,村容村貌、人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首“打硪歌”,激活一个小山村

2015年,刘体成整理挖掘劳动号子“打硪歌”50首。在他的走村访户中,老一代村民说:“这就是文化遗产啊,我们过去就会唱,操着麻绳就会打”。于是找来过去的旧石硪、老铁硪,唱起来,打起来,小青年们、来的客人们、小朋友们也跟着学起来,歌声、笑声响彻小山村。后来编排上报文化部门,被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村民们又找来几百年前打更用的铜锣敲起来,铁圈推起来,毽子踢起来,老纺线车、织布机找回来,磨豆浆的石磨、舂米的石臼支起来,娱乐项目热起来。每有游客到来,村民们就喜气洋洋地表演起来,游客们也乐在其中,沉寂的小山村又活跃热闹起来了。

改造一个旧村庄,建成一处新景区

刘体成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省、市发改部门对唐梓山村立项支持资金260万元,改造旧村庄古院落十二处,统一风格,上灰色汉式燕子瓦,下白色石墙,恢复明清建筑之特色。地方政府部门配套资金500万元,硬化道路,开通自来水、电力、通讯线路。景观打造初具规模,看起来是农村,住起来像城市,吃的环保食品,吸的是松林氧气,即将变成农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农村,田园中的公园,公园中的田园,外土内洋、绿色环保的新景区。

一段红色故事,引来无数人观瞻

李木匠的故事在当地老人中人人皆知,李木匠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三、四十年代他背着木匠箱子、斧头锯子,常到鄂豫边境串联革命,与当地共产党员张慕谦、高定一、黄火青、闵慈祥刘大脚夫妇等人一起,经常到杨沟秘密串联开会。刘体成将他们的故事收集整理起来宣讲出去,引来不少人观瞻学习,缅怀先烈,敬仰先辈。此处中共联络聚会点,已申报为中共地下党联络遗址、红色教育基地,所在的古民居被枣阳市政府公布为历史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挖掘一段历史名人故事,建成一处文化中心

明清时,唐梓山村袁庄自然村的袁盛、袁奂、袁仕三代人很有名气,曾任县令、州牧、巡察史、监察史,袁奂曾任江夏县令,著有《鹿门诗草》、《袁奂诗集》等,该村明清时期曾有榜眼、探花、举人、秀才等数十人,刘体成把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挖掘整理出来,上报至各级政府及省市发改部门,已批准规划在此建立三袁文化中心。三袁亭已建成,三袁文化中心正在施工中,三袁文化碑廊、三袁湖、三袁坊已规划筹建中,建设资金由该组在外知名人士、成功商人筹集资金2000万元回村建设,并已注册成立枣阳市袁盛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运营,以文化为核心的三袁文化景区即将呈现给广大游客。

建成一处新景区,带动一批绿色产业

刘体成帮扶唐梓山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引领,以文化为灵魂,以景区为重点,以产业为支撑,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力量,打造出文化作品,把有故事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市场产品,把文化事业当成产业来发展,村已注册成立5家产业合作社,4家文化旅游公司,其中以枣阳市朝杨沟乡村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绿色环保产品,今年首次引进了“西瓜红”红薯,全部15万斤已售罄,红薯粉条、粉皮万余斤每年也是供不应求。3家养殖场散养的松林土鸡和土鸡蛋供不应求,10户山坡放养的黄牛百余头、山羊500余只已订购一空,到了春季来村拉鲜桃的车辆络绎不绝。

一块绿色幸福村的品牌,引回一批创业人才

唐梓山绿色幸福村品牌的唱响,唤起长期在外打工就职人员的乡愁、乡恋,现已有10余人回乡创业发展:①袁泽学,大学文化,辞去襄阳瑞丽通讯公司经理职务,回村注册成立湖北唐梓山袁盛祥旅游开发公司,筹集2000万元资金专门开发打造三袁文化中心,并将在外地当公务员已退休的两个哥哥请回来当顾问;②村民张照稳夫妇,放弃在外地大理石生产销售业务,回乡投资30万元修建石墙巷文化广场;③村民张斌,辞去在香港建华建材管压工程主管月薪2万元的工作,回乡创办龙虾养殖场,当年效益显著;④刘鸽,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原在广东一电子厂工作,现回乡利用自家闲房成立唐梓山小香猪养殖合作社,利用在广东的人脉关系打开市场,销售势头良好,无货可供。同时免费为村里贫困户提供种猪,按市价回收,受到村民的好评,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被推举为村书记、主任候选人。

唤醒沉睡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宣传农村风俗文化故事、红色文化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等,是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重要举措之一,使唐梓山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解除乡愁、留住乡情、唤起乡恋、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幸福新农村。刘体成用多彩的非遗,造就了家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作者介绍】:汤海玲,枣阳市文化馆。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