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古镇龙船调
2018-07-11 11:25:06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文/袁作军

许多人,尤其是城里人只是听说过“龙船调”,没有真正听过那雄浑高亢、悠扬悦耳的天籁之音!

龙船调是江汉平原乡下,尤其是监利县程集古镇,划龙舟时的男人大合唱。但那不仅仅是为了社交或者因为娱乐而歌唱,那其实是一种战斗号子,与划船的激情密切相关,与划船的动作严密配合。

农历五月的端阳节,设定龙舟比赛的河岸,人山人海。龙舟进场。船未到,龙船调就已先荡漾在宽阔的水面了。此时,参赛龙舟在歌声中纷纷亮相,这是“划游船”,也即热身。比赛尚未开始,歌声比较悠缓。

龙船调是由领唱、合唱(和唱)和吼白等部分组成。每只船上专设一名鼓手,牛皮大鼓的敲打,就是唱歌的节奏,也是划桨的节奏。一般情况下鼓手就是领唱人,也有船头“抢标人”(俗称头桡。此人手中的桨实际上不划水,而是与鼓点合拍朝天划的,有于合唱团的指挥棒)领唱的。整船人都是歌手。狭窄的龙舟上分左右排开的二十几名水手,相互之间难得看清划桨、起桡的动作,所以,鼓点就是命令,歌声就是号角。

龙船调在划游船时更好听些。比赛正式开始后,捉对比拼的双方水手,极力角逐,情绪激昂,领唱与水手大多省略了中间的“唱”,而只剩下最后的“吼”了。那就听这些平时耕田使牛、栽秧打场的庄稼汉子们,是怎么在难得的欢乐节日里唱出他们心声的吧。

(咚,咚,咚——咚咚——咚!)

领唱:划花儿——

合唱:龙喝彩——活——

领唱:一鼓啊一桡哇——

合唱:吆活火——呀!

吼白:(咚!)划!

吼白:(咚——咚咚!)划!!

吼白:(咚——咚咚!)划!!!

 

(咚,咚,咚——咚咚——咚!)

合唱:划花儿——

合唱:龙喝彩——活——

领唱:桡子啊拿齐哟——

合唱:吆活火——呀!

吼白:(咚!)划!

吼白:(咚——咚咚!)划!!

吼白:(咚——咚咚!)划!!!

……

龙船调内容十分简单,且大多重复。头上一句即可领唱,也可合唱。只有中间一句领唱的词必须变换。好在只有四五个字,领唱者随机应变,见啥唱啥皆可。例如:力争上游,鼓足干劲,争抢头标,齐心协力等等,只有得胜之后才能唱“天下呀无对哟!”,一般不唱这句有狂妄嫌疑的歌词。龙船调重要的是那些合唱和吼叫。这里不是显示艺术的场合,只是需要烘托欢乐、雄壮的激烈气氛,激发昂扬的竞技斗志。因为这里是乡下某个集镇边的大河里,因为参与者是肤色黧黑、力道刚劲的庄稼汉子。

龙船调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也无文字记载。也许它像沙子、像阳光从历史的某个缝隙里溜了出来,连同顽强的野草一起在民间的沃土上生长蔓延,看不到却听得见。它无需“申遗”保护,无需抢救发掘。它或许从远古的屈原大夫投江而死的江边开始,唱过了汉唐盛世,唱过了苦难岁月,一直萦绕在荆楚乡野之间,从来未曾远去!




三棒鼓,历史的呜咽(2120

文/袁作军

 

提起三棒鼓,地球人都知道。三棒鼓最早起源于湖北的江汉平原和安徽的凤阳。时间可以远朔到唐宋朝。为什么会有三棒鼓?是因为不可逆转的灾难,造就了数以十万百万计的难民。难民转变为乞丐,乞丐要生存!在乞讨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文盲、半文盲,口口相传,创造了一项广为流传的说唱艺术——三棒鼓。

三棒鼓,顾名思义,是要有三根棒子的。我们可以想象,三五个衣着破烂、面容憔悴的人一伙,他们将杂耍、锣鼓、说唱糅合在一起,走村串户地表演,以期得到可怜的一点“打发”(施舍给乞丐的钱、米等)。这几个人中间,必须有人耍棒子。棒子,是一尺长短、虎口粗细的木棒,上面还要雕刻、连缀一些铜钱、铁片之类,以便耍起来时发出声响,产生节奏感。耍棒子有多种技巧,或者丢一根在空中,两手的棒子接连不断地敲打,使其在空中翻花而不落下来;或者,三根棒子轮番扔向空中,棒子在空中掉头、翻花。棒子敲打、接住、上抛都要与锣鼓的节奏吻合。(为了增加新鲜感和刺激性,有的人甚至用尺余长的尖刀代替木棒。刀背上也穿孔,连缀铜钱、铁片)。

除了耍三棒的,还有锣鼓两样响器。这是说唱必不可少的配乐。古时候的三棒鼓响器怎样打,我们不知道了。就我们所见到的,三棒鼓的鼓谱,是“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简言之,就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七,一!)。这与江汉平原普通鼓谱“丈庆丈”差不多,只是最后的五锤变成了一锤。(丈庆丈鼓谱:丈庆丈,丈庆丈,丈丈庆丈以庆丈,庆丈以庆丈。其中‘丈’字是打锣的地方。)三棒鼓的响器特点是锣鼓同打,中间锣是不间隔的。最后的一响有讲究!每唱一段后,就是一遍锣鼓,只要最后的一响不打,前面的可以重复,一旦最后一响打了,就要开始唱了。在唱的过程中,每一句唱完,就是“锵锵锵”打三下锣鼓。唱完一段,才能打完整的鼓谱。

过去因为大多是三五人一伙,所以使用的锣鼓都比较大。直径达一尺的鼓,甚至是用竹竿做了架子架着的。打锣也是专人。唱曲的人只管唱就行了。

三棒鼓的唱词,总体上是“五字,五字,七字,五字”,与古词牌“卜算子”的字数相当。词性和平仄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最后的五字,在唱的时候,前两个字要重复。例如“三岁学打鼓(锵锵锵),学到一十五(锵锵锵),练成师傅说唱艺(锵锵锵),流浪啊,流浪走江湖(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唱词中添加一些语气助词是可以的。过去,因为耍棒、响器、说唱要高度一致,所以,唱词的句子、字数不能随便增减。现在比较灵活了。有人将唱词变成了前三句七字,后一句五字和重复的部分,千年不改!例如三七句式鼓词:说鼓打到这边来(锵锵锵),这位大姐在做鞋(锵锵锵),鞋面绣的牡丹花(锵锵锵?拖衲模拖袂资衷裕 艄亩诉饲茫巷巷希聪蚨野衙滋郑巷巷希嘈荒憷赡闷耙ǎ巷巷希眯陌。眯挠泻帽ǎ?

三棒鼓的唱腔,简单明了、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高亢中夹杂着凄凉。现在监利等地谓之“说鼓”是有道理的,唱起来,如说如唱,变化极少,简单易学。也许这就是因为演唱者身份的缘故(文化水平、音乐水平不高)和实用的需要(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乞讨的目的就行)。

三棒鼓表演需要的人多,有诸多不便。聪明的监利人将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耍三棒的不要了,锣鼓响器由唱曲人自己打……这样,就好像不是“三棒鼓”了,而鼓谱、唱腔、句式却还是三棒鼓!于是监利人重新取了个名字:“说鼓子”。说鼓子不受人数的限制,轻便灵活,很快就在石首、公安、江陵以及湖南流行开了。说鼓子的锣鼓,也缩小了。鼓是直径五寸的“手鼓”,锣也是直径五寸的“云锣”(俗称扣锣子)。唱说鼓子的人,左手二三四五指端着手鼓,靠、夹在腹部,拇指吊住云锣的绳子,云锣必须落在鼓面;右手拿住两根小鼓椎,打下去时带一点斜角,锣鼓就会同时敲响。

唱说鼓子,是要“见子打子”的。看见什么就快速的变成鼓词,还要押韵。因为这些所谓的艺人,其实根本就是普通老百姓,艺术细胞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会临时编词。因此,人们在农闲时候、在猫冬烤火的时候,就想象一些可能出现的情景,编一些唱词,背熟,到时候就能用了。

唱三棒鼓也好,唱说鼓子也好,其实都是无可奈何的乞丐!都是为生活所迫,流浪四方以求活命的难民!他们满腔心酸、苦楚,但来到“东家”门口,却要强颜欢笑,唱出喜庆吉祥的歌词来。

例如,人家新屋落成,乔迁新居,鼓词就要唱道:鼓儿咚咚响(锵锵锵),抬头四方看(锵锵锵),看见东家好住场(锵锵锵),前后啊,前后都向阳!

例如,人家小孩,办满月酒或生日宴,鼓词就要唱:东家喜气扬(锵锵锵),生了好儿郎(锵锵锵),顶平额宽眼睛亮(锵锵锵),将来呀,将来做宰相!

例如人家结婚,歌词就唱:喜鹊喳喳叫(锵锵锵),东家喜事到(锵锵锵),车马花轿接新人(锵锵锵),来年啊,来年抱宝宝!

就算是遇到人家家里办丧事,歌词也要唱好。例如:鼓手来的慌(锵锵锵),没带纸和香(锵锵锵),唱歌当哭双膝跪(锵锵锵),我来呀,我来拜先亡!

唱说鼓子的人并不讳言自己是乞丐。乞丐虽然是下九流之中的行当,但还是鲁班仙师的徒弟!据传说鲁班的徒弟囊括了“九佬十八匠”,其中的“讨米佬”就是乞丐。且听说古词怎么唱吧:“鼓儿圆溜溜(锵锵锵),本是鲁班修(锵锵锵),交到无用弟子手(锵锵锵),四海呀,四海去漂流!”

三棒鼓,是灾难的产物。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三棒鼓词就是历史老人发出的呜咽。这声声的呜咽飘过唐宋元明清,飘过兵荒马乱,飘过滔滔洪荒……历史上,全国的大小灾难不计其数,为什么三棒鼓就从湖北的江汉平原和安徽的凤阳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呢?说明这两处历来灾难深重,说明这两处百姓意志坚强!他们即使哭着也要活下去!

三棒鼓,这历史的呜咽,带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流传天下,警醒着生活在蜜糖中的人们:你们的祖先,曾经有过怎样的苦难和挣扎啊!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