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明显陵“申遗”记忆碎片
2019-08-14 15:06:45   来源:今日湖北

  

  

  口述:陶建平 整理:周红梅,明显陵管理处

  

  提要:明显陵是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和母亲蒋氏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为明朝第12座帝陵,居于中期。是明嘉靖初年“大礼仪”政治事件的产物,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关联着嘉靖年间的政治思想、个人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因此,1998年底,明显陵管理处决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争取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到1999年底特邀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委会专家代表中国政府对明显陵进行了初检;2000年元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前来明显陵实地考察“申遗”情况;2000年11月30日,与清东陵、清西陵捆绑作为“明清皇家陵寝”一起成功评审通过,明显陵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显陵成功“申遗”仅用了一年时间,共用了300多万元,打破了全国创建时间最短、经费最少的记录,显露了显陵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000年11月30日,一个喜信传到明显陵:明显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消息一下子传开了,全体员工兴奋不已: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啊!

  

  当时,明显陵是与清东陵、清西陵捆绑作为“明清皇家陵寝”一起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南京明孝陵、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则是2003年以“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其中的。明显陵“申遗”成功的爆炸性新闻背后,不仅是明显陵20多人的劳动成果,也是钟祥人民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结果。当然,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领导们的大力支持。

  

  大家都知道,明显陵是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和母亲蒋氏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至嘉靖二十年(1541),历时22年时间,主体工程结束。为明王朝第12座帝陵,居于中期。占地面积二千七百四十七亩三分二毫(约18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依山间台地渐次布列有碑、亭、门、坊、楼阁、石象生、九曲御河、内外明塘、大殿、方城明楼、前后宝城等,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尊卑有序。显陵不仅是中南地区惟一的一座帝王陵寝,也是明代帝陵中最独特、保存最为完好的单体陵寝之一。比如陵寝建筑中“一陵双冢”的特殊格局、九曲回环的御河、“金瓶”形的外罗城、“龙鳞”神道、八字形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

  

  明显陵,是1983年成立管理所,正式售票对外开放为0.1元,当时配工作人员才3人,负责显陵的保护和管理,由博物馆代管。1987年明显陵独立出来,隶属文化局管辖。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我们向国家争取了首批保护维修经费,那就方城明楼的复原工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2000年成功“申遗”,显陵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到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是其他明清帝陵所没有的。

  

  在当时,根据国家文物局意向,有突出价值的国保单位和自然景观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可以申报世界遗产作更好的保护与传承。1998年年底,当时明显陵管理处的处长邓士祥同志决定带领我们大家,把明显陵申报成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想法争取了钟祥市人民政府、荆门市人民政府的同意,于1999年2月10日正式向湖北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省政府认为:“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全省文博事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决定支持按相关要求进行申报工作。当月的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鉴于明显陵建筑规模宏大、陵寝结构独特、原始遗存环境和风貌保存完好,正式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申请。

  

  非常幸运的是国家文物局向我们伸出了绿色的橄榄枝,同意将明显陵作为明代帝陵的惟一代表,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这一消息使钟祥人民倍受鼓舞,“申遗”的信心百倍。钟祥市迅速成立“钟祥市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报领导小组”,市长汪联舫任组长,副市长卓志龙任副组长,市文化、公安、建委、财政等18家市直各部门及郢中镇、九里回族乡、南湖等主要领导任成员,文化局分管文物的副局长费晓洪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就设立在明显陵管理处。就这样,项目小组成员和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吃住一起,没日没夜的就干上了。

  

  3月1日,根据湖北省副省长王少阶的指示,湖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会同钟祥市政府有关领导就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并将会议纪要上报到湖北省政府。9日,湖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赴钟祥,对明显陵陵寝建筑及环境风貌进行检查,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申报筹备工作。20日,钟祥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通过由湖北省文物局有关专家和钟祥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制定的《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4月17日,钟祥市人民政府颁布《钟祥市明显陵管理施行办法》,明确了明显陵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强调了明显陵的文物主管部门所具备的职责和职能。19日,联合国世界遗产评委会成员,国家文物局主管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郭旃处长到钟祥检查指导明显陵申报工作。23日,湖北省文物保护专家、文物处处长祝建华亲临明显陵指导工作,制作完成“明显陵电视专题片脚本”和“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7月,经国务院审批,呈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文物维修、环境整治、居民搬迁、宣传4大项32小项工作当中。

  

  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件工作,是我这一生无法忘怀的!

  

  一是外明塘开挖和九曲河清淤疏浚工程。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明显陵,或者说为全面恢复明显陵的排水系统,早在1994年冬至1995年春,钟祥市政府就安排郢中镇皇城村、南湖管理区、九里回族乡等三个地方的民众,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将九曲河全线疏浚工作完成。九曲河全长近2000米,几百年来,随着岁月的变迁,慢慢的淤泥填满了整个河道,再加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消灭血吸虫,又人工回填了些河道。到1999年“申遗”创建中,钟祥市政府又调集九里乡3000多劳力,动用机械百余辆(台),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才完成九曲河清淤和外明塘开挖任务。这样的场面让每一位显陵人看了就感动,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全身心的投入到当时的“申遗”工作中。

  

  二是显陵村居民搬迁。同样是为明显陵的发展,从1991年开始,先后3次将明显陵50余户300余人迁出陵区。记得创建那一年的10月份,为确保显陵环境风貌的完整性,第3次要求显陵村15家农户和3处建筑物进行搬迁,每一户大概才1万多元钱的搬迁费,此次搬迁拆迁面积达4117平方米,居民点的选址在皇城村三组谭家林山冲,征地面积14.03公顷,征地费仅用了10万元,抢建的过度房每套面积50平米。说实话,这些村民为了显陵能成功“申遗”,发扬了他们顾大局舍小家的风格,为了显陵的发展他们让出了自己的家园,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当然,还有对整个景区范围内的环境整治,也是一大难题。9月初开始,钟祥市政府安排义务工1500多个,对明显陵外罗城外150米范围内进行环境整治,栽植树木5000余棵。而陵区内也就是外罗城以内全部都是单位内部职工们自己干,那个时候是挂图作战,白天工作,晚上集中,各项目负责人向领导小组回报工作进度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再一一研究对策。日夜加班,一年里没有超过十天休息。领导职工们任劳任怨,激情高昂。

  

  为了让“申遗”工作尽善尽美,那一年的12月底,特意邀请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委会成员、国家文物局主管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郭旃处长代表中国政府对明显陵进行了初检,他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和迎检要求,并表示对明显陵“申遗”成功寄于厚望。

  

  2000年元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让·路易·卢森先生来明显陵实地考察申遗情况,陪同人员有联合国世界遗产评委会成员、国家文物局郭旃及译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天津大学建筑系王其亨教授以及湖北省相关专家领导,这次实地考察让·路易·卢森先生给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明显陵庞大的外罗城赞不绝口:如此壮观的城墙太神奇了!6月23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主席团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明显陵顺利通过审议。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全体会议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宣布明显陵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明清皇家陵寝》的评价: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显陵符合世界遗产的第ⅰ、ⅱ、ⅲ和ⅵ标准,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保护。

  

  12月1日,为庆贺明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特大喜事,发挥明显陵在“旅游兴市”中的独特作用,湖北省文化厅厅长蒋昌忠、副厅长沈海宁、处长祝建华,在省文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修建的历史背景及文物价值和特点。

  

  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我们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打破了全国“申遗”所用创建时间最短(只用了一年时间)、经费最少的记录(只用了300多万元)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来源:今日湖北)

  


  2013年6月28日

  

  

(编辑:卜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