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红旗人民公社记
2019-08-26 15:51:43   来源:今日湖北


  ●文/麻雀


  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是湖匕省第一个人民公社。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河南省新乡县人民公社时,称赞“人民公社好”。《人民日报》随之发表社论,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1958年8月28日,应城的红旗人民公社成立了。当时的红旗人民公社包括西十、盛滩、艾庙、范河4个乡。公社成立的当天,应城县人民广场红旗招展,锣鼓暄天,獅子龙灯,载歌载舞。湖北省委、孝感地委的领导,孝感地区各县的领导,应城县委委员,各区、乡党委书记及群众1万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当时会上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应城红旗人民公社的成立,让人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曙光,看到了触手可及的“幸福万年长”。

  

红旗人民公社记.jpg


  人民公社成立后,工农商学兵集于_体,人民公社既是政权组织,又是经济撕口军事组织。成立初期,百废齡。公社很快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幸福院等。还大兴土木,兴建会场,建设共产主义新村。上上下下鹏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建设高潮。大家雄心万丈,积极谋划着美好的图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公社组建民兵队伍,让队伍生韻体化、行动军事化、作风战斗化;为了做到召之即来的工作效率,民兵们有家不归,在野外搭建帐篷。于是,当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农民的树木、用具也平调充公,公社刮起了“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农业大丰收,粮食丰收了,红旗人民公社的每个生产队办起了公共食堂,大家敞开肚皮吃,吃饭不要钱。大家做事凭觉悟,工分不计了。还开始有计划地按月发工资,工资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了劳动不计报酬的无私景象。“吃饭不要钱,按月发工资”的分配制度是当时了不起的大事。

  

  人民公社,打破了所有制界限,财产公有,收入统_核算,劳动力统一分配, 劳动产品及工具集中管理。新闻媒体屡屡报道,称“千年愿望实现了,人民公社万万年”、“吃饱吃好,月月还有零用钱”。人民公社在那个年代,展现出了空前的团聚力和生产力。人民公社新村建设热火朝天,模范人物层出不穷,但由于当时应城红旗人民公社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以及物质财富也没有极大丰富,很多规划后来都成了口号化和理想化。

  

  人民公社时候文艺很繁荣。1958 年,就有一支以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农民演员为主体的演出队赴省参加全省群众文艺汇演。那时候,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应时而生很多大跃进的歌谣,无论硕儒与乡民开口即歌,真是应城文坛一大奇观。农民写诗赛诗和婆婆文工团登台演出等一系列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应城县委因势利导,成立“应城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了五部工人农民诗集。应城县文化馆文艺辅导员和专职创作员更是倾巢出动,帮助红旗公社农民诗人整理诗集,广为推介。

  

  红旗人民公社成立三个月后,1958年11月2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曰成一行来应城县红旗人民公社参观访问。社员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道路两旁和广场上挂起无数欢迎的标语,整个公社沉浸在喜庆气氛中。

  

  周恩来一行首先参观了红旗公社群跃大队在建的新村模型,P道后在群跃楼听取了汇报。应城人民为了缅I不周总理,1979年1月,将当年接待周总理的群跃楼改建成周总理纪念馆,并在楼前高高的基台上竖起了总理参观视察时风尘仆仆的雕像。如今,人们一进纪念馆大院,就可见周总理阔步行走的模样。踏过几步台阶,往里走入保存完好的群跃楼,它是一条有着直线型长廊的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楼里展列着很多关于周总理当年视察红旗人民公社的文字、图片和事迹。周总理在群跃楼听取汇报;周总理与当时红旗人民公社书记胡银林亲切握手;周总理参观指导在建的公社新村;总理到公社敬老院敬听老人们的唠叨;总理和社员们在公社食堂同为社员们夹炒肉、为社员们挑面条……

  

  周恩来总理陪同金日成首相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后,红旗人民公社名扬四海,先后有有锡兰、前苏联、波兰等多国30多人来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参观访问。

  

  如今,红旗人民公社已成为历史,红旗人民公社的那些人那些事已悄然远逝,但周恩来总S和蔼可亲的真挚睛感,将长存应城人民的心中。而红旗人民公社的旧址,昔日的“群跃楼” 今日的“周总理纪念馆”,已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长存于历史,人物长感动于心间。

  


(编辑:卜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