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疙瘩是道腼腆又内敛的面食,首先基本是素食,配菜多是各种时蔬丁和黄豆,这就疏远了一些无肉不欢的朋友。
炒疙瘩的制作很有意思,面要揉的比较硬,擀开后切成小块,之后就好玩了,一般是用两个不锈钢的洗菜盆,把切好的疙瘩放在其中一个盆里,然后两个盆对扣,上下左右的摇动。小疙瘩在盆中磨光了棱角,彼此之间也因为沾了面粉,不再粘连。
至于说到配菜,胡萝卜丁、黄瓜丁、芹菜丁都可以,还有放黄豆,有的家庭也放花生米。
如果地道的北京人,相信也会怀念这道“盆盆颠”出来的美食。
1、揉面的时候,不需要发酵,但面一定要硬,像这样有些干皮都可以,因为揉好后需要盖上布醒发半小时,如果水多了面团本身就软,那做出来的小面疙瘩特别爱粘。
2、取出来后擀开,擀成1厘米左右厚度的面片。
3、把面片切成宽度也是1厘米的小面条,接着切成小方疙瘩。切的过程中,面片地下要放适量薄粉。
4、接着开始“盆盆颠”,要是家里只有一个盆,那就放少量疙瘩,左右晃动,放多了很容易颠出去。
5、锅内烧开水,下面疙瘩,等水再次沸腾后,再煮1分钟。捞起备用。
6、泡好的黄豆,在沸水中煮5分钟,不然豆子比较硬。同时切适量葱末姜末,胡萝卜半根切丁,黄瓜1根切丁。
7、坐热油锅,放入适量食用油,爆香葱姜末,放入黄豆和胡萝卜先翻炒,大概2分钟的时间,接着放入面疙瘩。
8、放入适量生抽、蚝油,翻炒均匀,2分钟后放入黄瓜丁。
9、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再放盐,临出锅放几滴醋,口感会特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