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艺之音
隐逸的废名墓
2019-03-01 10:06:35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记者在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乡后山铺冯家大墩的一条乡间公路旁边看到有十七、八棵樟树环绕着的一小块墓地,两块正面朝西的墓碑在秋风中愈发显得萧索、静寂。

  

隐逸的废名墓.jpg


  这里安葬着被称为一代著名文学大师、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冯文炳)先生和他的父母及夫人,墓碑上镌刻着“先父冯文炳字蕴仲笔名废名生于一九零一年殁于一九六七年系中国著名新文学家并历任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教授”的字样。从碑文上看,是其子女冯止慈、冯思纯于一九九四年清明时节归葬故里并立碑。

  

隐逸的废名墓4.jpg


  废名先生是“取非常笔名,著独特文章”的大文学家,是从湖北黄梅山乡走出去的一代文学巨匠。他的墓地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笼罩着浓厚的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色彩,在群山环抱的田间路旁,静静地看着世间的四季更迭,云卷云舒。在废名先生的笔下,我们从《竹林的故事》、《桃园》、《桥》等作品中,读到了诗化的田园景象,感受到了田园牧歌式的风味和意境。中国的文学史家因而把废名尊为京派小说鼻祖和自成一家的小说名家。在废名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南方的黄梅农村,闭塞和远离城市使这里未受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依然是在中国沿袭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统治着。作品中的人物也多是乡土的老翁、妇人和小儿女。善良和天真塑造了一个个纯净的心灵,而淡淡的忧郁与悲哀更飘散出一种淡淡的隐逸气息。

  

  中国历史上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真正形成隐逸文化还是在魏晋时期。有趣的是,有“千古隐逸诗人”美称的东晋陶渊明祖籍亦是黄梅。史载公元280年前后其曾祖父陶侃迁居寻阳县(今湖北黄梅蔡山镇附近)安家置业。

  

  隐逸的废名先生真正地“遁迹山林”是在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寇侵华,北京沦陷,北京大学南迁至昆明。身为北大国文系副教授的废名,因奔母丧和避日祸回到故乡黄梅,先后在黄梅北部山区的金家寨、五祖寺的小学和中学教书。

  

隐逸的废名墓2.jpg


  1943年初夏,废名一家为了“跑反”,数度搬迁。最终迁到了五祖寺以东十多里的三渠铺附近龙惜桥的亲戚家。一天上午,一队日军来到了三渠铺龙惜桥,奇怪的是这次日本鬼子并没有烧杀抢掠,而是径直来到废名先生的家里。废名先生正在看书,一个日本军官走到先生面前,他们先是轻声谈话,后来声音越来越高,废名先生似乎生气发怒了,一副义正严辞的样子,隐隐约约有“侵略”二字传出。先生第一次怒气冲冲地与日本侵略军发生正面冲突。

  

  原来,那天从九江过来的日军是专程找废名先生的,他们带来了先生的恩师周作人(时任汪精卫伪教育部长)的信,信中周作人恳请废名先生去北京大学任职。废名先生表示:“作为过去的恩师和朋友,信可以收;作为一个中国人,任伪职是不能接受的。”当时日本军官一再解释什么“中日亲善”、“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等等,废名先生怒斥道:“你们屠杀中国人,焚烧老百姓的房子,也是亲善吗?”双方不欢而散。

  

隐逸的废名墓3.jpg


  先生的作品禅意浓郁,空灵静寂而又自由洒脱。在黄梅这个有着浓厚禅宗文化氛围的小县城中出生并长大的废名,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禅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他在《五祖寺》一文中,清晰地描述了四十多年前第一次由其外祖母带着他上五祖寺进香还愿时的情景。他的作品,无不深深地烙上了禅宗文化的印记,由“观心看净”到“无相无念无住”。他在《十二月十九夜》一诗中这样写道:“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从诗中可以看到他能容纳宇宙万象的宁静内心映照之美,感受到他内心的禅意融融。

  

  隐逸的废名先生是热爱家乡的,在他的笔下故乡黄梅的景致是优美的,美得含蓄,美得婉约。他是这样描写外婆家岳家湾的景致的:“外祖母的村庄,后面被一条小河抱住,河东约半里,横着起伏不定的山坡。清明时节,满山杜鹃,从河坝上望去,疑心是唱神戏的台蓬——青松上扎着鲜红的纸彩……。”《竹林里的故事•柚子》。而先生笔下的乱石塔则是:“塔立在北城那边,比城墙高得多多。相传是当年大水,城里人大多湮死了,大慈大悲的观音用乱石堆成,(错乱之中却又有一种特别的整齐,此刻同墨一般颜色,长了许多青苔,)站在高头,超度并无罪过的童男女。观世音见了那凄惨的景象,不觉流出一滴眼泪。就在承受着眼泪的石头上,长起一棵树,名叫千年矮,至今居民朝拜。”《桥•洲》。

  

隐逸的废名墓5.jpg


  是黄梅的秀美山川和风土人情,还有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给了废名先生的文学创作以无尽的才思与灵感。而今,废名先生终归隐逸在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故里。先生的带着浓厚的黄梅地方特色和隐逸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不可或缺的一笔。

  

  

( 通讯员聂援朝)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