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楚南茗 通讯员杨丽慧)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18年度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入选剧目公示名单》中,宜昌作家羊角岩编剧的方言话剧《一起过上好日子》榜上有名。
这次公布的精品剧目是从全省百余台剧目中筛选出来的,共入选20个剧目,《一起过上好日子》排序15。
羊角岩原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曾因诗集《鄂西倒影》荣获首届湖北文学奖,后来又有长篇小说《花彤彤的姐》获得省作协首届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2015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春,他因工作需要而调往宜昌市艺术研究所任专业编剧,从此开始涉足舞台戏剧创作。
2016年夏天,他主动启动创作关于精准扶贫题材的话剧作品。他找到市扶贫办的领导,了解到宜昌扶贫工作在全省是走在前列的,而最主要的工作经验,则是向全市重点贫困村派遣副县级以上的“第一书记”。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信息,他前往秭归县三掌坪村、石柱村、望柱村进行采风。当时天气炎热,辛苦自不必说,那次他回市里时得了重感冒,到一医院输液一周才好。采风获得了大量创作素材,最后他七易其稿创作了方言话剧剧本《一起过上好日子》。
该剧主要的剧情是,市里某局派往重点贫困村——三井坪村的“第一书记”章丽华来到村里,带领大家创办香椿生产专业合作社,却没想到进村后的第一个会议就开炸了锅,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究其原因,主要是村里有一位名叫胡三的年轻人跟村主任赵大海有私怨,在会上发飚,再加上贫困户们对土地流转政策存在疑虑,还有的贫困户如方癞子说“戴着贫困户帽子还好些”。针对这些复杂状况,章丽华耐心地上门做工作,逐一化解矛盾。她说服了村委会赵主任的女儿赵小媛回村创办合作社龙头企业香椿加工厂;与胡三打赌“不脱贫不回城”;帮瞎子老人方大富治好了白内障,让他重见光明……该剧由宜昌市歌舞剧团自筹资金进行排练,虽然只是一个投资甚微的作品,却于2017年9月19日在宜昌市第二届艺术节上首演获得成功,荣获宜昌“二艺节”宜昌文化奖特别奖。随后,根据市委宣传部安排,该剧深入到市内部分重点贫困村巡演十余场,深受群众热情欢迎。
2018年10月底,《一起过上好日子》入选湖北省第三届艺术节展演节目,向公众进行了展演。该剧出演以来,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文艺报》发表了羊角岩创作谈文章《“好日子”艺术呈现精准扶贫工作的甘苦》,随后中国作家网、中国民族报、中国文化传媒、长江云、湖北文艺网、湖北省文化厅网等媒体进行了转发。
《中国文化传媒》还发表了梅春莲(宜昌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评论文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梅春莲的文章总结了话剧《一起过上好日子》的艺术特色,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是该剧紧扣时代脉博,发出时代强音,理所当然会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关注。在全国上下热情关注精准扶贫工作的当下,该剧得到认可是恰逢其时,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二是该剧剧情十分贴近贫困村生活,“接地气”,老百姓欢迎。该剧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正是下乡采风过程中,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人物都有原型。群众看到他们出场,就会觉得这些人物原来都是来自我们身边的,亲切真实。举例说,剧中的方大富,眼睛白内障,而孙女儿方甜恬,从小没有父母,由瞎眼的爷爷一手养大,这是他在秭归三掌坪村真实采访到的,他到他们家进行过慰问。
三是该剧正面塑造了“第一书记”章丽华同志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扶贫干部的形象,丰满生动,光彩照人。章丽华进村后,第一次会议就被整了一个“下马威”,会没开成,但她不气馁,不后退,而是进一步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调研研究,逐一做思想工作,引导发展香椿产业,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而在这一过程中,她克服了亲人患重病而她没时间回去照顾,以及香椿加工设备购买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最终她获得了成功。她是当前全国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代表,值得引起人们关注与敬重。
(编辑:陈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