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艺之音
郧西有条龙潭河
2019-01-21 16:39:16   来源:今日湖北

“……龙潭河怯怯地步出羊尾深山 / 温婉地跃入万顷浩淼烟波……山水以龙命名 / 纹理间龙气升腾 / 在青山绿水迂回环绕中 / 找回迷失已久的记忆和图腾”这是《人民日报》副刊发表的郧西诗人魏荣冰的诗歌《龙潭河》里的诗句。这是龙潭河的荣耀,这是对龙潭河的礼赞。

今生绝对不会忘记,八年前那个冰天雪地的冬天,龙潭河给了我热情似火的盛情邀请,由于天气原因,我未能如约参加龙潭河景区的开业大典。怀着几分愧疚,在那个喜庆的日子里,我在上津古城一挥而就写了篇一千多字的抒情散文《相约龙潭河》,尽管有些辞不达意,但那确是我的肺腑之言,后被收录入县作协天路主编的诗歌散文集《美丽的龙潭河》。相约龙潭河,我一定会赴这趟美丽之约、真情之约……

龙潭夫如何?深深情未了。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吧,不久,我也加入了旅游行业,成为天河旅游区之一员,与山水为邻,在风景里耕耘。由于是兄弟单位,我一年四季经常到龙潭河去,或开展工作,或畅游景区。几乎是去一次醉一次啊,可不仅仅是因为我有点儿贪杯,而是因为龙潭河人很热情、“龙潭醇”酒很醇香、板桥豆干很下酒,龙潭山水更醉人!

弹指一挥间,今年的12月18日,是龙潭河景区举行8周年庆典的日子,恰逢新中国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大好日子!“汉江第一景,龙潭瀑布群”,而今的龙潭河已经是秦楚大地上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一幅饱含诗意的画卷、一道养眼养心家喻户晓的独特风景!

山,还是那座旸义山,历尽沧桑;水,还是那道龙泉水,洗尽铅华;花,还是那些寻常花,花谢花又开;草,还是那些无名草,春风吹又生;竹,还是那些千千竹,随风能起舞;藤,还是那些弯弯藤,多情自缠树;树,还是那些山间树,郁郁且葱葱;路,还是那些盘山路,曲径能通幽;桥,还是那些玲珑桥,度己更度人;观,还是那座群仙观,四季显圣灵!人,却不仅仅是当年那些人,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一波又一波……

寒来暑往8个轮回,我已在郧西小县城里安家落户,干着平凡的工作,过着平淡的日子,龙潭河却已脱胎换骨,龙潭河之美已经成熟,已然深沉得让人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去感悟,不再单凭一双肉眼就能洞穿她的大美。跻身“中国三大瀑布群”,龙潭河的大美无言却有声!不信?您瞅个闲暇时光亲自去龙潭河飞流直下、轻唱山歌的瀑布群侧耳倾听那么一回或者几回吧。

秦楚大地不乏山水奇景,而能够一览瀑布源头之水的,恐怕只有汉江之滨的这条美丽神奇的龙潭河吧?去过龙潭河的游客一定都记忆犹新,龙潭河景区山巅的千仞石壁上雕刻着一条飞龙,鲜红的草书龙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大其长不知几何也,却当仁不让地号称“天下第一龙”!它雄踞于峭壁之上,上接云天,俯视大地,大有腾云驾雾之神韵。君知否?龙潭河的源头就是这条飞龙之下的一泓清泉,她有一个神奇的名字——龙泉眼!她还有一个神奇之处,这“龙泉眼”还真像一双水灵灵的眼,左为男泉,右为女泉,一阴一阳,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有人说,到了龙泉眼,必饮龙潭泉,这水不仅甘甜解渴,据说还能滋阴壮阳呢!每次到那里,我都会毕恭毕敬地俯下身子掬饮一捧清泉、许下一个心愿。我也曾看见,有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折叠一艘艘小纸船轻轻置于龙潭河里,看它带着梦想乘流而下能流多远……

南水北调利千秋,古老汉江换新颜。龙潭之水驾天而下,一路欢歌汇入汉江。秦楚大地的人们,您可曾看见大江北去的浪花里有龙潭河依依不舍、义无反顾的身影?华北平原的人们,您可曾听见大江北去的涛声里有龙潭河的浅吟低唱或者笑语欢声?

大美无言,龙潭河从古流淌到今,含情脉脉,流向未来,滋润故土;大音希声,龙潭河从春流淌到冬,默默无闻,流向北国,滋润京畿;大道无形,龙潭河从眼前流淌到梦里,清澈永恒,美丽永恒,滋润心田……




【作者介绍】:李秀峰,男,汉族,70后,湖北省十堰市作协理事,郧西县作协副主席、《天河》纯文学季刊编辑。近年来,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获奖。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