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郑 毅
应城汤池,玉女灵泉。应城市汤池镇是是以温泉旅游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国家旅游名镇,汤池温泉是省内开发最早的温泉休闲度假区。
汤池镇现以镇域为范围,申报建设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温泉"养生"特色小城镇。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温泉旅游为核心,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倾力打造水养、食养、文养、动养、瞻养"五养",丰富旅游业态,建成具有独特汤池文化内涵和特色旅游功能的国家养生温泉小镇,打造。汤•养古今,池•行天下:的特色品牌形象。
一、产业特色
1.主导产业融合发展。汤池温泉享有“亚洲五大高温温泉”盛誉,曰出水量达10400吨,出水温度为72°C - 79°C之间,温泉中富含“矿泉之精”氡元素,还含有48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自2005年以来,汤池温泉公司拟投资21亿元建设汤池温泉旅游度假村。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了省内唯一温泉主题、集酒店、餐饮、会议、温泉、娱乐、商业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温泉度假景区。其中:①温泉会所,总面积5800平米,同时容纳5000余人,华中容量最大更衣区。②温泉水世界,占地400亩,128 个泡池。③国际标准会议中心,22间大小会议厅,4000平的皇家大厅可满足15-1000人不等的各种会议接待。④小木屋和VIP庄园,小木屋20间,温泉庄园9间。⑤酒店主楼,三星级香撞楼、翠柏楼、碧樱楼、景润楼,共有客房423间,建筑物面积13432平方米;四星级客房太白楼、神女楼共有高档客房257间,建筑物面积9606平
方米,太白楼会议中心面积6700平方米;五星级客房观鹭楼,有标准间30 间、单人间10间、单套间3间,建筑物面积5119平方米,观鹭楼餐厅有包厢7间可同时容纳150人就餐。⑥臻品别墅26栋,共有195席尊贵客房,分为玉泉阁12栋、玉林轩7栋、玉景宫4栋、玉龙殿3栋四大类型,总建筑面积14058平方米。⑦温泉汤屋20 栋,共有65间房,建筑面积5949平方米。⑧生态餐厅、宴会厅,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总面积4014平方米。⑨生态停车场、运动拓展中心、趣味农家乐、高尔夫练习场、室内体育馆、蔬果采摘基地、露营烧烤区等。连续五年,年接待游客均超过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70%,带动周边农民近3000人就业。
2.汤池甲鱼养殖规模大、品牌响、历史久。目前全镇甲鱼养殖面积54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值超2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60%。2015年,汤池甲鱼成功获
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汤池成为名副其实的“楚天甲鱼第一镇”。2016年,汤池镇积极打造“再生稻+ 甲鱼”套养模式,引进了湖北鲜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期建成基地3000亩,带动了周边100多农户稻鳘稻虾立体混养,目前混养面积达到5000亩,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干斤粮、万元钱”良好经济效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二、生态特色
城镇环境宜居宜游。汤池镇地处北纬30度,境内河渠水库来去绵延,地势起伏平缓有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林郁葱葱,拥有水杉、对节白蜡等多种珍贵名木,绿化造林4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白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常年栖息此地,曾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洪河村、公益社区获评省级宜居村庄,大陈村获评省级绿化先进村。
①按照旅游名镇和五A级景区标准建设,建成了省级二级客运站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新建旅游公厕3所;并按照民居风格,对集镇建筑进行了改造提升,形成了古朴悠远的风格。②投资2900万元建成了汤池污水处理厂和14公里雨污管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雨污分流,2016年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4000吨。③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年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④建成渔子河自来水厂,实现了安全饮水镇域全覆盖。⑤建成了35KV变电站1所,农网改造全覆盖。⑥投资1000万元,打通了景润河通道,新建景润河文体公园。⑦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一应倶全。⑧成立了旅游综合执法中队,整合司法、公安、食药监、城管等力量,对镇区和景区统一管理,汤池旅游行业调解委员会成为国家级点。
三、文化特色
历史文化悠远流长。汤池历史文化悠久,是一片古老、神奇、红色的土地。
①5000多年前,发源了新石器时代的城市之根——陶家湖古城墙遗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板湾,有五干年的水稻农耕聚落村;陶家湖古城,是5000年前告别山林,创造城堡的绿色文明;在同一县市级辖区内发现两座5000年前左右的古城址,目前在国内绝无仅有。
陶家湖遗址位于应城四龙河中游、陶家湖与四龙河交汇处的四龙河遗址内。1999年初,发掘门板湾遗址时,考古专家根据《光绪应城志》上有“应城汤池团陶家湖有古城,城名无考,故老犹能指其处,不知何代置”的记载,
认为四龙河可能有古城遗址,决定前往考实。结果发现:陶家湖古城遗址,西距汤池2. 5公里,城池呈椭圆形。南^匕最大距离约1000米,东西宽度850 米,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是门板湾古城池面积的3倍多。城池为土筑城垣,残存城垣高出地面1—4米,西城垣保存尚好,城垣外有濠沟,自然地作为护城河,整个城池现有缺口五处,至今古城犹存。城内南部中心地带有一高出周围农田I 一1. 5米的高地,高地上有现代村落陶东、陶西湾。地下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村东南河床断面可见到1-1. 25米厚的文化层。
②1500年前崭露风姿的玉媪泉。历史名人的到来,无不留下了翰墨胜迹,产生了“景引人至,人增景辉”的效益。
1000多年前,诗仙李白羁泊安州,落泊困窘,循“荆州记”慕名而来,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干古名篇。由滋点化,成就“玉女灵泉”美丽传说,汤池也因此而得名。象李白游玉女温泉并赋玉女汤诗后,玉女温泉名声鹊起,使一个“奈何隔穷偏”之处,成为国内外游客和文人争相观赏的旅游区。
座落在今应城、京山、天门三市县交界处的玉女温泉,远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公元420 _ 589年),这里就是一处林木葱笼、花草繁茂、泉7_K淙淙、四季如春、风光旖旎的景区。盛弘之在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写的《荆州记》,对玉女温泉的风姿就有记载。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慕名前来观赏,并写下了《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的赞美诗篇后,这里更是名声鹊起。因为诗人把汤池的风光宝气描绘得更加令人神往,大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天下独有汤池水”之势。这当然也是“景引名人至,名人增景辉”之效。
诗人在诗中的首句,即云“神女殁幽境”,乃引用当地流传的一个美丽传说:很久以前,天宫里有位专管御厨的玉女仙子,不甘天宫的寂寞,随身带了一件宝物一一把火扇,落脚在大洪山麓的应城地面。玉女仙子来到人间之后,简直成了一位无忧无虑的野姑娘。有时候,她将采摘来的鲜果和野味,分送给比她年小的村女牧童们吃;有时候,她又将从湖泊里捞上来的鲜活鲤鱼,送给缺吃少穿的百姓。她随身带的一把火扇,开始还以为这东西在人间用不着,差点把它丟了。不久,她发现老百姓做饭既费柴火又费时间,她就想起了火扇的用场。于是,每当老百姓生火做饭,她便分赴各家,用火扇轻轻一扇,各家的饭菜即刻蒸热煮熟。她还到沟边河旁,用火扇朝水面一扇,流水便热烫了,可供老百姓使用。老百姓都很喜欢她,她也在人间流连忘返,一晃已是15年。“人间十五年,天上才半月。”半月后天宫里清查众仙,发现玉女仙子早已下凡。玉皇大帝即刻派出天兵天将捉拿她。紧急中,玉女就地一个急旋,顿时在地上旋出一个坑洞,里面很快流满了水,又用火扇将池水扇得滚烫,她就带着火扇纵身沉人池底。天兵天将无法捉拿她,只好回天宫复命,说她已淹殁于人间。玉女消失在幽境,却给幽境带来了“汤池流大川”、“造化开灵泉”的绝妙佳境:干年百载,热水从泉中向上喷涌不止。因为水是恒温的,它能“愈疾功莫尚”;因为水流不止,它能“分浇宋玉田”。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玉女仙子,便在最大的温泉眼处修建了一座y V角形泉栏,并在池壁上镌刻了“玉女汤”三个大字。你来到这里就可看到:温泉热气弥漫,使花草芳香四溢;温水的气色还涨得桃花闪闪发光,温泉蒸气凝成的水珠,在夜幕中向明月升腾。这时,你可以把衣带放在清清的温泉水里洗搓,还可以领略和享受“神女仙汤”给予你“愈疾”的奇功灵效。
玉女汤“愈疾”的功能并非传说,有着科学的依据,它是含有多种元素的恒温泉水,人体入水浸泡,可以治愈各种皮肤病,事实一直向世人作了展示。只是在古时候人们还不能用科学来阐释,只能借助于神话来说明。传说数种,有一种是相传有神女曾在这里炼仙丹,炼了四十八天,还差一天即可炼成,就在这时,炼丹炉被恶魔掀翻,仙丹洒落遍地,幻化出泉眼神水,水能愈疾是仙丹的作用。《大清一统志》载:“玉女泉,在湖北德安府应城县西55里,其泉热腾,野老相传,玉女炼丹之地。”就是根据这些传说记载的。
③80年前,诞生了湖北的“小延安”——汤池抗日训练班,被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誉为“发动鄂豫边区敌后抗曰战争的战略支撑点之_”,建成了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陶铸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④汤池皮影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汤池传说》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陈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