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蒲骚得名,来自采诗人的灵感
2019-01-15 15:31:05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地名,人类共同记忆散落在大地上的刻痕。

地名,游子、旅人、征夫永不迷途的归程。

地名,启行、跋涉、成功常说常新的故事。


《应城地名文化博览》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文化成果。不说一次动员广泛的地名普查,就是大树下老人们那些地头风水的家常故事,也足以诱发无尽的想象和好奇。这次地名普查,再次盘点应城的地脉,再次触发乡悠,也再次有了以应城地名为根脉来编写一本有关地名文化的书的冲动,这就是《应城地名文化博览》的由来。

应城地名是一部色彩斑斓,思辨深邃的文化典藏。蒲骚,诗一样的地名,应城文化的发祥地。应城,一方民众争取县制,愿为干城的历史,成就了鄂中著名千年古县。

蒲阳,应城的别名雅号,应城由蒲骚古邑嬗变成堂堂县城的文化名片,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应城境内没有高山大河,但是,每一座被叫做山的冈陵,每一条被称作河的水流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美的人文故事。应城市属乡镇、街道办事处等行政机构所在地,均为历史上的古市名集或重要商埠码头,是分散在应城山水之间地名文化的宝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应城风俗淳朴,崇尚祥和。四方民众向往安居乐业,勤劳善良,不轻易惹是生非;公序良俗崇尚包容谦让,不恃强凌弱、排斥外来。千年古县,物华天宝,毓秀钟灵,文运浩荡,文脉锦长。历代都不乏国之栋梁,时之俊杰;国史犹收录蒲骚风流,应城文章。境内有两处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七处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传》《宋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都有列卷专条记述应城人和发生在应城的大事件;李白、欧阳修等文坛巨匠和张居正等王朝重臣也高看和厚待应城县,把真心实意的诗文留在这片土地上;宋明理学、程门立雪的大弟子谢良佐和光大儒学的朱熹联袂布道蒲阳,让一脉新儒学体系在应城代有传人。近代以来,应城采矿业兴起,西北矿山曾聚集矿工10万,长成鄂中最早的无产阶级队伍;抗战鏖兵,应城开创鄂中第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和鄂豫地区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城地名文化博览》旨在巩固和发展第二次地名普查的成果,从融入应城社会方方面面的地名存在入手,梳理地方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闻人足迹、文化遗产、民俗民风乃至民间故事、地方特产等资料,从包括历史档案、经典文献、遗址遗珍、口头文学等领域搜取素材,然后成就一个令人信服的集子。非常幸运的是,工作中已然发现,这竟是一个回望应城风雨兼程、正气浩然历史来路的过程,是一件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出发的重要工作。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尽心竭力,敷衍篇章,充盈字句,以求把文字工作做得无愧历史,对得起应城的各方面英烈先贤,且有启于后来,这此有了以下各个章节。

应城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天子采诗制《诗经》时期。《诗经》包括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500多年间的民风作品,这一时期,也正是古蒲骚见封和十分活跃的时期。就地域而言,采诗主要在黄河流域,也远及长江、汉水流域,尤其包括湖北汉水以北的许多地方。有研究表明,周天子最重要的采诗人死后就葬于湖北房县,汉江流域应当是周天子采诗人重要活动区域。周朝封于汉水流域的诸多封国、领地,其国名或地名都十分单调,不过郧、随、州、蓼、绞、罗等等,唯“蒲骚”一枝独秀,乡风十足,诗意盎然,是采诗人灵感和《诗经》的唯美托于此域,成就了蒲骚楚辞一样的文化宿命。

蒲骚位于应城西北田店、店坡一带,大富水在这里东出崎山,落入地势平缓的沈湖沼泽,拥挤成一片水土肥美的风陵平原。大富水河边和沈湖的渚岸上生长着芦苇和蒲草,为沿湖百姓提供结庐的支撑和绳索。尤其是遍地从生的蒲草,天风吹过,万籁萧萧,如同上苍的高吟和长啸。近年有学者据此推断,蒲骚即得名于这萧萧长鸣的蒲丛,让人耳目一新。蒲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水生草本植物,一旦沿水扎根,则年复一年,春发嫩芽,秋成韧叶,造福百姓。新生的蒲叶可以食用;成熟的蒲叶可编织成蒲席、蒲垫,营造简易的民居。一枝形只影单的秋黄蒲叶,可绞成绳索,固定古人的家什;用蒲草织成的蒲席,可缝制成蒲包。因其坚韧、抗腐、经久耐用,至今,应城人仍沿袭古法,用蒲包包装食盐,称之为“盐包”,蒲草在应城也被叫做“盐包草”。《诗经》有关蒲草、蒲叶的诗句俯拾可得:“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蕳……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陈风·泽陂》)。蒲草与荷叶、泽兰、荷花及美女牵手漫步,顾盼生辉,让年轻后生魂不守舍,辗转伏枕,那份美好温馨令人神往和陶醉。

《诗经·大雅·韩奕》:其肴维何?炰鳖鮮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周天子款待诸侯王的盛大宴会上,芦笋和蒲叶尽显富贵丰腴;生产芦笋、蒲叶的那方流水浅滩在周天子的雅兴中被命名为蒲骚。蒲骚之名来自诗的灵感,是青青浅洲,在水一方,土肥水美长出的诗行。蒲骚之役,楚师东进序曲最早记载蒲骚地名的中华历史文化经典是《左传》,而蒲骚甫一登台亮相,就是一场永驻青史的重要战役。《左传》载:“鲁桓公十一年(前701),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纹、州、蓼伐楚师。”战前,屈瑕问斗廉,是否乩卜以决凶吉。斗廉说,稳操胜券,不用乩卜。于是,楚军不卜而战,突发奇兵,一举击溃郧军,“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左传·桓公十一年》)。蒲强之役以楚国全胜告终,为楚人东进奏响了振奋人心的凯歌,也为蒲骚并入楚国版图,应城人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称楚人奠定了属地基础。

蒲骚之役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在祭祀、扶乩乃第一要务的年代,楚军据蒲骚不卜而战,一战获胜,蒲骚不愧楚国的福地。于是,不少骚客辞家慕名而来,寻访胜迹,流连故垒,甚至长期侨居蒲骚,感悟人生,以诗词歌赋言情达意,聊博当局侧目。据应城旧志记载,屈原的弟子宋玉、景差曾侨居蒲骚。楚顷襄王登云阳之台,令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宋玉说:“无内之中,微象潜生;化之无象,言之无名”。王日:“善”。宋玉的几句要言妙道,就得到楚顷襄王一斛田地之封赏,传为干秋佳话。《楚纪》记载:“宋玉侨居蒲骚,悯师作《九辩》”。

《左传·恒公十三年》还详细记载了屈瑕在蒲骚之役后,因“狃于蒲骚之役”,轻敌冒进,断送性命的故事。桓公十三年,也就是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日: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日:必济师。楚子辞焉。”这段文字说,楚武王四十二年,屈瑕率兵征讨罗国,楚大夫斗伯比亲往送行。见屈瑕趾高气扬,心浮气躁,斗伯比忍不住直接对驾驭车马的人说,莫敖此去必败。他匆匆面见楚武王,直陈利害,请求派援兵跟进,以防不测,被楚武王拒绝。于是,斗伯比转而找到楚王妃邓曼,倾诉了自己的担忧。邓曼说,大夫的见地真是不同寻常。我以为,君王应该以诚信安抚小人,以德行约束百官,而对莫敖这样心高气傲的人就只能以威严和律条行事了。又说,“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这是一番掷地有声的大义微言:莫敖至今还依持蒲骚之役的那些战功,陶醉于蒲骚战后的荣誉,刚愎自用,必然轻视罗国。如不严责,令其警觉,楚国的军队就走到尽头了。果然不出所料,屈瑕领兵走不多远,就传下将令:“谏者有刑”,谁提意见就处罚谁。结果,队伍首尾不接,防备废弛。罗国在现今宜城西,虽蕞尔小国,却举国备战,还结盟周边小国,共同抗楚。对此,屈瑕竟浑然不知。于是骄躁的楚军一到罗国就被罗国与卢戎的联军打败,“莫敖缢于荒谷”。一代楚国名将,就这样顶着“蒲骚之役”的熠熠光环,以战场殉国的方式走完了金戈铁马的人生旅程。

历代史家评价《左传》多有溢美之辞。《左传》是《春秋》严谨经文的传文和诠释,其史实精准且笔墨浓泼重染,叙事述史均义含褒贬,被誉为“春秋笔法”。发生于桓公十一年,即楚武王四十年(前701)的蒲骚之战,《左传》存史不过一二百字,却于简约深蕴中刻留下一代楚人的战争法则和文明精神。精心阅读这一段文字,可以从一二百字中理出多个思想脉络,聆听四面八方的历史回声,收获读书问史的极大快乐。



作者:朱木森应城市作协主席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