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遗视点
武汉晚报一篇报道促成一所学校 彭培斌:义务当了18年“病房学校”校长
2020-10-24 15:44:36   来源:今日湖北

彭培斌是武汉金丝带残障儿童帮扶中心(爱心病房学校)和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科累计数万名白血病患儿的“校长爸爸”,更是协和医院“爱心病房学校”28000名义务教师的带头人。

1603525356825201.jpg

篇报道促成一所学校

协和爱心病房学校的建立,源自于该院儿科主任金润铭的一个求助。

2002年底,金润铭通过《武汉晚报》发出求助:医院有一名上5年级的白血病患儿即将出院。此前一直是孩子的父亲在病房给他辅导学习,但现在父亲已经力不从心,为了出院后能跟上学习进度,希望有数学老师能为孩子义务补课。

当时,40岁的彭培斌正在胭脂路小学担任数学代课老师,第一时间报了名,和其他10多位志愿者一起,轮流每天下午去给患儿补课。彭培斌和其他爱心老师的到来,为儿科血液病房内所有的孩子带来了一丝新鲜和阳光。

在看到孩子们的期盼和彭培斌他们补课的影响力之后,金润铭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就在这里开办一家“爱心学校”?

同年1224日,在协和医院、武汉晚报和志愿者们共同的促成下,国内首家病房爱心学校开学了

 

“跪着讲”是最佳姿势

爱心学校成立之初,身为校长的彭培斌事情很多,除了不断吸纳新成员,负责为所有人编排授课时间表,也要给孩子们上课。除了不擅长的英语之外,其他科目都教。几乎有一年时间,彭培斌最常保持的上课姿态,是“跪着讲”。

“当时病房里都是高椅子,我坐着上课,比病床上的孩子要高一大截,不是很好交流。”为便于和孩子交流他试验了多种姿势,最后发现,跪着的姿势反而相对比较容易。而且,这一跪,就是年多,直到孩子们慢慢完全接受了彭培斌和他的上课模式,能够轻松自然地

融入到课堂中,这种情景才逐渐消失。

1603525410111242.jpg

曾一度考虑放弃

16年里,彭培斌碰到过各种问题,甚至是考虑过放弃。

“那是2008年。”彭培斌说。在爱心学校的几年中,眼睁睁看着不断有孩子离世,他患上了轻微抑郁症。“你一直充当着父亲的角色,但现在你是很多人的父亲,压力太大了。”心理咨询师建议彭培斌抽离父亲的角色。

好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彭培斌的心态逐渐好转,最后,他减少了部分工作量,但并没有彻底离开上课岗位。

 

希望复制“协和模式”

目前,协和病房爱心学校已有超过1.6万名社会志愿者在此担任义务教师,25所高校大学生加入志愿者团队。今年,学校在东湖新城健康养护中心设立了“彭校长爱心服务工作站”,为这里的100多位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下步,彭培斌计划,要把协和模式复制到武汉市第三医院,为烧伤患儿服务。

“这里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对志愿者要求也更高了。”彭培斌说。这对学校的所有志愿者和他自己都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编辑:李好)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