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王智:追寻与传播中国本土的政治智慧
2018-01-21 09:45:29   来源: 新闻经纬

  多年来,王智老师潜心研究,并通过课堂教学、著书立说、大众讲坛等途径来传播这一关乎民族解放与复兴的理论体系,将个人成长维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以一介书生学以致用、以学促变、教书育人、理论报国。 

  坚定政治信念 躬行道德职守

  王智老师躬行中共党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职任,注重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水平等各方面的能力培育,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慎独笃行。

  他先后参加了2006年中央党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2008年中宣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2011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和2013年、2014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经典著作研读培训班”。

  他将个人的素养提升和道德内省,与面向大众的理论宣讲结合起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事业,被先后评为湖北省理论学习先进个人、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他多次任学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宣讲团成员,受聘为“洪山道德大讲堂”宣讲团成员,应邀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广东、广西、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众多高校、党政企事业单位作宣讲报告百余场次,受众万余人次。除了面对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外,他还深入湖北省黄梅县下新镇、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武昌区中小学教育系统、武汉市武警部队、武汉市运管处等基层单位宣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多次到湖北省电视台做访谈嘉宾或评议专家,借用大众传媒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更广泛范围的大众化。

  立德育人至上 不舍三尺讲台

  王智老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勉,注重师德至上,育人为先,承担了大量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其教学水平突出,教学质量优秀,深受学生喜爱。

  即便担任学院领导职位、晋升教授及博导后,他也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主要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任务,近五年的大多数任教课堂学生评分超过90分,并多次获师德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优秀、中材建设奖教金等荣誉,获得武汉理工大学首届教案评比一等奖,首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

  诸多学生或讲座听众通过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表达对其学识素养和个人魅力的认同与推崇。王智老师(@长乐乡人)的微博评论下便有这么一些评论:“大学里影响我最深的老师之一。渊博的学识显现风度。”(@边方拓定),“上王智老师的课,我感觉可以说是自己大学上得最有精神的一门课了。真的好幸运!”(@WHUT浩_Ted),“听过老师的课的同学都会有同一种感慨:实至名归!”(@BERCERKKKKKK),“听你的第一节课就被您的渊博底蕴所折服。真正的年轻帅气的大神。”(@陈国华-Chan), “王智老师真厉害!!!为人也特别好,没话说!”(@半调子码字员),“老师来河师大做过讲座,很是喜欢,很受启发和鼓舞!”(@真实的华比例剑),更多的学生为老师“点赞”,夸赞他是“真心好老师!”(@猫看不见红色),尊奉他为“榜样”(@此人太英俊),甚至有同学直接借用热词,将他称为“男神”。(@叭叭_32403,@MavistLT)。

  创新教学方法 锻造精品课程

  王智老师立足校情,以面向行业与地方为路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所任教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他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学法、“双向嵌入式”教学法、“专题发言”教学法等;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考试方法改革,实施“全过程综合评价考核方式”;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湖北省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等,主持2012年湖北省教研项目,主编教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与考试指导》,所在团队2013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他曾分管本科教学暨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组织团队策划实施“卓越领航工程”,创立“求是学堂”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大型活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等有广泛报道。他所主管的思政课方面因此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3门次,教育部“精彩一课”2人次,省精品课程4门次;1人获得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1人被授予“湖北名师”称号;其本人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人物。

  致力科学研究 与学科共成长

  王智老师在科研上卓有成就。他在重要期刊以及《新华文摘》、人大学复印资料发表或被转载论文60多篇次,出版专著《当代中国政治结构变迁》及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0余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以及教育部和湖北人文社科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招标项目、一般及青年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其他各类课题30多项。2013年,他还联合珞南街,组织了一个数十人的团队,启动珞南文史的编撰工作,开创性地对一个基层街道近30年的历史进行研究。

  王智老师先后获得省市社科成果政府奖5次,2013年被湖北省社科联评为“荆楚社科英才”,2015年入选湖北省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育计划。他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理事、武汉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武汉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外聘导师等,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2013年,王智老师参加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青年学学者座谈会,发言稿刊登于《光明日报》(2013年6月8日头版)、《湖北日报》(2013年6月8日第4版)及众多网媒,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王智老师还多次赴英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访学交流。

  1999年,王智老师刚入职大学,仅任助教,其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还只是政治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十几年过去,王智老师个人从助教起步,与学科共成长,以至于教授、博导;正是在这一互动相长的过程中,因为王智老师等一批人的明辨笃行,其所在学校先后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等。作为见证人的他,将热情持续倾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参与者到带头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平台,有众多前辈学人的耳提面命,才有本文主人公的个人成长,而他又以“教师”和“导师”之身份,将思想之神圣与精神之荣光传承到年轻一代。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