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池宇峰:创业者就怕入错行
2018-01-21 09:45:06   来源:今日湖北网

□文/刘岩

 

41.png 

 

池宇峰,男,1971年生于北京,原籍武汉。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州浪奇有限公司。大学期间卖过报纸,开过化工厂,是清华大学边学习边创业的典型之一。他是洪恩教育及完美世界董事长,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中国知名的教育软件开发商。2004年,开拓新的领域,创办了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获得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关村十大优秀创业者、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42.png 

 

清华园不规矩的学生

 

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清华大学三教门前如潮水般涌出的人群里,忽然间断断续续传出几声不太和谐但清晰可辨的叫卖声:“卖报,卖报,Chinadaily !”循声望去,一个身着草绿色军装,胸前挎着军用书包的高个男孩正满脸通红地逆向站在人流中间,一只手里拿着几张英文报纸,另一只手正忙着找钱。

不一会儿,买报的人就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包围圈,在庞大的人流中格外引人注目。正在这时,从楼梯口走出化学系的两位领导,他们远远地望见了这个男孩,但没说什么,便心照不宣地绕过人群,一左一右地避开了。

这个男孩就是刚刚结束军训、正在化学系读二年级的池宇峰。事情要从每天在三教门前卖Chinadaily的老头儿说起。因为那是学生们普遍爱看的一份报纸,所以卖报人的生意总是特别好。可是有一段时间老头儿不怎么来了,看报就出现了问题。

于是池宇峰就想,不如给报社打个电话,问问看能不能由同学们自己卖,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家能按时看到报纸,又能够从中获取一点收入。就这样,在报社一个小伙子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的生意正式开张了,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轮流站在教学楼前卖报,业绩果然不错,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赚了三百多块钱。

池宇峰的这次生意可谓是应需而做,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所以他们虽然每天取报、售报的时候苦点、累点,可总归还是得到了不错的回报。这件事在今天看来本是件平常得近乎不值一提的事,但是妙就妙在他在它后续部分上的创意。

卖报持续了半年多之后,大家的功课开始忙了,而且天天如此确实感到有些累了,但是又不想停止报纸的销售,于是池宇峰想出了一个绝好的“高招儿”——自动售报。糊一个大红的纸箱子,上书:“自动售报,每份三毛,请您自觉交款拿报。”然后把报纸放上面,箱子摆在楼口,一切就全自动进行了。

起初大家对这种做法还不是太放心:万一没人交钱那不就全赔了吗?头一天下课后,他们几个迫不及待地跑到箱子前一看,报纸已经没有了,钱回去一数,还是有的赚!这种新奇的做法引起了学校里很多人的关注,后来在北京的其他几所高校里也逐渐流行开来。

大学三年级时,池宇峰对股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逃课跑到上海的证券交易所去了解情况、熟悉行情,回来后就在北京正式注册,成了当时北京仅有的3000多股民中的“学生股民第一人”。

毕业设计期间池宇峰开始专心于课业研究,结果他所完成的课题是当时惟一一个荣获国家专利的实验项目。在学科领域里,他同样发现了许多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并且从中悟出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这一切,都为他今后个人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男怕入错行

 

毕业之后,他最先是在深圳卖电脑,当时是在电子市场。这个行业在那个年代有一些特点:你想价格便宜而且具有竞争力就只能卖假货,但是卖假货质量又得不到保证。当时确实挣了第一桶金,但是这个行业是无法发展成国际性、世界性企业的。

“当时有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后来我就跑回到北京,我说得换一换,否则的话在那儿坚持会有问题。但是其实也不一定,那个时候联想1+1电脑还没开始呢,那是1994年。过了一两年,联想1+1的电脑才开始,也许当时我们做品牌电脑,说不定会发展得更大,所以到底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有时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从1996年开始,池宇峰就做洪恩软件,那个时候软件是朝阳产业。

因为卖电脑时了解很多电脑用户方面的需求,所以池宇峰做的第一款软件叫《开天辟地》,是一款学电脑的软件,现在年轻一代不太知道,那个时候这个软件销量很大,当然主要是盗版,99%都是盗版,那些卖兼容机的电脑经销商基本都随手会带一个盗版的《开天辟地》,因为用户看了光盘之后,可以减少很多骚扰销售商的麻烦。

后来他们又做了英语教育软件,包括儿童教育,像什么GOGO学英语、Hello Teddy,现在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当时做的很多教材,到现在都是全中国幼儿园体系里英语正版教材销量最大的。

到了1997年,公司的一些技术人员觉得做教育软件可能技术含量低,他们想做点高技术含量的,不然他们就离开公司了。“当时是为了留住人才,我说你们想干什么?他们说做游戏吧!搞计算机的都喜欢游戏”。从1997年开始做游戏,他们上来就做3D。那时候中国的电脑还跑不起来,但是他们有一种愿望想追求很高的技术。

1998年,池宇峰就推出了全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D游戏,那是一个即时战略游戏,之后又推出了四五款,出口还不错。当时出口到韩国、美国,一般在国外基本上还是正版率很高,盗版很少,但在中国大陆就很难挣钱,所以这个工作室一直是维持着,挣不到什么钱。

然后在2004年,池宇峰决定开始做网游,后来研究了一段时间,就是他自己去玩,发现网游还是可以挣钱的,因为它基本上没有盗版。池宇峰经常对他的团队说:只要中国原创的游戏研发组织还有一个能活下来,我觉得应该就是你们,所以不要怕,那个时候其实网易已经挣了很多钱了。

就这样,这个组等于从做单机游戏转到了做网游,一下子就成为了中国的原创力量,可以说是最强的一支。直到一两年前,可能这个队伍几乎是国内惟一做3D网游的,而且能够做成比较大的队伍,到现在为止应该也是全中国做3D网游第一大的企业,而且是全中国出口最大的企业。规模其实发展挺大的,2009年10亿利润,招了很多人。但你要是做单机游戏的话,可能一年连100万利润都没有。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稍微转一下行,同样的人、同样的文化、同样的技术、同样的程度,行业就大不同了,就可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又一次证明了,行业决定一切。他当时的感觉是,只要有本事赚到几百万,你就有本事赚几个亿,只是因为行业不同导致你可能比马云差,可能比马化腾差。也就是到这个时候,他明白了什么叫“男怕入错行”,原来说了很多年,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但是现在他觉得这句话太重要了,当然女企业家也一样。

 

上市是重新感悟

 

“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几个创业者水平都差不多,比如说都是中学毕业,然后入市也就那么一两年,这个时候你要比的话,可能大家个儿差了一厘米。但是可能就是因为你是那个头儿,你是那个CEO,所有最后的决策都需要你来做,别人可能开始也参与,跟你共同探讨出主意,但最后一想这个事儿反正有他顶着呢,他去做决定,你最后做决定吧,别人就去睡觉了,然后你自己就在那儿对吧?苦思冥想的,然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想来想去,这个其实是无形当中你获得的锻炼、磨炼是别人的很多倍。”这是池宇峰的感悟。

“最后就变成什么呢?你越来越强壮,你越来越粗大,越来越高。然后导致你和其他的合作伙伴的距离拉开了,可能后来大家到最后差距是一米高、两米高、三米高。这个是在座的诸位无形获得的一种竞争优势。

然后由此会引发什么事呢?引发你跟下面副总之间见识的不同、阅历的不同、经验的不同,然后导致判断的不同,甚至品位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就开始产生打架、分家、吵闹。”上市过程中的分岐,如今也能坦然接受。

这是一种必然的过程,那么之后呢?对于很多创业企业来说,你必须要面对着你有一点越来越孤独的那种感觉,然后你可能也经常有一种感觉: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怎么看不到呢?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所有的磨炼都被你经历了,当然他们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所以导致他们会掉队,这个非常重要。

(来源:创业网)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