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邦济世 学以致用
2018-01-21 09:45:06
来源:今日湖北网

——访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武汉大学二级教授邹薇
□记者陈思炎
人物名片:
- 邹薇,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是武汉大学目前最年轻的二级教授之一。现任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系主任,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首批人才创新培养试验区“国际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首席负责人。从2007年开始,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常委,武汉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湖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湖北省政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纪委制度廉洁性评估专家,2009年被聘为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2013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决策支持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一等奖”、“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邹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形象,从她身上能读到很多很多:学者的深邃与文化,智者的丰富与思想,勇者的创新与力量……她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等30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带领她的“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团队不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既掌握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方法,又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的青年学子。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30多篇。研究成果连续荣获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和湖北省政府图书奖等10多个奖项。她在国内首次提出“制度反腐”主张,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省十次党代会召开前夕,她向省委提出“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的研究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被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直接采纳,成为省党代会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教书育人 其乐无穷
- 1992年,邹薇在武汉大学原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当时,校友邹恒甫教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他联系了一批海外知名教授,在武汉大学授课。“当时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邹薇说,教授们来到珞珈山下,讲起了国际前沿的经济学。“这在当时掀起一股热潮,许多来自北京、上海高校的师生坐火车赶到武大听课,教室里围得水泄不通。”
- 邹薇坦言自己是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跨学科、国际化培养的第一批受益者。1996年毕业后,她留在武大高级研究中心任教,参与推动这项工程在本科阶段普及,在国内首开经济学与数学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我们想把这个实验班打造成优秀经济学家的摇篮。”邹薇说。
- 第一届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受到广泛关注,媒体将其称为中国经济学的“梦之队”。邹薇和中心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管理,该实验班被列入“首届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 从第一个班招收32人,到现在的每班120多人,实验班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批又一批精英学子。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邹薇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先后邀请了包括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130多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前来授课讲学。
-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在邹薇的邀请下,来到珞珈山下,盛况空前。而大家却不知此行已是他第四次来武大,还未获得诺贝尔奖时,他已是实验班的“常客”,一来就是半个月,给学生们讲“拍卖理论”,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推导,带着学生们在世界前沿的经济学知识海洋中遨游。
- 邹薇告诉记者,20年来,“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累计输送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深造的学生超过500人,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经济学和金融学后备人才。
- 在邹薇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学生成为了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的卓越企业家。每每想到学生的成长,听到他们的成就,看到他们的进步,她总是感到无限的欣慰,脸上总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 不拘一格 培养人才
- 作为教师,邹薇坚守一个信念,就是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她每学年上3门本科生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和1门博士生课程。她简化一切繁文缛节,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很少开会,总是用邮件讨论事情。不论走到哪里,邹薇的包里总是装着书和资料,等飞机、等火车的时间全部被她利用起来。
- “追逐梦想,要以热爱为前提。”邹薇总是这样强调。她希望学生们将经济学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每当发现学生学习跟不上时,邹薇会耐心疏导。“如果学生的兴趣不在经济学上,我会建议他们转专业,”邹薇说,“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 由于课程内容的艰深,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逐个定理、命题加以推导证明,实验班的教师很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全部采用英语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邹薇却总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个个经济学家的小故事、一点点的逻辑推理,教四楼的教室里,回荡着邹薇不大却十分清晰的声音。120多人被她的激情所感染,经济学、金融学从枯燥的符号,一步步变成每位学生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
- 2010年,邹薇启发实验班学生组织成立武汉大学计量经济学会,“我希望这些学生以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经济学会——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为目标。”虽然是邹薇发起,她却并不约束学生,所有活动的策划、组织全由学生一手操办。“要学会放手,学生们都是极富创造力的,常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 不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让学生了解前沿学术动态;在海外就读的师兄师姐也常飞回来传授经验;岁末学术论坛更是数理人的饕餮盛宴,本科生们提前准备,或是点评论文、或是展开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激发出浓厚兴趣。“我希望他们课内课外一样精彩。”邹薇说。她经常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学生中不乏合唱团等社团中的佼佼者。
- “邹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力告诉记者。有学生评价邹薇:邹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 情牵民生 建言献策
- “作为政协委员,关注民生是我的职责。”邹薇说。提案中要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反映出来,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2007年邹薇首次提出《提升武汉市低保标准 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她对比了中国36个大中型城市的经济水平和低保标准,一针见血地指出武汉市应该提升该项标准。该提案当年即被社保部门采纳,每位武汉市民的低保上浮50元,该提案被评为“优秀政协提案”。
- 2010年3月,邹薇参加省发改委组织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考察团,半个月的时间里,她马不停蹄地走访了襄阳、鄂州、罗田、随州、神农架、宜昌等10个地市州。“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地深刻了解湖北省情……”邹薇的眼中透出关切。她和其它的专家学者一道,运用专业知识,为当地的服务业发展摆正方向,拓宽思路。
- 神农架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却苦于知名度不高。邹薇提出,将湖北美景神农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软件方面,她建议邀请专业团队拍摄风光片,以美动人;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机场,方便游客出行。这些建议均被神农架采用。
- 2012年4月27日,邹薇应邀参加由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的“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专家学者座谈会”,她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湖北经济发展“黄金十年”》为题发言,畅谈在湖北未来十年开创经济发展“黄金十年”,力争实现向沿海发达省份的赶超的设想。李鸿忠书记称赞她“论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认为邹薇提出的战略构想“很服人,能够让全省干部群众振奋,能够为湖北未来十年的发展提出蓝图性的计划”。
-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省十次党代会召开当天,李鸿忠书记的报告被20余次掌声打断,关于黄金十年的论断让人斗志昂扬。
- 当时,邹薇在美国做访问,遗憾没有亲耳听到报告。亲朋好友纷纷通过短信、电话、邮件告知她这一喜讯,那一刻,邹薇的心是幸福的。“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让民众生活得更好。”邹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