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梅永红:回归熟悉领域 更能体现价值
2018-01-21 09:53:21   来源:今日湖北

□文/李钢

 

人物名片:

梅永红,男,汉族,1965年9月生,湖北黄梅人,1986年12月入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程度。2015年9月6日,辞去济宁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任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

自从辞去济宁市市长一职、加入深圳华大集团后,梅永红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也始终回避“转型”这一话题。2016年3月在华大农业集团成立暨精准农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为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的梅永红袒露心声,称能够加入华大集团是他的福气,应该抛弃那种官本位的思想。

梅永红进行主题演讲

离开是为了回归本行

“目前应该怎么称呼您呢?”“我也还没有想好。”面对笔者的询问,这位此前还被人称为“梅市长”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掌门人在电话里笑了。显然,梅永红还顾不上这一细节。

今年已51岁的梅永红恐怕没有想到,自己会一夜之间变为许多体制内年轻人的偶像。  在辞职消息传出的第一天,他曾在朋友圈转载过的帖子《永远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以格言形式刷屏微信朋友圈—标题中的“离开”指的就是“离开体制”。

在梅永红自己看来,从一个政绩颇佳的厅级干部、济宁市市长兼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辞职转任体制外机构的负责人,只是“一个很正常的职业选择而已,很简单的事情。”梅永红说:“不要把它看得太夸张,再过三五年,我希望它不要成为新闻。”与此前他表态一样,梅对自己的辞职表现得非常坦然。

2010年10月,梅永红作为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到地方任职的66名中青年干部之一,从科技部空降山东省济宁任市委副书记,是正厅级干部,分管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等方面工作。2011年,他出任济宁市市长。

梅永红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据同窗回忆,他上学时生活拮据,每个月24.5元的生活费,在武汉下雪结冰却没有暖气的冬天,梅永红是衬衫套着衬衫,套了好几层,没有毛衣。

1987年梅永红大学毕业,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担任“技术员”,此后升为总站技术培训处处长。

1995年开始,梅永红进入国家科委,历任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一处副处长、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处处长等职。

之后的2000-2010年,梅永红转入科技部工作,在这十年当中,2006年起的后五年,梅永红均在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任职,先为副司长,后升为司长,并从司长的职位上调往山东济南。

回顾梅永红在部委23年的工作经历,其打交道最多的领域,一是农业,二是政策,均为华大基因目前想要快速发力的领域。而他在济宁市“当家”的数年经验,则使他更好地从一个部委的指导角色落地为实干角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梅永红刚上任济宁市长不到一年时,他曾前往考察济宁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等内容,因此与这位时任市长有一面之缘。竹立家回忆,梅永红与外界的报道一样,“学者型官员”,并且“有个性”。

在大学同窗眼中,梅永红则是“最不像领导的领导”,从不讲究穿着。“2014年国庆节回黄梅老家时,他拎着几个包裹,一个人坐火车到了武汉,秘书和司机都没跟着,到站才给朋友打电话,让朋友把自己送回了家”。在济宁的五年,他从来不允许任何官员到家里拜访,礼品一概不收。

公开资料显示,梅永红主政济宁的5年间,在煤炭产量没有增加、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济宁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地方政府收入增长一倍多。先进制造业超过煤电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工业增速、农业增速均超过GDP增速。统计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选择在济宁投资。

华大基因展厅

#p#分页标题#e#

新的平台一展身手

“梅市长”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15年9月1日的济宁市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作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主持召开此次会议,研究的议题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办法和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等。

随后,梅永红在巨大的舆论争议中,从山东济宁南下深圳,仅20天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代表华大基因露面。第一次是9月13日,在新疆出席华大基因与新疆方面合办公司的“谷子开镰仪式”。

第二次是9月29日,梅永红在河南省长垣县,参加“华大基因研究院长垣分院揭牌暨华大谷子开镰仪式”。值得关注的是,梅永红以“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的身份,排在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华大基因顾问(原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和华大基因行政院长龙岳华之后,而在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CEO)杨爽之前。

梅永红并不像其大学同窗此前向媒体所述的,“性格偏内向”。谈及国家基因库的未来,他显得健谈并踌躇满志,对自己新执掌的“国家级平台”,他有着完整的构想和推动体制突破愿景。

在梅永红看来,个人抱负能够与国家战略结合、生物经济前景中亦藏有巨大潜力,才是他南下深圳的动力。“我现在想的就是投身华大,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为华大基因做一些工作、为中国的生物经济产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我就非常满足了。”

在与笔者交谈的半小时中,梅永红仍然使用明显的体制内语言,同时也显示出“学者型官员”的特征,谈到国家基因库,他从“生物经济时代,基因是最重要的战略”这样的背景说起。

作为首个国家基因库,此前,深圳国家基因库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则一直是,它还处于“建设中”,其负责人也由深圳市市长许勤兼任。2015年9月15日,国家基因库刚刚对外发布自主研发的样本信息管理平台。

梅永红确认,其国家基因库负责人一职,已经经过了国家发改委和深圳市确认,他已正式成为这个仍处于雏形的国家级平台的掌舵人。

随后,笔者就梅永红任国家基因库一职是否经过深圳市确认、国家基因库运营资金由深圳市承担的比例等问题向深圳市发改委发函采访,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内容不属于我们委的职责”。

自从辞去济宁市市长一职、加入深圳华大集团后,梅永红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也始终回避“转型”这一话题。华大农业集团成立暨精准农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时,作为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的梅永红袒露心声,称能够加入华大集团是他的福气,应该抛弃那种官本位的思想。

在此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我过去长期从事科技工作,主要是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的研究,来到华大,是回到熟悉的业务当中来。”梅永红说。

 

寻找自身价值

梅永红表示,自己曾在全国两会上谈过官员也是一种职业,然而过去人们的官本位思维根深蒂固。

“官场上不少人把做官、做更大的官作为自己人生唯一的追求。但是社会已经多元化了,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对我来说,华大这个平台,可以让我的积累和知识得到更多发挥,让我为我们国家生命经济特别是现代农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来华大后,我由衷地认为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华大是一支有活力、年轻的队伍,能跟这样一个队伍一起来做生命科学和现代农业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我一生的福气。”

他更愿意谈论他正在做的农业,而不是让媒体纠结于他的身份转型。农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与生存质量、健康水平甚至是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当越来越多的因素注入到传统农业,越来越多新模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农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投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产要素的展露。

让农业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增长的产业,成为一个可以解决更多就业的新兴产业门类,中国农业必然会带来更多惊喜。

对于“精准农业”这个概念,梅永红解释说,未来的农业应该像工业生产一样的精准,这是在国外已经实现的事情,而国内的农业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

由于缺乏精确计算,目前所施的化肥和农药,很多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转变成了污染;而精准农业,就是要计算出在一平方米内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完全把工业甚至服务业的理念植入农业当中,通过更多数字化的模型或者概念让农业整个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变得更精准、更科学,这是中国农业所谋求的方向。

“国外一些农业的精准化程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一头牛在哪儿,祖辈是谁,每天吃的是什么东西,最后产生的奶或肉指标是什么状况,一目了然。现在与互联网相结合那就更好了,我们不一定到现场去,直接到网上就可以了解它的全部档案。”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