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宋丹:用脚丈量 履职为民
2018-01-21 09:52:17   来源:今日湖北

□文/本刊记者 熊传东  通讯员/贺大新 李江 杨开和

 

53.jpg

人物名片:

宋丹,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当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当阳市玉阳办事处副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先进个人”、“湖北省学科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提起宋丹的名字,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赞她啥?赞她不忘代表初心: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说到做到,届后不留遗憾。赞她用行动兑现庄严承诺:4年省代表,5年市代表 。一心为人民,说真话,办实事,敢担当。一件件感人的履职事,在干部群众中广泛传诵。

54.jpg 

抢话筒:教师工资增加了 

宋丹原是当阳桥小学的一名教师。学校虽小,但宋丹的名气可大,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在15年的教坛生涯中,她用优秀的业绩赢得了家长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当选省、市人大代表后,宋丹身感代表职务责任重大。她认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用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行动履职尽责。

宋丹当上代表后,当阳市教育界的一些教师打电话向她反映教师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宋丹听后,利用双休日走访部分教师,面对面倾听他们的苦衷和要求,调查走访发现确实存在教师生存状态较差的问题。在宋丹看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有责任为他们鼓与呼。

善于思考问题的她又想到,身为一名省人大代表,要站在全省的角度去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本地的教师队伍及工资待遇是这样,其它县市区是否也是这样呢?她利用暑假,到当阳周边13个县市区的教师中进行了6天的调研,广泛收集一手材料。

一名无行政头衔的小学教师去外地调研教师生存状态及工资待遇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办成的事。当有人问她身份时,宋丹的回答是,“我是省人大代表!”克服种种困难,宋丹走访调研40多位教师,从中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如教师队伍老化,结构不合理,工资收入偏低等。如一名小学教师,教龄15年,中师学历,月工资才1500元;大部分教师因收入低,家庭生活状况不佳。宋丹把这些情况详细记在笔记本上,调研归来,一份5000多字的“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提高教师待遇”的建议稿形成了。2014年元月,宋丹将这份建议稿带到了省人大会议上。

在代表团讨论会上,一个基层的人大代表要作5000字的发言,并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然而,由于宋丹坚强执着,“奇迹”发生了。那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参加宜昌代表团讨论。“下面请基层的代表发言。”代表团主持会议的同志话声刚落,宋丹一下抢过话筒:“我是基层代表、小学教师,我来发个言。过去的一年,是我省教师队伍极不稳定的一年,教师罢课时有发生,省媒体报道的就有5起。罢课的原因均为教师待遇低,生活压力大而造成的......”

宋丹的开头语,象晴天霹雳,会场气氛异常紧张、严肃,让在场人员屏声静气。她接着对目前教师队伍现状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工资待遇低,人心思走,不想走的想创收,学校管理难度大。她用数据、事例一一作充分说明。

李鸿忠书记边听边记,不时插问。最后,李鸿忠说:“宋丹代表的发言很好,反映的问题要当作一件要事来对待。省直有关部门要作深入调研,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切实解决教师工资低的问题。”会后,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派专人到当阳调研。

后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资的意见和办法。问题得到了解决。2015年,教师工资与2014年相比,增加1000元以上。教师一心思教的积极性提高了,想跳槽、改行,抓外快收入的教师少了,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脚丈量:巩河水由腥变清 

宋丹当代表,有句口头禅:代表履职要行动,行动要踏石留痕,抓铁有印。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宋丹的办公室里,有个“代表履职专用柜”,里面放着一本本《代表履职日记》《代表发言稿汇编》《人大调研报告汇编》等,堆起来有一米多高。《代表履职日记》本上,记载着她走访选民、选民上门反映社情民意情况。《人大调研报告汇编》有7大本,如“当阳市医疗改革的调研”“工会法的实施调研”“宜昌新区建设的调研”等,每篇调研报告都在5000字以上。宋丹既是调研的参与者,又是调研报告的执笔者。有人问她:“你收集整理这些资料是哪来的时间?”宋丹回答:“5+2、白加黑,拼命挤时间!”(5+2即5个工作日加双休日,白加黑即白天黑夜。)她写的“关于加强保护巩河水源的建议”就是用脚丈量,挤时间完成的。

巩河水库是当阳城乡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2013年的一段时间,城区居民饮用水的味道变腥了,居民盼代表向上反映。宋丹听到人民群众的议论后思索起来:饮用水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大代表有责任到饮用水源去作深入调研,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当时正值年尾,学校事情多。宋丹挤出时间,持代表证,两次徒步到巩河水库走访调研。发现水库上游垃圾物较多;在库汊发现三处投肥养殖鱼池。

调研归来,她写了“关于加强保护巩河饮用水源的建议”,引起了当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后,当阳市政府加大了办理办度,修订了《当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爆破拆除了巩河水库三座库汊养殖坝;当阳市环保部门加强了对巩河饮用水的监测检验力度,派专人专班巡查,每月将监测情况向市民通报一次;库内加强了水上巡逻巡查,水上漂浮物及时得到打捞清除;库边山上禁止放牧,防止粪便物流入水库。如今,巩河水库四周山林茂盛,库内波光粼粼,水清如镜,倒映出蓝天白云。人大代表的建议,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常年饮用安全卫生水的福音。

 

交答卷:千亩秸秆无一处冒烟 

“代表履职要行动,但行动不是做表面文章,而重在讲实效。”宋丹如此说。

宋丹当代表心系人民群众,乐为人民利益鼓与呼,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年终各项工作考核均为优秀。当阳市委组织部门将她提拔任玉阳办事处副主任,分管招商、妇联、扶贫等各项工作。

岗位变了,身份变了,职务变了,但她坚持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不变,坚持代表身份不变,为人民利益说话办事的秉性不变。有选民对她说:“5年快到头了,何必‘死扣’代表身份!”宋丹说:“哪怕离代表换届只有一个月了,我也要坚持30天的代表职责不放弃!”2015年,宋丹参加省、市代表团组织的代表活动12次,无一次请假、迟到、早退。一次,宋丹脚部受伤,一基层法院开展“代表开放日”活动。她接到通知后,一大早到法院,拄着拐棍从一楼爬到七楼。她的尽职尽责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宋丹经常说:省人大代表要做宣传、贯彻执行省人大决议、决定的模范,保证决议、决定落地生根。她忠实执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实施的动人事迹,在干部群众中有口皆碑。她对口联系窑湾村秸秆禁烧工作,该村距玉阳城区5公里,离村1公里处是一个飞机场,村里种植油菜8000多亩。春季收割油菜籽后,群众往年都是在地里“一把火”将秸秆烧掉了事。团团浓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窑湾村在实施《决定》过程中,仍有“禁而不止”的现象,周边群众反响强烈。今年3月,宋丹进村后,调查分析实施《决定》中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

于是,她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一道,向办事处立下“军令状”,同时采取“快、细、新、实”四字措施,保证省人大的《决定》在该村落到实处。“快”就是立足早、行动快。未到油菜、麦秆作物收割季节,村里利用广播室、发放宣传单,广泛宣传《决定》,让群众早知道《决定》的内容,及早做好处理秸秆的思想准备。“细”就是责任到人,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并规定每一名村干部全天候田间地头值守,村里开展24小时不间断值班巡逻。收割时,村干部参与监督机械收割,发现有违规现象及时制止。“新”就是办法新。宋丹积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村里的学生与学生家长签订秸秆禁烧承诺回执,增强家长秸秆禁烧意识,窑湾村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实”就是讲求实效。村干部带头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宣传《决定》。针对现在在家种田的多数是老人、秸秆禁烧后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劳动强度的实际,村里采取强劳力带弱劳力,党团员带老年人的办法,解决了秸秆的出路。

油菜、麦秆收割禁烧期间,宋丹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白天战斗在田间地头,夜间还参加禁烧秸秆巡逻,脸晒黑了,腿跑酸了,声音说哑了,她都全然不顾,就连女儿参加中考的时间都忘记了。

代表一杆旗,秸秆禁烧创奇迹。2016年春季,窑湾村禁烧秸秆及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全村千亩秸秆地里无一处冒烟,无一户因禁烧秸秆闹事而上访,无一户遭处罚,无一户秸秆不粉碎还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