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来自十堰山区的年轻人,分配到石首市城区当了一名社区民警,他克服了人生地不熟、没有丝毫工作经验的困难,勇于“推销”自己,敢于展示自己,短时间内便使辖区男女老少认识了他,接受了他,喜欢上了他,从而用他的诚心搭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
一个出校门进军营再进警营的普普通通民警,没有过传奇经历,甚至也没有破过案件,然而他做的点点滴滴小事都烙印在百姓心间,仅今年以来便十余次被人民网、《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中国新闻社湖北新闻网、湖北电视台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并被上百家媒体转载,被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关注。他以自身所作所为向社会积极传播了正能量,对外响亮打出了“石首公安为人民”的品牌。
他便是汪陆锋,石首市公安局绣林派出所车落岗社区警务室民警,第二届荆州市“最美警察”候选人。
社区就是我的“家”
2012年7月,汪陆锋报考全省“政法干警”,被录取分配到石首市公安局绣林派出所工作,他和即将临产的妻子在绣林派出所附近的桥南社区租下了房屋,但很快一纸分配令,他成了车落岗社区民警。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他决定重新在车落岗社区警务室附近租房子,不想此举遭到了妻子反对。妻子的理由也不是没道理,他们都是外乡人,好不容易找了个舒心的住处刚安顿下来便要搬家,而且要搬去的地方离中心商业街和医院、幼儿园都远。汪陆锋并没有放弃搬到社区的念头,他坚持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倔犟的妻子终于被他说服,刚过完春节,他们便把家搬到车落岗社区警务室附近。汪陆锋也终于兑现了自己走访时对群众的承诺:“您的一个电话,我们三分钟就到。”
作为一名外地人,初来乍到,有语言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别,开展工作也不方便。社区有3984户居民,常住人口接近12000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社区的居民认识自已,汪陆锋想方设法“自我推销”:他利用公安机关开展的“四进四访四联四助”活动为契机,为在走访时使群众加深印象熟悉,他找到广告公司印刷了跟别的民警不一样的“警民联系卡”,在走访中发放到每一位居民的手中,还采取了电话互存、QQ互留的方式,定期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全面推销自己和社区警务;他还制作了20块上面有自己头像、联系电话的“社区警务公示栏”,悬挂在街头巷尾、居民聚居地;在企事业单位门口、窗口、大厅醒目位置悬挂“社区民警公示卡”。
目前,走在车落岗社区,从街头到巷尾,从小区到单位,“自我推销”使汪陆锋让社区居民、单位员工、种地的菜农都认识了他,人们也从开始时对他抱着的怀疑、冷嘲热讽的目光转为信任、亲热的笑容。
群众就是我的“亲人”
汪陆锋常说,作为一个社区民警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社区民警,必须视自己社区里的群众为亲人。汪陆锋在走访中始终把服务居民放在第一位,汪陆锋的名片上印着“有困难、找小汪”的大标题,从此汪陆锋履行着自己的诺言,积极为困难排忧解难,小到居民家里的窗户没有关、电视没台了、下水道堵塞,大到家里被盗窃、欠钱不还等,只要找到他,他从无怨言一一帮助解决。
今年4月份,己破产改制的石首油厂居民小区下水道因年久失修堵塞,这是一个没有企业管,没有小区负责人管,也没有物业管的“三不管”小区,住在一楼年愈八旬的叶婆婆家门口粪便污水横流,身边没有亲人的老人跑断腿、说破嘴始终没人帮助解决。这时一位好心人提醒她道:“看样子你只有找小汪来解决了!”“小汪不是社区民警吗,他怎么会管这种生活小事?”叶婆婆心中直嘀咕,但一想起小汪多次来走访并留下的联系卡,于是抱着试一试的一丝希望颤微微拨通了电话。
不出几分钟,汪陆锋居然来到了小区,他闻着恶臭查看下水道堵塞情况后,只说了一句“我管定了”,顿时叶婆婆感动得热泪盈眶。疏通开挖下水道要钱,小汪没有三头六臂自然也没有地方弄这笔钱,但他知道不光下水道要疏道,小区“三不管”的局面更要改变。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后在小汪东家跑西家说的努力下,整栋楼的居民终于答应采取共同集资的方式疏通下水道。方案订下来后,小汪趁势又提出在小区建立物业管理的建议,这点正说到居民的心坎上。当看着下水道终于修好疏通,小区门房也有了物业兼保安时,叶婆和小区居民一起将大拇指伸向了小汪:“有这样好的社区民警,我们还有什么对公安机关不满意的!”
车落岗是石首典型的“城中村”,这里居民矛盾纠纷多,最典型的是宅基地纠纷。在调解中汪陆锋总是坚持“以法为依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原则,今年以来,他便调解化解纠纷5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以前,车落岗社区群众中常说“有困难,打110”,而现在的大家共同话是“有困难,找小汪,知根知底最公平”。
紧急关头有我在
今年1月,社区80岁高龄的文婆婆家被盗现金2800元,本来就在生病的老人气急攻心奄奄一息。汪陆锋得知这一情景,当天晚上又来到文婆家,他自己掏出2800元钱,对文婆婆“谎”称盗贼已经抓住,钱已经追回。文婆闻讯精神顿时好了许多,病也减轻了许多。
今年春节前夕,为了帮助辖区开小商店的郑爹追回过年前被人赊欠的近千元“过年钱”,小汪租了辆摩的顶着严寒赶到位于焦山河的欠债人家里做工作,终于使欠债人最终在过年前把钱归还,郑爹非要邀请汪陆锋到其家过年。
8月25日14时许,汪陆锋走访中途经解放大道一臭水沟旁时,突然见沟边围了不少人,只听到有人惊呼:“老人掉水里了,快拔110!”汪陆锋闻听知道一定发生了意外,立即挤进人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婆婆在距离岸边两米远的水中挣扎。他来不及掏出自己警服中的手机、钱包等物品,迅速跳入污水沟中。污泥越陷越深,眼见近在咫尺的老婆婆已经奄奄一息,汪陆锋来不及多想就扑向老婆婆,一只手扯住老婆婆露出水面的手,迅速靠岸。岸边的群众此时已经搭成人梯,将老人的手扯住,婆婆被居民拖出岸边。老人终得救了。
辖区平安是我的心愿
确保社区安全是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整治突出治安问题需要社区民警花费大量的心思,有足够的勇气。汪陆锋在走访中得知绣林大道设计院市场中有一个“毒窝”,附近的居民反映极其强烈,于是在工作中加大了对设计院市场的走访、巡逻力度,分析了设计院市场附近的路线、地形,布置了几位治安积极分子为他提供信息。2012年10月,接到居民的举报,在所值班民警的帮助下,他抓获吸毒人员肖某;2013年4月上旬,汪陆锋巡逻时发现居民举报的可疑车辆再次出现在设计院市场门口,果断联系派出所值班民警抓获湖南籍吸毒人员袁某、刘某;今年4月中旬,辖区的一名保安拾到一驾驶证交给汪陆锋,他通过查询发现此证持有人任某有吸毒前科,于是,把任某带到派出所进行了尿液检测,结果呈阳性,再次抓获一名吸毒人员。汪陆锋为了彻底清除社区的吸毒人员,特别加强了与社区的药店营业员、门卫、保安的联系,只要遇到前来买一次性注射器的可疑人员均向他告知。
8月13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警方带受害人杨某来到石首市车落岗社区警务室向小汪求助。原来杨女士被认识三年的网友“豪总”骗走现金两万余元,经侦查发现“豪总”有可能隐藏在车落岗社区,于是前来请求小汪帮助。小汪根据线索侦查,发现嫌疑对象竟系本社区一名刚满15岁的初中学生张某。
难道真是一个初中学生所为?汪陆锋决定以走访为名去张家看个究竟,谁知一见社区民警敲门,做贼心虚的张某竟从后门逃之夭夭。张某作案疑点骤增。汪陆锋立即找来小张的父亲,叫他给儿子打电话劝他回来把事说清楚,张某在电话中很快承认了以“总经理”之名虚构网店,骗取杨某钱财的事实。
鉴于张某的父亲替儿子将赃款全部退还,加之他还是不满16周岁在校读书的未成年人,警方决定对张某宽大处理。8月14日,扬某拿回被骗的24250元现金,一个劲向浙江和石首警方道谢。
汪陆锋在社区警务工作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又不断的创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的理念,把年轻的心沉淀在社区,把年轻梦想绽放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