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吴文雄,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现为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互联网、金融投资、财经媒体等领域从业多年。在创业之前,他负责乐视网及乐视控股市场工作,是乐视整个品牌理论基础和实操逻辑的奠基人。此外,吴文雄还先后在ChinaVenture担任总编辑、同步负责大量投融资工作,在VC/PE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更早前在新浪网,太平洋电脑网这两家上市公司长期担任管理岗位,见证和引领了PC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叫做爬藤虎,生命力极强,总是能够在其它绿化植物不易落户的地方,形成一种蔓延式的快速生长繁殖状态,美化环境,增添无限生机。而在经济界,“互联网金融创新是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经济活动中,就如爬藤虎一样,以蔓延式的状态,不断进入到其他业务范畴,并与之交织融合,让人无法抵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新的业务形态——‘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体系’”,这是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其新书《蔓延式创新》中创造性提出的互联网金融全新理论。
“做业务时,我们始终坚持保守的策略,在牌照之下开展合法业务、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把风险业务控制在小量级……我们要保障平台的安全性。但在未来发展规划上,我们有一颗进取心,91金融已经提交相关材料,进入IPO实施阶段,最快于2016年上市,成为互联网金融第一股。”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解密91金融这一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背后的发展逻辑。
挣银行的钱
“我们实际上就是一个超市,刚开始做通道业务,现在也慢慢开始有自己的产品。”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用万达的例子来类比91金融的发展逻辑:“就像万达,它开始就是一个楼,沉淀了许多客户信息去做匹配,比如引入什么样的商户进来对于业务量的增加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已有的商户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它们就自己做,就推出自己的产品,这是不冲突的。这就是我们的逻辑,都是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
91金融是做贷款匹配业务起家。比如一个人想贷款买房,91金融根据其各项信息和资质,为其匹配可以提供贷款的银行,成功后向银行收取佣金。还跟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车险。
2013年是91金融确立其现有模式的一年,即由最初的金融产品导购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变,并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产品。这一切也是受益于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潮涌,平台上用户的需求被刺激而开启。
91金融除了原有业务,还开辟了P2P、企业版余额宝、资管计划、银行同业金融圈等多项服务。据吴文雄介绍,自2011年成立以来,平台注册用户有300万,累计交易额2000亿,其中保险业务交易仍然是其中的大头。91金融方面透露,目前公司收入过亿,盈利也达到千万级别。
由于互联网金融仍处于灰色地带,为了给自己开展业务保驾护航,91金融拿到“金融信息服务牌照”,成为北京第一家拿到该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尽管这个牌照的用处受到业内一些人士的质疑,但吴文雄坚持表示,“作为公众公司,在牌照之下开展业务才能算合法经营”。随后,钟情于牌照的91金融又在 2014年10月拿到私募基金牌照,注册了资管公司。
不会把P2P业务做大
91旺财是91金融旗下的P2P平台,吴文雄对这块业务的微妙态度正是91金融整体保守风格的最好注解。
2014年3月成立的91旺财截至目前交易额只有10亿,无论是与同时期上线的一些发展较好的平台相比,还是在91金融自身2000亿的体量面前,10亿都不算是漂亮的数字。然而吴文雄对此的解释是:本来就不打算做大。
“P2P是风险业务,我们对风险业务一向比较保守,不会当做主营方向,因为我们的定位是纯信息中介,为什么要把风险业务做那么大呢?那不是我们的目标。开设这个业务是因为目前我们平台上确实有一部分用户对于这种高收益理财产品有需求,只要满足这种需求就够了,并不追求规模,也不会像单一的P2P平台一样单纯为了扩张,大家定位不一样。”吴文雄表示。
除了控制规模,91旺财的风控模式可以说更显得保守。目前91旺财做的是房产抵押,只针对北京和上海两地,而且要求借款人必须有两套房产,只做短期,时间在1到6个月,资金必须用于经营周转。也正因为如此谨慎,91旺财目前保持的零违约率记录也就不足为奇。
计划年内上市
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可以说是91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个鲜明的特点。2014年,91金融与北京银行和海通证达成的深度合作意味着这种合作模式迈入2.0时代。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跟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吴文雄的解释是很简单,“因为安全”。
2014年3月,91金融与北京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国内第一份由国有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签订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随后双方共同开发并推出的“企业版余额宝”便是双方首次合作的产物。
2014年6月,91金融获得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开元领投的B轮融资,正式拉开双方合作的序幕。海通证券作为全国线下营业部最多的券商,将对其布局线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91金融已经开设了延庆和知春路两家线下体验店,下一步计划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余家直营线下店及500家线下金融便利店。
此外,据吴文雄介绍,91金融跟民生银行的合作协议也会很快达成。实际上,2016年在国内上市早在计划表中,而为了这一天,91金融早就开始筹谋。和国内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与美元基金联姻不同,91金融从天使轮、A轮、B轮融资都有意识地选择了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的特点就是快,而国内强调安全性、可靠。”
吴文雄表示,2016年上市的计划没有变,计划登陆创业板,目前已有律所、券商等入驻进行前期上市辅导和合规性准备工作。
“然而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不把活说满,这是91金融一贯谨慎的风格。
蔓延式创新启示
在《蔓延式创新》之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著作的关于互联网金融书籍,虽然比较专业,但其实是以“城外人”的角度看待互联网金融这个“围城”,而《蔓延式创新》首次站在一个资深从业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过去发展的脉络、寻根、纹理、趋势,有一个全景式的呈现。
首先是中国经济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过去30年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为以创新为经济发展驱动力;其次,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商业模式以及思维模式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从工业化思维也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最后,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工具可以把很多的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换代,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能源等都可以使得过去工业时代传统集约式的模式和思维物,转变成互联网化的模式和思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行为发生大迁移,从线下需求转到线上场景化应用,导致传统金融生态、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消费体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人类金融生活史上一次最伟大的迁徙,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根”。
吴文雄称,正是这个“根”引出的企业发展的模式、盈利、营销、创业、监管、发展速度快与慢、未来趋势、争议等问题,《蔓延式创新》从理论到案例各个角度进行深度解答,给予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城外人”全新的启示。
吴文雄认为,只有知道“根”在哪里,才能知道行业发展方向在哪里。
虽然都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却与传统的“互联网+其它实体行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互联网电视是颠覆式创新,因为其彻底颠覆了原来的电视模式,改变了用户的收视习惯,是取代性的,包括打车软件、上门美甲等O2O模式。这种颠覆式创新,试图通过把创新模式嫁接在原有需求上,用一个新的场景,置换掉原有的需求场景,呈现出非A即B的局面。
其实,互联网金融行业发生的每一点突破,一定是蔓延式的,绝不是一夜之间进入我们的生活。从柜台到网上支付、二维码支付、网上选择产品,乃至进行金融资产配置,从排斥到融合,定制化产品,乃至和互联网金融合作,就如爬藤虎一样,以蔓延式的状态,不断进入到其他业务范畴,并与之交织融合,让人无法抵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新的业务形态——“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体系”。
早期阶段,互联网金融被人误认为只是一个信息工具,金融+互联网站,就被定义为互联网金融。但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拥有风险、收益、逾期等所有金融产品的特点,所以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收集用户信息,设计独特的金融资产来去匹配用户的金融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开放,以用户数据、云安全、交易平台、支付通道的业态才会诞生出蔓延式创新,所以只有金融的业态才可能诞生独特的蔓延式创新。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如何变成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体系?最后肯定是蔓延式创新到一定程度之后变成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文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