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艺之音
硕果累累说任蒙
2019-05-05 11:19:37   来源:今日湖北


  文/汪金友


  当得知我要到武汉采访湖北杂文家的消息后,《杂文月刊》总编王勇先生对我说:“你这次去,可一定要采访一下任蒙。他是目前湖北最活跃的杂文家之一,不仅成果丰硕,而且观点深刻。”我说我知道任蒙,曾经在各大媒体上读到过他的大作,可谓大名鼎鼎,蜚声文坛。

  

  见到任蒙,他送给我三本书。一本是他刚刚出版不久的历史散文集《反读五千年》,另两本都是专家学者研究他作品的文集,即《任蒙散文研究》和《任蒙散文论集》,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据说他的新杂文集《世态幽默图》,正在印刷之中。

  

  有人说,40年来,任蒙出版了20多部书。上网一搜,果不其然。其中有杂文、散文,也有诗歌和文艺评论。而且任蒙的散文成就,远远大于杂文。他曾获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冰心散文奖,入围首届郭沫若散文奖,多次被列入全国优秀散文年度排行榜。《任蒙散文选》问世10年来,获得过很高的评价,再版3次,仍然出现形形色色的盗版现象。迄今,仅研究和评介任蒙作品的专著,现在就有5部。

  

  任蒙原名杨人猛,发表文章时用笔名“任蒙”,在工作单位用本名“杨人猛”。“人猛”又“任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任蒙的性格和风格。没有这种“猛劲”和“蒙态”,怎会创作出那么多力透纸背、深切著明的佳作?

  

  1955年5月,任蒙出生于湖北广水。青年时代种过庄稼,教过中学,穿过军装,当过记者。现为武汉市某区人大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作协主席团成员、武汉市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湖北大学、湖北警官学院和武汉商学院客座教授。他早年写诗,后写散文,随笔,接着又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近些年,则以创作杂文和散文为主。

  

  和任蒙聊天,常有一种惊醒和震撼。他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写杂文?报刊为什么要发表杂文?是为了战斗,还是为了幽默?如果是战斗,那么谁是敌人?如果是幽默,远不如其它形式。杂文不仅是对真理本身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对真理偏离者的提醒,或者是对真理践踏者的鞭笞。”

  

  任蒙还在一篇文章中,把杂文称作“丑文”。他说,散文是一种比较讲究写作技巧的抒情文体,故称“美文”。而相形之下,杂文属于“审丑的艺术”,因而可以将其称为“丑文”。现代杂文所以能成为一种蓬勃不艾的新文体,是因为自它形成之日,就与强烈的批判意识联系在一起。当然,任蒙在这里说的“丑”,不是杂文自身“丑”,而是它经常去发现“丑”、揭露“丑”、批判“丑”。

  

  对于杂文的前途,任蒙则这样描述:有人曾问,到了共产主义,还需要杂文吗?那时如果还需要杂文,那会儿肯定还不到共产主义。中国人啥时候还需要杂文,啥时候就肯定不是共产主义。杂文的最终目标,是消灭杂文。它的存在,正是希望这个世界哪一天不再需要它。杂文面向未来,为了未来,但杂文本身,决不希望有多么远大的未来。

  

  这样一想,我们的杂文还真的非常高尚。当社会需要它的时候,就风起云涌,上阵厮杀,而一旦风平浪静,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当然,杂文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它可以自己退化,但决不容许被人消灭。

  

  任蒙是一个非常执著、非常广博的杂文家,也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理智的杂文家。

  

  他在散文和杂文创作中取得了令人艳羡的丰硕成果,同时又在工作岗位上官至副厅级。任蒙说过,没有是非感,也没有脾气的人,是做不了杂文的,但做人与做文章不完全是“等同”的。他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杂文作者不仅要批评别人,而且要纠正自己;不仅要善于“经营”杂文,而且也要善于“经营”自己。

  

  【作者介绍】:汪金友,全国杂文组织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