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艺之音
芍药花开动车城
2019-04-06 22:41:57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四月牡丹芳菲去,五月芍药花正香。

       

最初对芍药花的印象来自《红楼梦》,《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话说宝玉生日,园子里的姐妹们在芍药栏香圃园里饮酒唱诗行令,史湘云闹够了、喝够了,“倏然不见了”,原来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每次看到这里,我的脑海就会出现一副美丽的画面:一位可爱美丽的少女,满身芍药花瓣,“红香散乱”,引来一群蜂蝶围绕。可是羡慕归羡慕,也只偶尔见过两回别人家花盆里栽得一两株芍药,构不起红楼梦里的画面。

        

不想近日,有幸赴了一场芍药花事。恰逢郧阳鲍峡镇东河胭脂谷芍药旅游节开幕。鲍峡镇东河,据说是一条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原始河流,距车城市区仅三十公里。从银武高速公路鲍峡出口路出去,即进入东河胭脂谷。沿途可见古藤、老树、悬崖、飞瀑。道路两边,植被茂密,风清气爽,是夏日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空气中渐渐飘来缕缕花香。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寻找花香的来源,路边的树阴后出现一团团红色的花朵。愈往山谷便有更多的花撞进眼帘。

       

车尚未停稳,人群争先恐后下车扑进路边的花丛。我跟在人流最后,只是一眼就惊呆了:眼前一片红色花海,开得那般恣睢,那般绚丽,那般浩荡……那些芍药花仿佛积蓄了整整一年,在短短几天里就轰轰烈烈地迸出。它不开则已,一开就倾其所有,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上千亩的芍药,开如云霞般灿烂。我俯身细看,碧绿的叶子呈长圆形或披针形, 花梗细长,每一株只开一朵,像头戴皇冠的少女,婀娜妖娆。水红色的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薄薄的几片,约两三层,优雅地舒展开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轮廓。整朵花层次分明,艳丽与清雅并存,妩媚与恬静相辅。

        

金黄色的花蕊,点缀着红色的花朵,形似清雅少女,羞涩可人。有的单朵花瓣,如杯如盏;有的多重花瓣,形似牡丹,又如浪漫丽人,恰似“露红烟紫不胜娇”。

       

记得《诗经》中《郑风.溱洧》有这样的诗句: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意思是说在溱、洧,河南嵩山之东的两条河流,东流合于双洎河。“士”与“女”约会于溱洧,以赠送芍药表达爱慕之心。

       

而后,到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经过溱洧,怀恋的也是这一份情结: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古来文人雅士都把芍药比作深闺少女,比作恋爱中的情人。青年男女把赠送芍药视为爱情信物,就如现今的恋人互送玫瑰。其实,芍药不仅仅只是观赏植物,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

        

其实以我所见,将离的意思还在于芍药开花的节令,恰在送别春天的时候,这便有对春天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意。正因为芍药开放于牡丹之后、春天之末,所以,文人们又给了芍药一个雅号:“殿春”。

        

在花丛里观赏、拍照,不觉已近午。有一戴草帽之人前来招呼我们去农家乐午餐。边吃饭边听他讲,芍药本生在南国,耐寒冷,为了引进胭脂谷,让芍药适应这里的气候,反复试验了两三年,今年是第四年,才得以大规模盛开。开始农民们不愿种植,后来看到芍药花吸引周边人来观赏,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它的根茎挖出来又可以做药材,也是一笔客观的收入。于是家家户户大规模开始种植芍药,现在已经成为胭脂谷的主力产业。这时,我们才知道,戴草帽的农民其实是东河镇胭脂谷的党委书记。芍药花种繁多,有红白黄绿紫各色。为了考察芍药花种,他带领人员从扬州,到安徽、到山东、到北京等地,一路北上,终于选了红色芍药花回来。

        

芍药花从温润的南国来到寒冷的北国,但是一直保持着她“花相”的本性:一直开在枝顶,一直五月芬芳,一直不因地域的变化和世人的喜好而有所改变。

        

每当芍药花开之时,车城市区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欣赏“身出南国乡,耐得三九寒;不与争春色,独香五月天”的芍药,但他们并不知道,千辛万苦为胭脂谷引来芍药花种的人。就好像人们在赞赏胭脂谷的芍药美时,却忘记了她原来生活在扬州。看似平凡质朴的芍药花,却能耐严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映射着中华民族勤劳吃苦的品德和性格。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直至今天。

       

就要回程了,我回头望去,那美丽的花丛中,许多人仍然流连忘返。忽然,我看见花丛旁边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建设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畅、生态和美、社会和谐的“五和郧阳”。眼前这一幕,不正是一幅生态和美最美乡村画卷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旅游也随着新时代在与时俱进,我相信,胭脂谷的农民一定会越来越富裕,生活也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作者:李冬梅,郧阳区作家协会。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