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穴市大金镇率先探索实践的“垸子夜话”,已成为联系干群的“连心桥”、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发展提质的“助推器”(3月5日《黄冈日报》头版)。
干部晚上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倾听群众心声。“垸子夜话”传递浓浓民生情怀,话出了干群鱼水情,连着党心和民心。
会讲“土话”的干部暖人心。群众在哪里,干部就在哪里。夜问富民之计、夜议忧民之事,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夜话就是悄悄话、知心话、家常话,亲切顺耳、暖人心脾,掏心窝子的夜话说出来,一下子拉近了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消除了生疏和隔阂,成为干群的“连心桥”、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干部应下到一线去摸实情办实事,化矛盾促和谐,多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建立起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有效“话”解群众难题,化解矛盾纠纷,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学会“听话”的干部赢民心。干部在台上讲个话,表个态,提要求,群众心里不一定能接受。有些话适合当面讲,和老百姓谈心、交心,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集思广益,在一线寻找对策、在一线鼓舞士气、在一线凝聚人心、在一线克难奋进。这样一来,让群众感到更贴心、更务实。参加“夜话”的群众讲心声,提诉求,干部面对面的听,面对面的记,面对面的答,真诚、坦诚的交流,友好、和善的对话,更能说服人,赢民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垸子夜话”不仅是访民情、解民忧的过程,更是摸实情、问实策的过程。夜议忧民之事,夜问富民之计,“话”出一片和谐,“话”出生机无限。
以民为本显情怀,改善民生显情怀。“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周则邦宁。”一个国家只有始终以人民为出发点,从一点一滴抓好民生问题,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也是一个万物生长、生机蓬勃的季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为民的情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垸子夜话”熠熠生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条路上,我们要心系群众,心连百姓,彰显情怀,挥洒热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闻鸡起舞的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介绍]:邹德祥,男,湖北罗田人,诗人、作家、旅游营销策划专家,在第14届中国创意策划年会上被授予“中国旅游策划领域杰出人物”。
(编辑:陈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