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艺之音
微电影《回家》背后的故事
2019-02-03 15:59:56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本网讯(记者楚南茗 通讯员王晶)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一部剧情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公益微电影《回家》,一群传统媒体人是如何孕育出一部自编自导的微电影处女作的呢?


回家.jpg


抱着“试错”与“探路”的心态,这群传统媒体人展开了剧本立项、演员征选及团队组建等工作。参与此片制作的这帮年轻人,从第一轮研讨会开始就坚信做这件事情以及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一定会支撑着他们走到出片的那天。          

微电影《回家》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由于与父亲之间“看不见、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导致春节时犹豫是否回家团聚的故事。

原始的剧本,源于采访时收集的多份样本,通过父子之间的小故事,阐述现代年轻人对“家”的看法。


回家2.jpg


在建设领域基层采访时,行业一线的人物往事让采编组意识到,要讲好“孝”与“家”,必须将这些真实的故事揉进剧本。

采编的主题立足“家文化”“孝文化”“春节回家过年”。在采访时,老一代建筑人流着泪回忆起过去常年驻外奋战工程建设的岁月,难得有机会回家探亲,迎来的却是孩子怯生生拒绝拥抱的眼神;老工程师说建设者为国家舍小家是行业的必须;奋战在一线的老工友说因为要随着项目走,孩子不得不留守老家,谈到了为人父母顾不了小家的难过;一家几代人投身建设行业,在祖国大地多个重点工程立下赫赫“战功”数不胜数……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父辈们,通常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奋斗于国家发展,沉浮于商海拼搏,执着于赚钱养家。奉献了热血的青春,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却缺席了孩子的成长。

他们热情,工作中挥斥方遒,交际中侃侃而谈,眉宇间跳动着激情;他们高冷,面对渴望关爱和陪伴的双眼,沉默少语不言爱,刻意用威严塑造“父亲”伟岸的形象。

年幼的儿子哪懂得父亲复杂的心思,只觉得父亲难以亲近。儿子崇拜父亲,远望着心中的英雄高朋满座,意气风发。儿子期待宠爱,每一次鼓足勇气的接近,却总因父亲的忙碌与疏忽换回了失望。

作为项目骨干的父亲忙于工程建设常常驻外,平日里聚少离多。儿时的回忆中,不动声色的父爱似乎都被别离与失落掩盖到看不见。

一个和从不示爱的父亲呆在一起的儿子,也同样不懂该如何对父亲表达爱。各种说不上矛盾的小纠结,积攒多了就成了解不开的结。一年又一年,父亲和儿子渐行渐远,隔阂也越来越深。春节临近,阖家团圆,只有自家,依旧冷清。远方的儿子,何时回家?

和剧中的主人公家亮一样,因为和家人之间有矛盾而过年不回家的不在少数。或因为儿时父母对自己的不够关心,或因为年少时和父母的矛盾,或因为成人后与父母在各方面观念有冲突。可能一次心贴心的交流就能化解的事情,却因为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让大多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遥远的距离,更是让交流成了奢侈,就算是每周常打电话,也只能让父母了解子女生活的一星半点。


回3.jpg


父母盼着子女能在过年过节回家时,将攒了一年的心里话好好诉说。在子女眼里,那些话语,却只是老生常谈的烦人唠叨。父母对工作的关心,在子女听来,可能就成了父母觉得自己不够上进;父母对子女成家的期盼,就成了父母对私生活的干涉。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相处11个小时,以父母现在60岁为例,假设活到80岁,那么,我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64天)”其实在外工作的人都知道,从踏入社会开始,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不会很长,将这个“不会很长”的时间,用冷冰冰的数字计算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心头一紧。就如同片中主人公家亮,在表妹发来的照片中,看到老去了的父亲,弯身坐在自己儿时常坐的小板凳上的背影时,心痛了……

故事主题确定后,离出片的时间不到半个月,整个片子剧情时间跨度达到20年,需要完全还原90年代的场景。这群传统媒体人是怎么做的呢!

剧组当即要求参与人员发动朋友圈的资源,寻找能拍摄的地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在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大街觅得了一处工程旧址,那里可能会有合适的场地。     剧组在旧址片区挨家挨户寻求协助和四处看景后,找到了一所极具年代感、并且房屋方位也适合拍摄的老房,房子确定后,布景的难关又来了。所有的道具要严格按照剧情需要来设置。

墙上的报纸,是剧组工作人员一张张做旧后贴上去的。按照以前的方法,应该是用米浆完全涂刷后粘上。但为了不破坏居民的房子,只能退而求其次。

为了完全再现记忆中的场景,剧组人员走遍了纸坊大街的每一家每一户,在居民家里搜罗他们以前用过的老物件,每找到一件,都如获珍宝。有些实在找不到的道具,剧组也会从各种渠道尽力购买。


回家4.jpg


一件件摆进去之后,场景就变得真实起来。剧组在搜罗老物件的同时,也在居民家中找到了许多件老式服装,供群众演员使用。在其中一位奶奶家找到了18件之多。

经过前期筹备,接下来就要开始拍摄。摄制组、群众演员、工作人员……整个剧组人数有50人之多,90年代的老房子、父亲居住的新房子、男主角工作的办公室、举办年会的酒店、汉口火车站……拍摄场地足足有10多个,而所有的拍摄任务,都要在两天之内完成。在那两天的时间里,所有参与人员都是连轴转。每天5点起床,6点集合,7点到达拍摄地点,中途全部人员及设备会转场三四次,连续不断地拍摄到凌晨3点。一个镜头有时要拍十几条。

时间跨度长达20年,饰演父亲的演员如何安排也是难题。剧组最初打算以年老的父亲为主要演员,年轻时的父亲找背影替身。但为了取得好的情感表现效果,剧组最终决定用一名演员同时饰演年老的父亲和年轻的父亲。为了表现20年的年龄跨度,剧组请来了特效化妆师为演员化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预期效果。

拍摄的最后一天是29号。凌晨,武汉毫无预兆地下了2018年末一场大雪。




(编辑:陈斯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