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小易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他匆匆进了里屋。
作客的父女俩呆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接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啪的一响,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屋里揪了出来。他的手里攥着一盒糖。一进客厅。主人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下意识地脱口说了声:“没关系!没关系!”
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他说,“我把它碰了。”
“没关系。”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
“......我离得最近。”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你一动也没动。”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
“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炸了。爸,你为啥说是你......"
“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
“可以告诉他呀。”
“不行啊。孩子。”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留些。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会事。你说得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女儿沉默了许久:“只能这样吗?”
“只好这样。”
【晓敏点评】:一篇小小说的艺术魅力来自多方面,其中有一条就是其艺术主题的不确定性。如同雾里看花,你朦朦胧胧看到了花的轮廓,却无法看清它的娇颜,反倒更会引人无限遐思与向往。《客厅里的爆炸》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这篇几百字的小小说,调动了小小说那种尺幅波澜、闪转腾挪的艺术手段,蕴涵了巨大的思想含量,悟透了人与人相处的哲理,不能不让人拍手称奇。正如文题一样,如一颗瞬间爆炸的子弹,冲击力着实惊人。
平凡小事注入真实可信的细节描写,融入作家对人性人情的思索与拷问,再以贴切自然的表达方式娓娓道来,读者会被带入一种悠然的沉思之中。
(编辑:陈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