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前进中的曾都区中医医院
本刊记者/桂华生 见习记者/桂维墉 特约撰稿/魏小军
“大地把我育养,神农教我疗伤,始祖尝尽百草,吾辈传承华章……”齐声高唱的曾都中医医院院歌,唱出了医院人朴实真挚的中医情怀,道出了杏林人生生不息,与时俱进,追求新高的中医梦。
经过60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曾都区中医医院人秉承着“精诚为医、厚德为民”的院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始终以低廉的收费标准、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优良的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放心的医疗服务,实现了从医院幼苗到杏林奇葩的嬗变,完成了从蹒跚学步到立身潮头的跨越。
2015年是曾都区中医医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不仅实现了医院的整体搬迁,更被省卫计委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目前医院开放床位300张,拥有职工220人,2015年门急诊量近17万人次,年出院12000人次人次,平均住院天数7.4天,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实现了控制指标,各项运行指标处于同级医院前列。
曾都区中医医院,一个起点为淅河镇卫生院的一级医院,如何完成华丽蜕变?得益于矢志不渝、锐意进取,深化改革。
薪火相传矢志不移
2011年,以院长吴振华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不断谋划大思路,实施大手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抢占制高点,脚踏实地,带领全院职工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跨越,从此,医院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像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乘风破浪,疾驶向前。
医院整体搬迁 2010年总收入过千万的淅河镇卫生院,一举走在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前列。但随着经济发展,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需求出现井喷之势,医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设施陈旧、面积狭小的老卫生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就医需求。等、观、望?维持现状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红利,还是进一步发展,拓展服务,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院班子成员意见并不统一,院长吴振华力排众议,带领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远赴广东佛山、清远,近到石花镇等医院考察,统一思想后决定不等不靠自筹启动资金2700余万元,重新规划选址兴建新院区。
2015年,占地80亩,业务用面积18000平方米,设计前瞻、美观实用,配置中央空调、中心供氧的五层门诊大楼、七层住院部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初具规模。
医院等级升级 曾都区淅河镇卫生院地处曾都东大门,316国道贯穿全境,离随州市仅7公里,面临市级医院竞争的压力,2010年,吴振华院长提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专科特色,以中医药为主,走中西医结合道路,错位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战略目标确定后,经过不断争取和努力,在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2011年5月原省卫生厅批准在医院基础上组建成立曾都区中医医院。医院通过加强中医中药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中医中药项目的开展,抓好重点科室建设,加强中药药事管理,加强重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等措施,医院得以快速发展。
2015年,曾都区中医医院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为9940,比例占到10.96 %。门诊总处方108645方,其中中药饮片处方45572方,中成药处方19126方,中药自制剂处方3804,常年调剂使用的院内制剂6种,门诊中药处方占总门诊处方量的67.4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41.94%,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人次比例50.2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9月28日,曾都区中医医院被省卫生委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p#分页标题#e#
力求完美 追求卓越
硬件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硬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走进医院,体现传统特色和中医文化氛围的浮雕、篆刻以及各类牌匾、图片,营造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病房环境幽雅、舒适,室内配置中央空调、中心供氧等。近年来,该院积极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适时引进新技术,添加新设备,进一步优化就医环境。目前拥有西门子16排螺旋CT、富士高端DR,西门子三维彩色B超、日本富士CR、C臂、日本希斯美康800测试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电子胃镜、肠镜、麻醉机等大型原装进口医疗设备数十台,急救车2辆。
人才建设 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首先,从完善医院人才发展环境入手。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以重点专科为龙头,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二是强化对技术建设的管理力度,制定适合技术发展的相应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三是为优秀人才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包括薪资、福利、培训等等;四是为院内优秀的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采用团队式的外出进修学习方式,有计划,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做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其次,采取“筑巢引凤”的人才战略,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育人,填充人才后备库,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一是大力引进,近几年招聘本科院校医护人员29名,成功引进中医骨伤,中药学临床研究生2名;二是重点培养,选派技术骨干到省级医院和知名专科医院循环式进修学习;三是打破论资排辈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按照医院制定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对34个中层干部岗位进行公开选拔,经过竞聘演讲,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环节有6名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技术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四是科学用人,医院近年来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人岗匹配,用人所长。设定岗位绩效系数,通过竞聘上岗做到了人尽其才,公平公开。
科室建设 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大力展科室建设。为了发展康复专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近年来,医院派出多人次赴武大中南医院、湖北省中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等地进修学习。现科室开设了200M2智能化康复治疗区,开放病床40余张,拥有进口超声波、干扰电、超短波、微波、电脑中低频、音频治疗仪、疼痛治疗仪、多功能三维牵引床、电脑熏蒸床、红外线治疗仪、电动起立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开展了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物理因子治疗、神经阻滞、微创手术及传统康复治疗项目,包括中药的内服外用、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熏蒸、小针刀等。以现代康复医学结合传统中医技术,形成了以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相结合的疼痛与康复治疗体系。建科以来,为数千名患者提供了优质的传统中医药服务及现代化设备辅助治疗,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骨伤科所定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建科以来,医院派出3名中医基础扎实的青年骨干医生先后到湖北省中医医院、武大中南医院等地进修学习,结合本地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中医骨伤三期辨证为指导的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诊疗方案。临床中加强骨折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运用,注重中医骨伤的整体观念,动静结合、中药薰洗、中医导引,中药汤剂使用率达99%,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收到很好的效果。
重点专科发展推动了全院科室快速发展,目前医院各科发展均衡,呈百花争艳之势。
未来展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沐浴着历史的光辉,伴随着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达标,医院也将承载着全新的使命,秉承着“厚德、仁术、传承、拓新”的医院精神,努力打造人才磁场和患者磁场,致力于弘扬传统中医,建设学术氛围浓厚、建设技术服务一流、中西医并重的现代化医院!造福家乡,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