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楚各地
实施精准帮扶 实现同步小康
2018-01-21 09:45:04   来源:今日湖北网   分享:
0

宜昌市移民局局长 周京

 

34.png 

 

2014年以来,宜昌市移民局以移民人数相对较多的移民村为重点,以移民同步小康为目标,以解决移民突出问题为抓手,整合各项资金,坚持靶向施策,积极开展水库移民精准帮扶,促进水库移民与全市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35.png 

 

坚持重点突破:目标对象精准

 

目标是方向,对象是重点。为体现水库移民帮扶的精准性,自2014年始,市移民局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改变过去“二传手”和“撒胡椒面”的角色和做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水库移民重点村镇同步小康建设,对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帮扶。

明确目标。全面小康是目标,坚持同步是关键。由于水库移民与原住村民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地方部分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还低于本村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了水库移民小康目标实现。因此,市移民部门把帮助水库移民与全市人民同步实现小康作为帮扶目标,对低于本村平均收入水平的移民户特别是纳入当地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调查统计、信息对接,并分村建立基础台帐和信息卡片,作为移民部门帮扶重点。据统计,全市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移民户共有4407户14753人。

突出重点。宜昌市是水库移民大市。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人口近20万人,分布在全市13个县市区1246个村(社区),具有搬迁人数众多、移民类型复杂、分布区域广泛等特点。2014年以来,市移民局将移民后扶现状人口3000人以上的28个镇、200人以上的252个村作为帮扶重点,聚焦重点群体和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精准帮扶。

科学分类。针对252个移民重点村在基础条件、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等方面的不同,各地按照移民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不同差距,对移民重点村进行了科学分类,并明确了各类重点村工作重点和帮扶措施。

对移民收入水平目前已经超过本地平均水平的75个移民村,重点是巩固基础、完善提高、总结经验,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对移民收入水平与本区域平均水平目前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现有帮扶力度和发展速度,到2017年能实现同步小康的141个移民村,重点是加强指导、突出重点、克难攻艰,尽快提高水平;对移民收入与本区域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且通过自身努力到2017年难以实现同步小康的36个贫困移民村,重点是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整合各方资金,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帮扶合力,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攻关,逐步提高水平。

 

坚持分类施策:帮扶措施精准

 

当前,我市水库移民既有面上的危改难、饮水难、行路难和增收难等“面”上的问题,又有移民家庭重病、伤残、灾害、上学困难等“点”上的问题;既有水库移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全局性问题,又有36个贫困移民村按期难以实现同步小康的局部性问题,市移民局坚持科学分类、因类施策,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移民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四难”问题集中帮扶。2014年,市移民局在全市范围内对移民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显示,我市水库移民主要存在饮水难、行路难、危改难和增收难等“四难”问题,制约了移民小康目标的实现。据统计,全市水库移民饮水难共有2305户7737人、危改难共有3677户13140人、行路难共有4146户13328人、增收难共有4407户14753人。针对水库移民存在的“四难”问题,市移民局要求各地分村分县建立基础台帐,锁定目标,集中资金在三年内全部予以解决,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今后三年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为252个移民重点村安排项目83个,安排资金2200多万元,新修蓄水池13口,铺设蓄水管道66公里,解决37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危房改造196户;维修、新建、硬化公路、机耕道140多公里,解决了3200多人的出行问题;改造橘园210亩,新建、改造茶园190亩,坡改梯120亩,沟渠整治12.5公里,帮助3200多名移民增收。

特困移民精准帮扶。对患重病、伤残、遭受自然灾害、移民子女上学难等特困移民家庭,市移民局在要求各地积极争取各项社会救助的同时,在全省创造性建立了特困移民帮扶制度和“关爱移民困难学生帮扶基金”,帮助特困移民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523户12316人纳入低保、234户244名人纳入五保、1256户2909人享受临时救助、8户9人纳入孤儿救助范围;对823名困难移民学生进行了救助,累计帮扶资金78.15万元。

困难移民村联系帮扶。36个难以实现同步小康的重点村,是全市水库移民实现同步小康的最大短板和最大难题。如何补短板、破难题。市移民局一是建立领导帮扶制度。由县级干部包片、科室包村、责任到人,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支持,扎实开展精准帮扶。二是分村制定帮扶方案。市移民局领导干部根据责任分工和工作区域,深入到联系村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分类、分户制定帮扶方案,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帮助重点村移民赶上或超过本地平均水平。三是搭建“三大平台”。以移民青年创业孵化园为载体,通过搭建市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推广、移民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移民子女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帮助移民增收。截止目前,创业园已入驻创业企业51家,其中移民企业18家,直接带动移民就业152人。启动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与36个难以同步小康移民村对接工作,解决移民农业技术难题;积极推动移民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县级移民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家,建成移民村级服务站10家,帮助移民销售农产品480多万元。完成移民培训6343人,其中二三产业培训1039人、致富带头人培训225人,新型农民培训430人,实用技术培训3434人、干部培训1215人。

 

坚持靶向治疗:资金使用精准

 

精准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是根本。市移民局充分发挥部门作用,积极争取、整合各方资金,坚持靶向治疗、根部滴灌,集中解决移民突出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整合后扶资金。集中现有后期扶持资金,用于解决移民突出问题。对全市移民后期扶持存量资金的50%、新增资金的80%统一集中使用到移民重点村镇,特别是问题比较突出的移民村、同步小康难度较大的重点村。2014、2015年,全市历年存量资金的76%、当年新增资金的84%全部用于移民重点村。

整合专项资金。积极整合国家第一、二批避险解困和清江流域水库移民帮扶解困专项资金,解决重点地区移民特殊困难。第一批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长阳县3个试点村全部是移民重点村,补助资金5137万元;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长阳县、枝江市、远安县3个县市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49亿元,其中移民重点村1.39亿元,重点村移民人数和补助资金均占规划总数的93%以上。宜都市和长阳县清江流域水库移民帮扶解困专项补助资金1429万元,项目涉及的48个移民村全部是重点村。

整合其他资金。在整合移民资金的同时,市移民局积极争取其他涉农项目资金,合力解决移民突出问题。2014年以来,各地先后争取整合其他部门项目193个,资金1.5亿余元,一大批关系水库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坚持示范引领:动态管理精准

 

在加强精准帮扶的同时,市移民局不断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管理精准。

建立移民动态管理系统。为加强对移民、项目、资金的动态管理,市移民局在全省创造性地建立了移民动态管理系统,做到移民信息可查、项目资金可看、移民受益可见。目前,宜昌城区及36个贫困移民村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录入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向其他县市区重点村延伸。

建立帮扶对象退出机制。对特困移民家庭人员情况和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家庭特殊困难已经解决的移民家庭,市移民局及时从帮扶对象中退出,不再予以特殊帮扶,充分体现帮扶的针对性和公平性。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因病38户、因灾42户、因学67户移民家庭因患病成员病愈或死亡、因灾救助、子女学业完成等原因,不再列入帮扶范围。

建立贫困村达标制度。对36个贫困移民村中基础条件较好、问题难度不大、贫困面不广的10个重点村,市移民局积极争取省级支持资金400多万元、市县捆绑资金1400多万元,实行重点攻关,帮助低平户移民达到或超过本地平均水平,成功从贫困移民村中出列。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