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推动枝江市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发展
枝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枝江,古称丹阳,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枝江市共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80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近年先后荣膺湖北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殊荣。卫生计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枝江市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福祉。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激励着卫生计生人顺应时代召唤、发力竞进提质,为实现枝江市“三大目标”铿锵前行。

一、完美收官,硕果累累
(一)成果辉煌的“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枝江卫生计生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卫生计生为主题,紧紧围绕改革、发展、惠民这条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1.6亿元的枝江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工程,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启动;投资4200万元的枝江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已全面完成;投资3800万元的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投资1600万元先后对枝江市综合监督执法局、百里洲镇中心卫生院、枝江市急救中心等进行了改造或重建;投资700万元完成了180个村卫生室的新建或改扩建,100%达到了“五化”村卫生室标准。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2015年参合人数增加到31.3万人,参合率提高到100%;2014年基金使用率达到96.8%,住院综合补偿率达到58.6%。在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了零差率销售;市直二级医疗机构按不低于50%的比例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三是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枝江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枝江市15家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的发生。血吸虫、艾滋病、结核病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2012年4月被表彰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县市。全面实施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管理,枝江市被省卫计委先后授予“2013年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和“湖北省应急管理‘五个一’建设优秀县(市、区)”称号。
五是依法行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形象不断提升。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案件受理、应诉(应答)率达到100%,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六是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为核心,深入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院务公开、平安医院创建、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活动。
七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得以夯实。继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发掘,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各卫生院规范建设了“国医堂”,争创全省中医药服务示范卫生院,各卫生室也积极争创示范村卫生室。
八是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枝江市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到了100%。枝江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
九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2012年9月和2013年9月,枝江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妇保院先后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了新农合病人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枝江市人民医院托管董市、仙女卫生院及药品集中配送等改革工作,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2014年3月,原枝江市卫生局和枝江市计划生育局机构职能整合,新成立了枝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实现了卫生、计生优势互补。
十是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卫计执法、医技服务清风扑面,公众形象日益提升,百姓赞誉如潮而来。
(二)浓墨重彩的2015年
2015年是机构整合的第二个年头,枝江市的卫生计生工作以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为主线,以调整卫生发展方式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履职尽责督促检查为动力,各项工作乘势而上,亮点纷呈。
一是巩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药品集中配送改革;完成了增补药品目录、低价药品议价;探索医用耗材集中配送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中期评估;积极推行分级诊疗;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开展了新农合基金使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二是逐步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枝江市共有31308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新农合基金政策内补偿率达到74.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全年新建档案9037人,累计建档444402人。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100%。
三是提升基层医疗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群众看病环境。枝江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及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实现“四化”乡镇卫生院全覆盖;“五化”村卫生室建设率达到100%。
四是抓牢抓实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保障群众就医安全。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活动,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能水平提高。
五是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枝江市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达到100%。
六是着力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全面完成计生责任指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生育政策。枝江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出生人口性别比按考核口径为106.8。
七是秉承科技兴医、人才强卫理念,医疗技术得以新发展。2015年共招聘52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各医疗机构,为枝江市中医医院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委托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乡村医生13名。
八是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促进群众生命健康。加强卫生计生法制与监督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枝江市疫情网络直报率100%。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推进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新模式,落实“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枝江市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新法接生率100%。
九是认真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化行风效能廉政建设。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十万医师入百万家庭惠千万群众活动,开展履职尽责电视问政专题整改和医疗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整治。

#p#分页标题#e#

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十三五”期间,枝江市卫生计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公共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行和完善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财务、业务、药品一体化管理,管理率达到100%。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医养结合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进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三支一扶”支医工作。
——坚持党政领导责任制,创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新思路。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任期、离任、晋升考核。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职业化干部队伍。
——坚持惠民利民,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民自愿参合率达到100%,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不断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全面推行门诊统筹,不断扩大参合农民受益范围,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综合补偿率保持在75%以上。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积极探索市、镇、村基本药物制度的整体推进。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解改革瓶颈。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所有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开展支付方式改革与惠民政策调研,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将门诊统筹补偿费用直接划转至参合农民个人银行账户的报销方式。制定单病种付费病种及标准,增加病种70余种,执行150余种新的单病种付费病种,同步实施临床路径80余种。建立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和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机制,解决村医后顾之忧。深化“药房托管”改革,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公办医卫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实施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12类4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所有人群。逐步建立市、镇、村三级医疗急救网络;继续开展“母婴安全”活动,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100%的目标。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积极争创“全国卫生城市”。
——坚持质量管理,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临床诊疗路径、预约诊疗服务、电子病历、单病种管理和医院等级评审试点。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院务公开、平安医院创建、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等五项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努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生育秩序。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坚持科学发展,全力实施重点专科创建和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创建省、宜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将重点专科建设与优秀卫生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重点专科和优秀卫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人才的推荐和选拔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卫生计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长效机制,设置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三道防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卫生,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


三、承前启后,重在开局
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卫计事业的发展目标,重在开好新局,打好基础。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如何把握新机遇,承载新使命,要求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戒骄戒躁,审视问题,拉高坐标,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升服务能力和健康枝江城市创建两大目标,稳步推进医改,扎实提升能力,转型做好计生,创新促进健康,全面夺取2016年各项任务的完胜。
(一)坚持创新驱动,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在支付方式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等难点工作上实现实质突破。按照“巩固推广,对标提升”的原则,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继续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力争在人事制度、绩效工资等方面取得突破。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养老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配送企业诚信档案,加强配送环节监管,规范配送行为。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间的协作机制,逐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融合”试点范围。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枝江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及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进展,确保按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科学规划马家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争取年内开工。抢抓公立医院改革机遇,优化医院管理体制,加强医院人才培养,深入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其成为连接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和龙头医院之间的枢纽。继续抓好“两创一提”、“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活动,启动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项目。继续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工程,力争达到“一村一名大专生村医”目标。
(三)坚持服务转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圆梦行动”计划。充分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巩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继续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城镇独生子女年老父母、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示范县市区。
(四)坚持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健康枝江。坚持以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谋求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医疗紧急救援网络。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全面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和湖北省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食品安全标准省市共建示范市。
(五)坚持能力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出台《枝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准确把握规划定位。继续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各项便民、惠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开展“过度医疗专项整治”行动,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能力,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三堂一室”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六)坚持精准施策,打好医疗扶贫攻坚战。出台实施《枝江市扶贫攻坚医疗救助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做好卫生计生医疗扶贫。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和健康卡,开展签约服务,加大贫困人口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促进贫困人口不得病、少得病。通过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计生家庭特别扶助等政策,努力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七)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强化党风廉政及行业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卫生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巩固履职尽责督促检查成果,强化问题整改。积极解决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行为,唱响行业清风正气。
(八)坚持统筹兼顾,全力做好法治建设、宣传文化、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活动,以打击非法行医、“两非”、生活饮用水监督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枝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计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创建国家健康城市等重点工作宣传。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强化全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卫生计生机构主体责任,完善治安防范体系,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保障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