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楚各地
十四年接力书写人间大爱
2018-01-21 09:49:59   来源:今日湖北网

□文/桂华生    通讯员/许光   镇进

 

 55.jpg

 

在随州均川古镇,活跃着一支家喻户晓的特殊队伍,他们十四年如一日,始终站在农村防“艾”的最前沿,坚持把坚守当誓言、把患者当家人、把服务当家务、把帮扶当使命,5000多个日夜的深情坚守,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

20014月,均川镇首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随之该镇各行政村均发现有人因卖血而感染上艾滋病。一时间,人们谈“艾”色变、谣言四起。当时的均川供电所有二怕:一是农网建设的施工旺季大多在炎热的夏季,职工们怕蚊虫叮咬染上艾滋病;二是供电服务需要走家串户,职工怕长年累月与艾滋病人打交道传染上艾滋病,不敢抄表到户。

囿于认知的局限,当时,艾滋病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一个有关生死的抉择摆在了均川供电所全体员工面前。

 

一个都不能落下

 

“谁都可以走,共产党员不能走!”党支部书记周仕喜发出的声音迅速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集体意志,此时17双大手又一次汇聚在鲜红的党旗之下,誓言铮铮!当“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大旗第一次飘扬在均川上空时,一场发轫于17名共产党员的大爱之旅就此开启。

盛茂冲村艾滋病人汪文力一家,独居山林一隅,远离网改规划。为让光明不缺席这个家庭,17名共产党员捐出了3400元的“特殊党费”,随后又广辟渠道,为汪家架起了一条专线,终于让这个多年以烛光照明的家庭用上了电。

还有富家棚村三组的5户艾滋病家庭,当所有人如避瘟疫般远离他们的时候,依然是共产党员服务队挺身而出,既当民工又当施工员,肩挑背托。当光明走进这些家庭时,热泪和感激恣意流淌。

截止200511月,短短四年时间,均川镇194户艾滋病家庭全部用上了电。

 

一袋米和一盏灯

 

第一个走进艾滋病家庭的陈良才,为61个艾滋病家庭跑过贷款,为5个艾滋病家庭的孩子筹集过学费,接送过艾滋孤儿上下学……还有包晏兵、周永亮、余功林、兰勇等,他们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帮助4名艾滋病孤儿完成了大学学业,帮助20多名艾滋病孤儿就读初中、高中,为100多个艾滋病家庭提供物资性资助达50余万元。

他们是父亲和丈夫,他们也有高堂需奉养,也有儿女需教育。然而,当他们带着这份家庭般的温暖走进那些艾滋病家庭时,我们更要为他们背后的支持点赞,因为我们知道,有些荣光是需要牺牲来成全,有些希望是需要奉献来点亮。

共产党员刘勇在艾滋病高发期时,与艾滋患者钟少天同吃同住同劳动达14天之久,这份水乳交融般的坦诚相待,就如一座灯塔,将温暖风雨飘摇中的心灵,为艰难跋涉中的人们带来曙光。

一袋米只能解一时之饥,而一个拥抱将点燃他们的心灯。

 

大爱延绵

 

今天,“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犹如火种,渐成燎原之势,其成员由最初的17人,发展壮大为随州市供电公司的八百多名共产党员;“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也与“光满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度融合,成为随州大地扶贫帮困,为民服务的一面大旗;更令人振奋的是,2015年,均川供电所携手各地方村支部委员会,以村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借助网格化管理手段,将供电服务与爱心帮扶有机衔接,形成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帮扶内涵不断丰富的长效机制。

他们的事迹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相关领导的肯定,引来了红丝带基金大使白岩松、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感动中国”人物桂希恩的目光,获得了感动红丝带温暖奖、湖北好人、湖北省学雷锋示范点、“中国网事·感动2014”网络人物、省电力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共产党员服务队竞赛活动二等奖等一系列殊荣。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4年的坚守只是起点,未来之途任重而道远。他们将永远行进在为人民服务的光明大道上。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责任,这是他们的使命;因为他们更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服务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