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豚频现宜昌江段
6月17日晚上7时许,网名为“杨河”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在镇江阁江段无意间捕捉到人与江豚戏水的画面。据了解,这是有影像记录以来,第一次拍到江豚在自然水域中与人同处一处的画面。6月19日中午,钓鱼爱好者王勇也在此处看到江豚在江面翻越。而23日下午2点左右,市渔政处巡查人员在庙嘴监察保护区也发现了两头江豚。
江豚因其弯弯的嘴角像是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因此被人称为“微笑天使”,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在采访中,多位市民认为今年同期与往年相比,庙嘴江段的环境好了很多,加之该江段船流量减少,一定程度上为江豚营造了相对舒适的空间。另外,近年来,渔政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对保护长江野生动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象
镇江阁段 江豚与人同戏水
23日天气晴好,在阳光的照射下,镇江阁江段波光粼粼。像往常一样在此游泳、乘凉的市民又多了一个新话题。这两天,他们频繁看到江豚的身影,对于长期与长江相伴的人来说,多少有些兴奋。
因为天气太热,23日上午,喜爱钓鱼的王勇只是坐在江边的阴凉处乘凉。上周日中午,天空下着小雨,他正在江边台阶处聚精会神钓鱼,无意间看到远处江心闪出两个黑影。很快,他确定那就是江豚。“像海豚一样,在江面翻了两三下。过了一会儿,又在不远的地方翻越了几下。23日我在江对岸碰到一个人,也说这两天看到了江豚,我估计是同样的两头。”“前不久看到过,有大有小,大的有两米多长,估计有200多斤重。小的还没有一米长。”正戴上泳帽走进江水中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
原因
水质变好 “微笑天使”回来了
“早些年经常看到,这两年少了。”23日上午10点,刚刚游完泳从江中起来,正用毛巾擦拭身体的饶捷今年60岁,在镇江阁江段游泳已经有五六年了,一年四季都游。回忆起曾经近距离看到江豚的情景,他禁不住面露自豪的神情。“沿镇江阁往胭脂坝的方向,多的时候沿途能看到七八头,它们互相嬉戏打闹,发出婴儿般的叫声,憨态可掬,温顺可爱。不过它们胆子很小,看到人就一头扎进水里去了。”“今年跟去年相比,江面的垃圾少了很多。”饶捷说,往年只要一涨水,这一片江面上就会漂浮大量的生活垃圾,酒瓶子、塑料瓶、废纸、烂菜叶……记者看到,除了泥沙的冲击让水变得有些浑浊以外,江面的确非常干净。饶捷认为,这可能与上游黄柏河治理有关。
江豚不仅爱干净,还喜欢清静。去年,我市全面取消了渡江轮渡,包括镇江阁江段。“现在只有一些长途船只,短途船没有了,江面相对平静了许多,这也大大改善了江豚的生存环境。”饶捷说。
保护
打击捕捞 多方努力保护环境
23日下午2点,宜昌市渔政处在庙嘴监察保护区例行巡查时,也发现了两头成年江豚。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的影像资料来看,葛洲坝到临江溪江段长期活跃着三个江豚家庭,共8头左右,这两头就在其中。“近期人们频频看到江豚,这对江豚的科研保护来说,无疑都是好消息。”
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锐减不仅与环境、气候、饵料减少等因素有关,更与猖獗的非法捕捞有很大关系。为了留住江豚的微笑,近年来,渔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打击非法捕捞首当其冲。今年,渔政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捕捞,仅近期立案的就有十几起。加之定期进行放流,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长江渔业资源的衰弱,包括江豚。
“人类的活动与江豚的生存存在天然的矛盾,所以保护江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该工作人员举例说,在非法捕捞行列中,除了众所周知的电捕鱼,还有一种抛竿捕捞,对亲本型鱼类伤害非常大。因为目前缺乏相关的立法,所以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也呼吁大家从内心去尊重自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其实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相关链接
江豚,小名“江猪子”,又名“微笑天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依赖声呐系统生存,非常怕吵。它性情活泼,大脑同海豚一样发达,智力同大猩猩接近。江豚已在地球上生活了10万—50万年,堪称水中活化石。2015年7月27日,西坝渔民在城区庙嘴江段发现一群10多头江豚。这是近10年来,宜昌江段发现江豚群体数量最多的一次。(记者 易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