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陈德安:山区孩子的“摆渡人”
2018-01-21 09:45:31   来源:湖北日报

[人物名片]陈德安,51岁,咸安区大幕乡常收小学蔡桥教学点老师,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

 “刘爽,这一‘撇’应该这样写,用点劲。”“陈东齐,把头抬起来,这样眼睛会近视。”

4月18日,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常收小学蔡桥教学点,陈德安正在给孩子们上多媒体课。课堂外,绿意葱茏、鸟鸣狗吠;课堂上,9名三年级的学生,跟着视频学写字,陈德安站在孩子身旁,一笔一画地指导。隔壁课堂,他的妻子王细先以同样的方法,为8名一年级学生、7名二年级学生授课。

4年前,陈德安还是高桥镇泉山口小学的副校长。听说蔡桥教学点恢复教学,无老师愿意前往,陈德安主动申请,来到这个偏远的村落。当时,陈德安大学毕业的儿子患白血病去世不久,妻子也跟着他过来了。

白天给孩子们上课,课间给孩子们做饭,放学送孩子们回家,陈德安夫妇把24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教学点前100米有条蔡桥河,遇上雨季汛期,河水暴涨,陈德安就背着

孩子一个个过河。2013年5月15日,暴雨过后,蔡桥河河水湍急,陈德安像往常一样,背着学生过河。在背到第二个学生时,他脚一滑,和学生一起跌倒河中。落水时,他高高举起学生,学生安然无恙,陈德安的手臂却被乱石划开一条两寸长的口子。如今,河上已建起了一座桥,但陈德安依然坚持送孩子们回家。“教学点的学生,9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很多老师觉得他们不听话,恨铁不成钢,就用体罚、语言挖苦、神态歧视等冷暴力对孩子,这一点我非常不认同。”陈德安说,作为老师,应该扪心自问,你付出给学生的爱,学生是否都感受到了呢?如果没有回馈,说明方法不对。

石虎是陈德安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由奶奶抚养,性格孤僻。陈德安多次到石虎家走访,跟石虎谈心,当石虎的“好朋友”。一年之后,石虎性格大变,活泼自信的他,成为课堂上的小明星。

去年,陈德安还专程到湖北科技学院,请来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上英语课、音乐课。“我孩子走了,我们要把所有的爱奉献在这里,当好孩子们的‘摆渡人’。”陈德安说,这就是他坚守的原因。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