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携科技梦想一路前行
2018-01-21 09:45:21   来源:今日湖北网

——记省沙洋监狱局农科所副所长李少华

 记者/陈思炎  通讯员/李秀梅

 23年来,他科技服务监狱农业,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农业科技进步奖;2015年,他评为湖北省首届“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创业创优好青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他,就是沙洋平湖监狱农科所(原沙洋监狱局农科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李少华。

1461648531632007.png

“小科研”大视野,潜心练就“老字号”

“你的舞台,绝不只是农科所这块试验田!”领导的话让李少华铭记在心,从此萌生一个梦想:为监狱农业大发展而努力,让“沙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可工作后的10多年里,在大面积种植棉花的沙洋农场,水稻科研相对弱化,经费没有保障,“小科研”的现状和高温高湿的田间工作环境,让很多人望而退缩,他却一直坚守在那里。即使试验田被单位挪作他用,李少华仍痴心不改,将试验做到了附近农民的责任田里。

 多少次,李少华蹲守田间观察记载,汗水模糊了眼睛,湿热让他呼不过气来,秧叶划过皮肤留下道道血印;多少次,他奋不顾身冲向试验田,在冰雹、暴雨中保护自己的“孩子”……

 李少华认为,水稻是沙洋农场的优势种植农作物,水稻科研不能丢!湖北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这根纽带不能断!他坚持每年承担近10组100多个新品种的鉴定工作,并承担多个合作项目和自己启动的科研项目。早、中、晚熟的,灿、粳、糯性的,移栽、直播、抛撒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现场会上,参观的同志们啧啧称赞,“你的试验田简直就是水稻大观园!”

“很规范!做得好!”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后期大检查时,领导专家给予他高度评价。渐渐地,李少华和沙洋监狱局农科所成为同行眼里的“老字号”,他也成为湖北监狱系统水稻科研的一张名片。

1461648543883786.png

前瞻性开展工作,只为脚下这片热土

 沙洋农场10多万亩耕地,那是老一辈农场人艰苦创业的心血,每每想到这一点,都让李少华更加坚定了服务监狱农业的信念。

 “沙洋农场能不能搞再生稻?”去年9月,在沙洋全局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现场会上,局领导一到现场就抛出了心中的问题。“很专业!看来你是有研究的!” 李少华的回答让领导十分满意。

1461648561678180.png

说起来,早在1997年8月,李少华参加全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讨会,参观再生稻种植现场时,他就决定启动再生稻试验了。“可以搞!关键要选好适合的品种、合理的茬口!” 面对领导的提问,他很快给出了专业结论。

 2003年后,罪犯劳动从室外转入室内,农业劳动力明显不足,李少华敏锐看到“轻简栽培”的发展趋势和对“常规稻种”的需求,他默默启动了常规直播稻品种筛选与提纯复壮工作,满足生产所需。在他的努力下,到了2016年,沙洋农场常规稻规划种植面积达80%以上,同时催生了沙洋农场种子生产加工产业。

   在农科所建设万吨种子加工中心,顿时吸引了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中国种子集团等大公司青睐的目光。高兴之余,李少华又将目光投向了海南——育种家们的栖息地,他要为种业的下一步发展壮大做点什么。

1461648572688121.png

“大规划”大舞台,科技梦展翅高飞

  去年9月,李少华参加沙洋监狱局良好农业规范与种植结构调整考察活动,让他见识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魅力,也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现在,虾稻模式,薯稻模式,再生稻、双季稻种植等种植结构调整“大戏”已拉开战幕,他忙得更欢实了。

1461648602531141.png

 “田间杂草疯长,该怎么办?”“要不要化学调控呀?”承担马铃薯试种的熊望台同志经常这样打来电话。李少华跑书店上网店,买回一堆专业书,与研究院所联系,及时补上“马铃薯”这一课。用不用除草剂,什么时候防病虫,他都实地评估后给出有效的建议。现在,春马铃薯已进入块茎膨大关键期,涉及衔接种植的水稻品种,以及计划中的早稻-秋马铃薯模式,都需要他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在农科所建万吨种子加工中心、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科技试验中心……而作为科技试验中心总负责,李少华思深谋远:“围绕沙洋农场水稻产业发展推介主导品种;筹建沙洋农场主要农作物生育动态监测情报工作站;加大优势作物种植模式研究力度……”

1461648616120562.png

 李少华的“科技梦”正一点点融入美好的“沙洋梦”中,伴随“战略规划”分步实施而展翅高飞。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