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沙洋范家台监狱九监区监区长王飞
记者/陈思炎 通讯员/孙闽
“从警为什么?入党图什么?执法干什么?”这是沙洋范家台监狱九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王飞时时提醒自己的三个问号。在每个笔记本的扉页,他都会认认真真地把它写上去。
王飞,34岁,2001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入党。他是省司法厅优秀团干、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沙洋局第十二届“十佳青年”,九监区是连续三年集体三等功,多次被省厅、省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十佳红旗支部。
心存锐气 大胆管理“尖板眼”
“管教”、“悔过”、“改变”、“学习”、“操练”、“新生”——这些标语,是九监区“让爱再次起航,抵达浪子的心房”为主题的漫画长廊。
九监区残障罪犯扎堆,常年押犯近300人。其中有自杀危险的近10人,各类残障的罪犯近50人,老弱病残犯120余人,是最难管理的监区之一。
王飞开动脑筋,想出了通过漫画墙对罪犯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鼓励他们树立阳光心态,重拾生活信心的办法。漫画墙甫一建立,便在犯群中引起了共鸣。罪犯章某说:“这些漫画就像我在照镜子,看着看着感触就涌上来了。”
在改造秩序得到大幅提升后,王飞大胆调整耳机生产和高清线生产管区结构,使流水线更清晰、直观、合理。同时在罪犯中开展“争当改造积极分子 争当劳动能手”的活动,每月评出30名劳动能手,30名积极分子。九监区改造正气得以树立。
手握底气 敢于冲锋“主攻手”
“我为了自己,给家人带来伤害,我后悔!”去年6月10日,幡然醒悟的全能神邪教类罪犯谢某痛哭流涕,真情表白,“我要重新做人!”
尽管信教时间不长,但谢某深陷全能神里不可自拔。在与其反复个别教育谈话的过程中,王飞捕捉到一条信息:小女儿是谢某心中的“痛”!
王飞想方设法联系上谢某的小女儿。在孩子一声声“爸爸,你怎么啦,你为什么还不回来看我,我想你”的哭喊声中,谢某感受到了万箭穿心般的难过、懊恼和后悔,他坚守的所谓“信念”轰然倒塌。
谢某的家人看到这个突然转变时,简直不敢相信:“还是王区长有办法!我们磨破了嘴皮,都没能让他回心转意,是王区长让他复活了。”
2015年9月,几名“问题罪犯”陆续调入九监区,改造压力骤增。为了让这几颗“老鼠屎”不坏一锅粥,王飞从小处着眼,专门开展了“讲清小道理,宣传小典型,开展小活动,解决小问题,化解小矛盾,打开小心结”的系列活动,几名罪犯感受了不一样的氛围。短短半个月,不服管理的李某主动要求上生产线,列为攻坚对象的顽危犯勒古某、徐某开始和民警说心里话,为疾病而胡搅蛮缠的陈某也不再装病。
作为监区长,王飞总是抢在先、干在前,每月出勤都超过210个小时。一年来,他累计开展个别谈话教育500多人次,承包的重危犯转化率达100%。
满腔正气 廉洁奉公“排头兵”
“看,刘文剑又被评为改造标兵了。”罪犯刘文剑双目失明、右手四根手指残缺,但连续5次获评监区“改造标兵”。他视障肢残,却在绕线工种中,生产产值和附加值一直名列前茅。他五次戴上大红花,每次都说,这么好的改造环境,我怎能不尽力踏实劳动,认真改造?
弱势群体罪犯集中,公平公正公开便尤其珍贵。王飞公开观点:在九监区,潜规则将无处可藏,正能量将畅通无阻!要求民警从“不抽罪犯一支烟,不喝罪犯一瓶水,不要罪犯一袋面”做起,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改造环境。
低薪、奖金、劳动量的分配、计分考核、行政奖励等,是罪犯最为关心的也最为担心的,九监区都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确保严格履行程序。他对民警说,每一次奖分,都体现公平;每一次扣分,都必须公正,才能真正使罪犯有想头、有看头、有奔头!
正是这些想头、看头、奔头,让九监区的“歪瓜裂枣”们卯足了劲,不仅全年无违纪,还创造了可观的生产效益:2015年,完成生产净增加值403万元,超计划32 万元;人均月净增加值1350元,实现了大步跨越。今年2月,人均生产净增加值已达到1500元,同比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