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骨伤患者的“救星”
2018-01-21 09:45:11   来源:今日湖北网
  • ——专访首届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喻爱喜教授

  • □记者/陈思炎

  •  

  • 12-1-喻爱喜近影.png 

  • 人物名片:

  • 喻爱喜:1965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骨科学)、武汉市黄鹤英才,现任武汉大学医学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显微骨科主任,武汉市显微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中国部显微外科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委员兼秘书长、湖北省显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骨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骨坏死骨缺损学组副主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等。先后以第一作者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其他项目三项,已结题国家基金及省部级项目七项。

  • 12-2-团队合影.png

  • 团队合影

  • 朴实的脸庞、真诚的笑容、谦逊的态度,在患者的眼里,他没有一点架子,就像邻家兄弟一样亲切、自然。他的手术集应急与精细为一身——不但要迅速抢救伤者生命,还要细雕慢琢修复破损的肢体,恢复其功能及美观,无数骨伤患者在他的精湛手术下避免了肢体的残缺或功能缺失;让许多家庭重拾欢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内涵。他,就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主任喻爱喜。

  • 12-3-喻爱喜在给病人做手术.png

  • 喻爱喜在给病人做手术

  • 梦想成真当医生

  •  

  • 小时候,喻爱喜每次到乡村卫生室见到医生身着白衣,显得那样圣洁,而自己的病痛一经打针吃药,踪影全无。当时他觉得医生既伟大又神秘,心中充满了对医生的崇敬之情。

  • 高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喻爱喜顺利考取了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在临床实习中他接触到了骨科专业,便沉迷其中。大量的数据、成堆的图纸、一本本书籍、实验、研究和分析总结……在外人眼中看似无比枯燥的工作却让喻爱喜乐此不疲,他对骨科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名骨科医生的愿望也就此产生。

  • 大学本科毕业后,喻爱喜继续攻读骨科硕士、博士。他的导师陈振光教授对他要求相当严格,这也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陈振光教授是我国显微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第四届主委、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第一、二、三届主委、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第三届主委等职;1994年由陈振光教授创立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显微骨科。

  • “医生这个职业就是为了救死扶伤,但一名医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临床,还应分出精力来进行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准。”陈振光教授经常对喻爱喜说。每次,喻爱喜跟随陈振光教授出诊,统计病历、填写表格,参与相关科研项目,这一过程使他获益匪浅。

  • 19996月,作为陈振光教授的第一个博士生,他经过导师悉心指导和临床锤炼,毕业时就已在骨科行业小有名气。当时,他有着很多就业的选择,不少医院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 改写患者被截肢的厄运

  •  

  • 工作之初,受医疗水平所限,一些肢体损伤病人只能选择截肢,而一些能够进行肢体再植的病人,再植成活率也比较低。“病人和亲属的痛苦、绝望强烈震撼着我,不能治好病人,那是医生最大的痛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医生的使命感使喻爱喜尤其专注显微外科保肢手术。

  • 对骨科医生来说,截肢是最简单、最安全、后期纠纷最少的手术,但是,截肢又会给病人造成终生痛苦。“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就不轻言截肢。”这是喻爱喜始终秉持的理念。

  • 2015310日晚12点半,一场车祸突袭而来,让武汉市民黄某平静的生活顿起波澜。黄某驾驶的小汽车与的士相撞。意外的伤害让黄某的右脚踝关节处几乎完全离断,血肉模糊,白骨森森。的士司机见状赶紧拨打120,将黄某送往武汉某医院。接诊的骨科医师一看伤势,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伤势这么重,恐怕只有截肢了;然而,截肢就意味着残疾,这对一位35岁的壮年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闻讯赶来的家属纷纷央求:“想办法救救他吧,他是一家的顶梁柱啊。”“那赶快到中南医院去吧,也许还能保得住。”听说还有一丝希望,家属连忙将黄某送到了中南医院显微骨科。

  • 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喻爱喜从梦中惊醒。拿起手机一看:医院打来的。他一探身就坐了起来,急忙赶到医院。打开伤者包扎的伤口一看,骨折端粉碎、血管节段性缺损、神经抽脱、皮肤广泛挫裂伤伴缺损。按当时患者血压不稳定等情形,必须进行截肢手术。考虑到患者年轻又有强烈的保肢愿望,喻爱喜与团队医生决定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竭尽全力再植保肢。

  • 麻醉后,手术开始了。清理创面、剪去坏死的组织、固定骨折部位、桥接吻合血管、缝合肌腱、对接神经,这一切精细的动作在喻爱喜手下中显得那么娴熟,那么自然,就象在创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没有半点马虎和疏忽。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一根根血管在显微镜下完成吻合,时间一分一分流逝,随着肌腱、神经的缝合成功,历时6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完成。

  • 当疲惫不堪的喻爱喜对家属说手术很成功时,在手术室外守候已久的家属们都饱含热泪,不知说什么好!手术后,患者还要安全渡过感染关、血管栓塞关、组织坏死关,才能保证断肢存活。喻爱喜丝毫不敢大意,每隔2个小时就要观察一次黄某的皮肤温度、弹性、颜色,依此来判断患肢的血液供应情况。经过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精心地治疗和护理,黄某的腿保住了。两个多月后,黄某拄着拐杖出院。

  •  

  • 言传身教带好团队

  •  

  • 在日常工作中,喻爱喜态度和蔼,对待病人很和气,他从没有因为病人太多或是病人病情太严重而对病人呵斥以及推三阻四。在显微骨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许拿任何病人的红包,也不许推诿任何一个病人。

  • 每年显微骨科都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学生都会得到喻爱喜的言传身教。“一个好的科主任,不但要完成医疗任务,同时还必须带出好的团队”。他经常说,他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细化研究专业,从基础、现状、先进的理念开始,既不影响临床、又把重点细化、明确目的、早出成绩。

  • “病人来找我们看病,找我们做手术,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只有把工作做好,才不负患者的重托。”喻爱喜常常这样对科室年轻的医生说,为使年轻医生尽快成长,他亲自传帮带,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他大胆启用新人,使一批业务骨干先后脱颖而出。

  • 平时,喻爱喜经常带领年轻医生学习业务知识,一起探讨病例、一起查房。在一次查房时,一位年轻医生准备给患者使用二代抗生素,被他当场制止。查完房后,他向这名医生讲述了抗生素应用知识、国家相关政策等等。这名医生听后激动地说:“我没有来错地方,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 “对于年轻医生来说,给他们机会比什么都重要。”喻爱喜坦然地说,“在不少行当,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但在医学界需要后来者居上,只有这样医学事业才能快速发展。”

  • 喻爱喜第一个博士生漆白文告诉记者,他有幸在喻爱喜身边学习工作,亲身感受了喻爱喜严谨治学态度、勤恳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喻爱喜常教育学生说:“医乃仁术,医学是前人经验积累、提炼的结果,要善于从既有病例中思考、学习,但也别忘对每一次手术进行总结归纳,为完善下一个病例提供参考。”

  • 在喻爱喜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下,他的很多学生成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显微外科学领域专家,多名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武大优秀博士毕业生。目前,喻爱喜已培养了硕士生和博士生40余名。

  •  

  • 患者在他心里排第一

  •  

  • 骨科的危急病人多,突发病人多,和生命抢时间的病人多,这些特点就要求医生必须无条件地把抢救患者生命绝对放在第一位,既使休班在家,也要无条件随叫随到,在这上面没有个人选择的权利。

  • 有一次,喻爱喜连做了4台大手术,直到深夜11点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正要脱衣睡觉,值班医生突然打来电话,科里又收治了一名病人,多处都有外伤,大、小腿均开放性骨折,出血不止,情况危急,需要马上手术。喻爱喜二话没说,马上返回手术室,手术整整做了7个多小时,直到天大亮时才结束,患者的肢体和生命保住了,他却累瘫在椅子上。“骨科就是这个特点,很多病人都是在和生命抢时间,早一秒就救人一命,晚一秒就没了性命,因此,必须无条件地随叫随到。”他说。

  • “老师敬业爱岗,患者在他心里排第一。”喻爱喜的博士生胡祥清晰地记得,身为科室主任的喻爱喜心里永远装着患者和工作,每次忙完手术后,担心患者后续治疗,总是和护士一起将病人护送去病房。他只要不做手术,就会带年轻的医生巡房,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稍作休息,下午、晚上又来到病床旁嘘寒问暖。

  • “爱人有时会抱怨我工作太忙,无暇他顾;但我也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说实话,我都好几年没休假了,陪伴家人、亲近自然逛街简直就是奢侈的事。”喻爱喜说。

  • 由于丰富的从医经验,90%的病人基本上一到门诊,喻爱喜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再加上X光片病情分析,可靠率超过99.9%。有时候,由于一天要看的病人实在太多,没办法详细地讲解,个性爽直的他喜欢直切要害,一语点出病情,从见面到诊断结束,大概几分钟。“也许很多病人觉得这样的医生很冷漠,不够热情,但确实病情就是那样,我也不能拖时间吧。”他笑着透露。

  • 采访中,刚好有一位专家介绍过来的病人找他确诊。喻爱喜仔细地看过病人的X光片,再摸摸病人的膝关节,并询问了病情,很快得出了需要手术的结论。病人满意地说:“专家就是专家,一看就知道问题,一点都不浪费时间。”

  •  

  • 钻研最新临床科技

  •  

  • 喻爱喜每年的手术量在全院名列前茅,一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手术的开展,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每年在全国显微外科和骨科的年会上,都会有喻爱喜的专题讲座或主持。

  • 喻爱喜认为,治病救人,技术是核心。为此,他把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以临床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临床,不断改进治疗手段,提高业务水平,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省内、院内空白。

  • 喻爱喜通过组织协调以及全心对专业的建设,目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成为了中部地区仅有的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也是湖北省唯一的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显微骨科共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所开展的系列显微手术在质量及数量上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显微骨科病人数量在中南医院骨科中心亚专科长期处于第一的水平,病床使用率达130%左右,惠及了更多的患者。

  • 喻爱喜提出的修复创面新方法,对于严重感染创面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据创面情况采用植皮或组织瓣移植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先开放换药,后据创面情况行组织瓣移植)可减少组织瓣移植的比例,且临床效果显著,病程短,目前已衍生成为国内治疗各类创面的首选治疗方法。

  • 迄今为止,该修复创面论文被各种刊物引用达160多次,荣获了2010年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论文奖,成为了湖北省高等院校于2006年—2010年间在医学领域发表论文中唯一一篇上榜论文。

  • 3年来,显微骨科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两项系喻爱喜为第一作者主持。共发表SCI论文20多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6分。

  • 不仅如此,为带动省内显微外科专业的发展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规范化,喻爱喜每年都会组织骨干医生到基层和相关医院进行讲学和手术示教和义诊活动,送医下乡,服务基层。如2015年他就到宜昌、黄冈、鄂州、大冶、监利进行学术交流和免费手术示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却可以救死扶伤,当看到一名又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时,这才是医生最大的欣慰。”喻爱喜坦言,“选择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我无怨无悔。”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