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王雪松:改变人生的两封信
2018-01-21 09:54:22   来源:华大在线   分享:
0

想跟王雪松老师约定采访时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实在太忙了。终于,可以在周五下班后进行这次访谈了。田家炳楼七楼西边走廊的尽头,是学报编辑部办公室,虽然已经下班,文科编辑部的王雪松还坐在办公桌前看稿件,中途依然有很多作者打电话进来,王老师不厌其烦地一一答复。

 他笑称自己绝不是“学霸”,“霸”字凌厉,不是他的风格,正如他一直习惯用“老师”而不用“老板”称呼导师一样。他是我校文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在是学报编辑部的一名编辑。而今年,王雪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刚刚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出众的“全国百优”获得者,并没有念过高中,也未在大学校园念过本科。他曾是聋哑学校的手语老师,大学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经过七年的不懈奋斗,王雪松终于如愿以偿踏进华师大门,六年之后又留校工作。

 


 

    改变人生的两封信

王雪松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个白色塑料袋,小心解开,一个三边都裂开的发黄了的华中师范大学的信封上贴着一张50分的邮票,信封里夹着几封信。他说这些信自1998年以来一直带在身边,正是其中的两封信,彻底改变了王雪松的人生。跟华师结缘,也始于此。

1994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王雪松放弃了保送高中的机会,考上了毕业即能分配工作的襄樊师范特教班,在那里他遇到了班主任李兴兵老师,李老师时常讲起在华师读书的青春岁月,让他特别神往。

 后来的一次机会,我校教育学院罗亦超老师带队到襄樊师范实习,而李兴兵恰好是她曾经的学生。罗老师的即兴俄语秀让同学们无比兴奋,这也使王雪松想进大学的心情更加迫切!1998年6月,毕业越来越近而梦想渐行渐远之时,苦于没有继续求学门路的王雪松,在焦虑和期盼中,鼓起勇气给罗亦超老师写了第一封信。收到罗老师回信后不久,王雪松就被分配到枣阳市聋哑学校任教。

罗亦超老师的热情回信给王雪松指明了方向:通过自学考试可以进修专科和本科,之后可以考研!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梦想的召唤,就在不远处!当时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时间里,他通过自学考试接连拿到了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

 第一阶段胜利后,人生的第二道关口——考研,还在等着他。当时小小的枣阳县城找不到一本考研书籍,在他生活的圈子里,也鲜有机会遇到了解考研事宜的大学生。2002年,他再次给罗亦超老师写信求助,他回忆,“过了四年,担心罗老师忘了当初襄樊师范那个求学迫切的男生,我特意将罗老师当年的回信复印后一并寄去”。再一次,罗老师伸出了援手。罗老师不仅再次回信鼓励,而且还委托了自己的研究生李芳来帮助他复习备考。

 在枣阳市聋哑学校工作的七年里,王雪松一直担任班主任,白天照顾聋哑孩子,晚上复习到2、3点。苦吗?至少别人看来是这样的,但他并不觉得苦,他说,李老师为他开了一扇窗,罗老师给他指了一条路,自己终日生活在奋斗与憧憬中,别有一番快乐。“这叫预支以后的快乐,超支现在的精力,平衡自己的心境。”他笑着说,“我一向采取这样的精神胜利法。”

 “一本巴掌大的英语字典每天带在身边,翻得已经合不起来了。”?一年的时间,王雪松攻克了高中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虽然保证了单词量,但发音、口语却比较差。恰逢英语听力算入考研总分,2003年第一次考研,王雪松以英语差5分、总分差8分的成绩落榜。

 “那是我第一次进华师考试,就在七号楼,前三分钟,手一直在抖。”因为没有参加高考等大型正规考试的经验,王雪松涂答题卡涂得很慢,结果监考老师发现,他的铅笔尖是圆的,便现场给他借了一支笔尖削得扁平的铅笔。

第一次考研失败的他并没有气馁,为了跨过英语听力20分的坎,他买了步步高复读机,坚持每天听,即使听不懂还是强迫自己听下去,反复取用,导致泡沫外包装上的一侧塌陷。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备考比较癫狂,头发太长,也没时间去剪,当时晚上太热,就把头发一拧,用夹衣服的夹子夹住,晚上停电了出去买蜡烛,把别人吓了一跳。”他笑着说道。第二次考研虽然总分过了,但是英语又差两分,功亏一篑。

两次考研失败加上弥漫周围的阻力,没有磨灭他的信心,反而愈挫愈炽热。他开始了第三次考研之路,2005年,他以386分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得以圆梦大学。

王雪松前后三次考研成绩分别为312分、349分,386分,以37分的分差递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巧合,他说,没准也可以这样解释,“不管三七二十一,人生总要拼搏一下。”

学术道路上的“可雕朽木”

进入华师,王雪松投到许祖华教授门下。与导师的第一次见面,他就闹了个笑话。“当时我问老师,是要喊您老师还是喊您教授?老师笑了说,教授是职称,老师是通称。”他笑着回忆道。他还问老师,来读大学后,是不是都可以称为知识分子、学者,老师说,“你现在叫读书人,也不能称作学者,只能叫学习者。”学术之路是漫长的,学者也是有担待的,这让王雪松感触很深。

他的基础不好,但常常“不耻上问”,当时他没有电脑,打字速度很慢,一分钟只能打七八个字,硕士论文都是自己手写的,再请同学帮忙打出来。邮箱、QQ这些现代大学生的必须品,都是当年同学们帮他申请的,全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在读硕士期间,他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2007年的一次课上,王泽龙教授提到周作人有一本诗集《过去的生命》,“这个诗集很少有人做专门的研究,如果有人做的话,有可能是学界第一个进行研究的,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王雪松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他也成了班上三十个人中第一个写出这篇论文的人,这让王泽龙教授非常高兴,开始耐心地帮他修改论文。

那时王雪松还不会用Word,王泽龙老师就把他叫到家里,亲自示范,用两根食指一个一个地在键盘上敲,告诉他这篇文章哪些地方需要改、怎么改,前后共修改了五六次,从开始提交到最后发表,中间整整经历了六七个月。王泽龙老师总是这样跟他说,“不要急着把文章发表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以后就知道怎么写文章了,而不要随随便便就把文章拿出去。”在王泽龙老师的不断打磨下,王雪松的论文《论周作人诗歌的诗体特征及其在新诗发生期的意义——以<过去的生命>为例》最终得以在《江汉大学学报》上发表。

 这篇论文激发了王雪松对于诗歌的极大乐趣,许老师的特长是研究思潮史和鲁迅,为了让王雪松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在许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王雪松考取了王泽龙老师的博士生,开始进行诗歌研究。

“王老师上课有一种魔力。很多研究生苦于找不到选题,而王老师总是能把自己做研究的一些体会、好的灵感在课上提出来。”博士生强调创新,王老师的启发总让学生感觉到学术创新之路是如此的宽阔。王雪松博士论文的选题就是在课堂学习讨论中孕育成型的。

读博士期间,王雪松也跟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了王泽龙老师丰富的资源。王泽龙老师有大量的藏书,有一个借阅本,他的学生都可以借书来看。学生如果发现有好的书,也可以买了到他那里报销,但书必须归导师所有,以便供下一届的学生使用。并且他还会经常开读书会,把学生叫到一起,一边煮着茶,一边探讨学习、生活。

有时,王雪松在翻看导师的藏书时,会发现书上有很多导师当年做的笔记,“每次读到老师折页和批注的地方,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想想,当时的老师是多大年纪,他的求学和治学之路慢慢显现在眼前,感慨之余,为自己的懈怠而羞愧。”

“做下去”和“写中学”是王泽龙老师的治学观点。他讲究“写中学”,写作比读书更重要,很多创新点都是在写作中想到和完善的;也不要轻易改换自己的研究方向,要沿着自己的目标,牢牢抓住一个领域不停地开掘,深入地做下去。他鼓励王雪松,有了想法就要形成书面文字,要写作,王雪松博士论文中有四章都是先形成期刊文章,再融入到博士论文中。

 刚开始写论文时,王雪松写地并不好,好在导师从不批评他,总是耐心启发他。他也因此而特别感激“朽木不可雕却执意雕之”的导师(博士论文后记)。可王泽龙老师总是不让他说自己是“朽木”。王泽龙老师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每个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导师每次帮他改完论文,就把前后版本发给他看,让他体会修改的过程,掌握写作、修改之道。王雪松的电子邮箱中,跟导师之间往来的邮件,一封也没有删,“每次看到老师深夜发给我的邮件,都让我十分感动。”

 最终,王雪松的博士论文在盲审阶段获得全优,答辩时获得全优,接着是校优、省优。在他看来,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编辑岗位上的再出发

 由于王雪松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不少优秀学术成果,2011年博士毕业后他顺利留校,进入学报编辑部成为了一名编辑。

 他说,这是华师给他的第二次机会,本来求学梦圆华师,已是人生无憾,对于第二次命运的垂青,他说一切尽在心底。“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只能把握自己的现在,而华师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体现了对人发展的尊重和关怀,对我个人而言,当然是无比幸运的。”?2013年,王雪松也顺利拿到教育部的课题。

 每天早上不到8点,王雪松就到了办公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很多时候晚上11点才回去。每天的邮箱里总是有50封左右的邮件,需要他来筛选、编辑。

 在别人眼中,编辑的工作就是看到一大堆文章,随手枪毙,可事实并非如此。王雪松每天除了要看文章、编辑文章之外还要进行校对工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份文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他做的批注。“编文章容易,编好文章难”,为了把一篇文章编好,他还要经常与作者共同打磨一篇文章。从学习编辑规范、选题策划到与作者交流,王雪松也在不断进步,认识了许多过去十分神往的人物,“有时候我修改了文章以后,作者专门打电话或发邮件来致谢,而他们都是一些在学术界很牛的人物。”

 工作虽然繁琐,经常很忙很累,但他和其他编辑一样都十分酷爱这样工作。主编经常告诫大家,要把编辑当成一项事业,不要只当成一个职业,编辑不能匠气太重,而要主动去做学问。“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学者视野建学术平台”的办刊理念深入人心。文科编辑室人才济济,“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工作,根本是停不下来的节奏。”王雪松说,他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近些年来,华师学报的各项排名一直名列前茅,这是全体编辑辛勤工作的结果,作为其中一分子,王雪松也感到无比荣耀。

 “很多老师经常从学术角度上给学生传授一些知识,却很少有人专门讲解期刊知识、投稿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是王雪松当年读书时的困惑,如今站在编辑岗位,他力所能及地给学弟学妹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从2011年7月留校至今,王雪松先后应邀为硕士新生作了4场公益讲座,讲解论文写作投稿的具体要求以及期刊分类、学术规范等。“这是我觉得可以帮助现在学弟学妹的事情,结合我现在的工作,给他们分享一些经验教训,帮助他们解决论文写作方面的困惑。”他说,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我做的比起老师对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