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肖博文:沿着兴趣的路走下去
2018-01-21 09:54:13   来源:华大在线   分享:
0

下拉鼠标,敲击键盘,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大片大片的英文,肖博文开始了他的工作。

手边摞着的几本厚厚的全英物理书籍,由于经常翻阅,纸张已经变得柔软单薄。

瓷杯内泡着的咖啡时常散发幽香,帮助他保持清醒状态去思考。

他每天的时间安排很少变化,上午十点左右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结束工作,和研究所同样晚归的同事打个招呼,回到住处。即使是节假日也习惯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在工作中。

1478500005114998.jpg

Superman:将学霸进行到底

 刚上初中,肖博文就对物理“一见钟情”,解开一道难题便能让他获得前所未有的兴奋。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基础,顺理成章地使他在高中加入物理奥赛,只是因为更难的题目他觉得“更有挑战更有趣”。1999年,凭借物理奥赛,肖博文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进入大学后,并未被自由的生活冲昏头脑,他很快确定了自己要出国深造的计划。于是,图书馆、教室、宿舍,便构成了肖博文的三点一线式大学生活。

 “物理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绝不仅止于课堂”,对于肖博文来说,学习已经充盈于他的课堂内外,常驻图书馆的他还被同学们称为“superman”。

 肖博文对大学有着清晰的规划,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大二考过GRE,大三考过托福,之后便将精力全部投入至科研之中,本科就发表了5篇论文。最终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一开始并不顺利,虽然在国内已经早早考过了语言测试,但交流仍然是第一道难题。老师的英文授课模式让肖博文起初有些“水土不服”,可这并没有让他轻易认输,重启学霸模式,强迫自己和同学们交流,同时也抽时间在课下练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第一年在高压状态下拿到了全A的成绩。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硕博,肖博文面临两个选择,去俄亥俄州,或者去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权衡之后,虽然来自俄亥俄州的邀请可能更有利于肖博文的发展,但面对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他最后选择了加州的明媚阳光。

 “不会后悔做出的选择,因为你也不知道选择另一个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结果一定比现在好吗?”他这样解释。

 也正是在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肖博文遇见了现任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的王新年教授,他的能力给王新年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王新年说,做理论物理时,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肖博文总是更容易发现问题,良好的数学基础也大大减少了解决问题的时间。他会在学术讨论上发觉讨论者的观点有问题时当场提出,将这个问题问到底,也会在日本的一次会议上,因为收到对方观点的启发立刻去拜访,两人合作半年内就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发出了论文。

 肖博文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收到王新年诚恳的邀请,也最终决定回国,来到了桂子山。“研究哪里都可以做,不过我再也忍受不了美国的食物了,我还是回国吧。”肖博文笑谈当初的决定。

 Eureka:长时思考得来瞬间灵感

 随着物理学习的渐渐深入,肖博文很快找准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理论物理。量子、夸克、弦理论……用纸笔计算宇宙的变化,“这非常奇妙”他为此深深着迷。到美国求学后,他最终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在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中摸索。

 做理论物理研究需要大量的思考时间,常常吃饭在想、洗澡在想、开车在想、睡觉在想。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他习惯在思考时直接在草稿纸上计算,除非必要很少求助电脑。写一篇论文,大概就要用掉两本稿纸。

 他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得来甚是神奇。一年前就已经提出了问题,但一直没有思考出答案。“那段时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白天想晚上想。”经常失眠的他在一天夜里,在半梦半醒的状态,另辟蹊径的思路忽然出现,惊醒,立刻起身记下,最后成就了一篇关于黑洞辐射和加速度理论的论文。

 “当时真的有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激动,”肖博文笑谈,“就像阿基米德从浴缸里跳出来,忍不住喊‘Eureka’。”

 这样的灵光一现总是要建立在长时间的积累和无数次错误的尝试上,“经常说灵感,但是没有长时间的思考哪里有一瞬间的灵感?”肖博文说。

选择:“我不喜欢选择,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理论物理并不是一条热闹喧嚣的路,肖博文也曾犹豫良久是否要放弃。

 在美国的一段时间,他的学术研究遭遇瓶颈,也找不到感兴趣的课题。又看到身边大部分曾经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同事都从实验室走向华尔街转行从事金融,获得令人欣羡的待遇。他试着和转行金融的同事聊天,也向雷曼兄弟公司投过简历,但还是发现自己对金融没有感觉,“在那里我找不到曾经做研究时的热情和乐趣。”肖博文还是决定继续学术的道路。

 但即使有热情和兴趣,在美国的实验室里,肖博文的日子也并不轻松,不仅没有朝九晚五的规律,就是周末的休闲也不在他的计划内。每天下午四点吃一顿饭,然后开始工作,一直到凌晨天快亮了,再返回住处休息。

 就是在这样晨昏颠倒的日子里,肖博文的学术基础日渐夯实。也开始在著名的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肖博文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来说明物理研究十分需要勤奋与执着。

 对于物理学研究的这份执着,得益于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看上去很艰难的问题,经过“抽丝剥茧”的过程,会慢慢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有趣,“感觉是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研究最难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找问题。”肖博文说,需要研究的必须是难度比较大、但又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它要困难很多。提出问题,是科研的关键。

 肖博文面临过很多个重要的选择,是否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进入瓶颈时是否要改换方向进入华尔街,面对美国已经习惯的环境是否要回国。但回想起来,他一直都在享受物理研究中抽丝剥茧的乐趣而不断钻研精深内容,在面临研究困境时也没有对完全没有兴趣的金融业动过心,因为认为研究在哪里都能做而“潇洒”地离开了美国先进的实验室。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而在沿着自己的兴趣走下去。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