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李敏:“创业是一场修行”
2018-01-21 09:52:46   来源:民大人物

2013年,李敏把扶持小微企业创业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如今,硅客孵化期的成立让她在创业路上越来越成功。

创业,本就是一场修行,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心态“反客为主”

2011年,当李敏还是一个硕士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她只是上海一个律师事务所月收入只有1300元的实习生。2013年,李敏创办了浙江人众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如今的她,已成为浙江金融界的领军人物,投资界的天使投资人。

回望过去的经历,她还是有些后怕。在上海实习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派往温州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及企业重组并购的相关事宜。在这个过程中,她无意被卷入民间借贷的漩涡中。那时她不仅要经常与政府方面进行沟通,还要面对一些黑势力带来的压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最终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因为被浙江浓厚的商业氛围所感染,她带着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杭州踏上了创业之路。

于她而言,创业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一旦选择了创业,就要让自己归零,以前的成绩都要被清除。如果作为打工者,你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甚至可以炒老板鱿鱼;然而,作为一名创业者,你没有资格去做这样任性的选择的。作为一名创业者,即使你遇到再大的困难,你也必须告诉自己,“我没有丝毫的退路,我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做成功!”

2014年,杨金平辞去阿里巴巴的工作,带着5年的工作经验开始了他的农业电商创业之旅。打工时候的他抱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态度,工作几乎没有压力。可是创业之后,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他必须不断学习钻研。作为打工者,你不必计较那么多;但作为老板,他就要“斤斤计较”了。他笑称,“以前我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从天河机场到光谷坐车都是公司报销的,多少钱都无所谓;但作为老板,我必须首先考虑成本支出。”创业初期,为了省钱,他睡过机场、汽车站。面对就业人员年轻化的趋势,为了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更好与员工沟通,他尝试学习年轻员工爱玩的游戏,通过一起玩游戏提升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从专业到非专业:不断修炼“内功”

创业从来不是管理学专业的专利,但跨越所学专业去涉足其他领域的创业,却并非那么容易。法学专业的李敏涉足金融领域,成为了新金融领军人物;法学专业的杨金平涉足农业电商领域,也获得了成功。

李敏实习期间在参与企业重组并购和银行不良资产收购项目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当时国内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小微企业不成功,除了他们经营不善、选择方向不准等自身原因外,银行资金供给不足也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大多偏爱国企、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目睹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融资难和资金链断裂,最终惨遭失败的案例,她从内心深处对小微企业产生了同情,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于是,她毅然选择了金融行业创业。

法律专业的李敏,深知不管是从民法、刑法,还是行政法的视角,公司的税务问题都是极其重要的。可是作为创业者,她还必须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上学习金融、管理、财务等知识。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税务问题、如何与各种部门打交道、如何管理财务等都成为了她的必修课。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于她而言,也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