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老马”英译《师德铭》
2018-01-21 09:52:19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分享:
0

几个月前,老马还是法国巴黎七大孔子学院的一名学生。武汉大学的教师对他说,“要想更深入地学习中国文化,就必须去武汉大学,那里不仅有更多更好的专业中文教师,还有漂亮的樱花。” 于是,65岁的他来到武大,成为国际教育学院一名“最有资历”的留学生。

 


其实,说“资历深”并不是指年龄大,而是在于他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而且受中国文化浸润之深。老马原名David F.Mason(大卫·梅森),生于美国,长时间生活在法国。作为一名医学博士,他在法国最大的一家独立制药集团Servier(施维雅)工作了许多年,同时还是医学杂志的编辑和翻译者。

来到武大后,同学和老师们都亲切地叫他“老马”。这是他第四次来中国了,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原定6个月的课程。

记者到老马家采访的时候,他正认真地做作业。桌上整齐摆放着唐诗、宋词以及陶渊明译本等。老马自豪地炫耀起这些他辛苦搜罗来的书籍,还有他最近练习的书法。

老马坦言,自己对于中国的印象始于孩童时的邻居,那户中国人家里用着还是铅字模的古老打字机。到法国后,他从朋友那里获得了一本学习“神器”——《说文解字》法文版,由此“与中国文字坠入爱河”,老马说,“就如后来我与中国古典诗歌一见倾心的感觉一样美妙。”现在已经有了200多本中国文学书籍阅读量的老马,依着这本“神器”,慢慢熟悉了繁体,对小篆、金文等也研究颇深。

老马拿出他最喜欢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法对照译本,“你看,这里面是书法的繁体字。我还不太认识中国字的时候,就喜欢看这些漂亮至极的书法。虽然看不懂,但我能感受到它的美。”精通英法中三门语言的他,慢慢开始试手翻译,尤其是中国诗歌。翻译成了他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

最近老马的杰作是武汉大学著名的《师德铭》英文翻译。一次路过湖滨,老马发现了这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13行字。起初,他以为这是一首诗歌,“因为中国人很喜欢把诗歌刻在石头上,而且它又是四字一句,很像《诗经》体。”他详细询问了老师和中国朋友,知道了这是武大独有的《师德铭》。

翻译的过程并不简单,从了解、形容、解释到深入赏析,老马花了三周时间。期间查阅了大量材料,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译到“身立杏坛,首修人品”时,他联想到了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以孔夫子为首的师德传统。这些优良品德和道德原则在今天仍然是武大所提倡的。翻译中,他加入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儒家思想,“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也使外国朋友更容易看懂。”

英译版出炉后,许多老师评价它生动易懂,体现了“信达雅”,对于向世界传递武大精神和武大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文化散发着纯纯的书卷气,”老马谈到这次浓缩萃取式的翻译时坦陈:“首次尝试将《师德铭》这样的宏伟文本翻译成英文,我是怀着谦卑之心的。”

 “《师德铭》让这所学校独一无二。”老马说,“这块石碑代表了武大符号,是武大精神的真正守护者。有幸来武大深造,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