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阳新县木港镇田畈村乡村医生朱锡江
□本刊记者/王春华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豪言壮语的气场,他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高尚的情操和辛勤的汗水,不忘初心,默默奉献,艰苦创业,在乡医路上度过了27个春秋……他就是阳新县木港镇田畈村乡村医生朱锡江。
田畈村地处一个小盆地,夹在东山和彭山之间,南北各有一条蜿蜒的山谷,依山谷修了一条穿村公路。全村有10个自然组,2000余人,居住分散。朱锡江出生在田畈村一个医学世家,从他爷爷的爷爷就是一个老中医,一直是子承父业,目睹了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痛苦,也感受到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从小就立志当个好医生。
1989年,他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当起了乡医,虽然乡医很清贫,相对于当年读大学的同学在县城或省城工作,还是同村发小南下陶金,他现在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觉得生活很充实,精神很富有。
27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生活在村卫生室、乡间小路和患者家庭三点一线中,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对全村2000余人医疗医保情况了如指掌,特别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孕妇等特殊群体非常关注。
2015年一个夏日晚上9点多,田畈5组朱封光匆匆忙忙跑到卫生室说,其妻子胡珍意突然恶心呕吐,腹痛难忍,有大便感。他赶到患者家中为其诊疗,因对患者病情有疑虑就一直陪护在患者家中观察。到了晚上11点,患者病情加重,血压升高,有休克征兆。他诊断患者为宫外孕,建议马上送医院。由于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朱封光也很慌乱,他连夜帮助朱封光把患者送到阳新人民医院,直到凌晨患者进手术室后,才疲惫地回到村卫生室继续上班。
田畈6组刘天美对他赞美之词常常溢于言表。原来2013年一个早晨7点,他接到刘天美的求救电话说村民陈华突然患病休克的消息,就赶到患者家中。陈华是一位65岁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他通过诊断感觉患者有生命危险,应送往大医院急救。患者身边无亲人在家,又没有人民币进院。他二话没说就近租辆小车带上钱护送患者到阳新人民医院急救,为患者垫付车费和住院费。直到下午5点,患者家属赶到,他才离开。
2012年5月的一天,天未亮就有人敲门看病,他开门一看是田畈村1组女患者明蔡红颤颤抖抖地走进来。患者诉:腹痛剧烈,胸闷心慌气促。她正说着就昏倒在地,他急忙抱她到病床,他的妻子也来帮忙。由于患者生命体征不正常,血压低,频休克,他当即做了静脉通道,并应迅速送大医院急救。可患者处昏迷,她家远且无任何联系方式,他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护送患者去医院,嘱托他自己的妻子设法联系患者家属。由于及时做了静脉通道,患者很快被抢救苏醒,医院诊断为黄体破裂出血。他推着患者楼上楼下化验做B超,虽然满身是汗也不觉得累。患者母亲匆忙赶到,没有带钱,他又给患者垫付手术费和住院费,把患者送进了手术室。
朱锡江不仅有帮助患者的热心肠,而且是一个内外儿妇科、急症、重症都内行的多面手。他不断充电以提高医技水平,1999、2000年参加了湖北省乡医中专班学习脱产学习;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在黄石理工医学部学习。
他刚从事乡医时,村卫生室只是两间破旧房子,现在新建的村卫生室有150平米,有病房、药房、输液室、诊断室、资料室等,配备有医疗器械和电脑,点击电脑便知全村医疗情况,还硬化100多平米的场地。
正是他的不懈奋斗和忘我奉献,赢得了各种荣誉。2003、2004年他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2006~2008年又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2007年被黄石理工医学部评为优秀学员;2010年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村卫生室监督信息员;2011年再一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木港镇卫生院李院长说:“朱锡江是木港镇乡医的排头兵,他让群众满意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贴近群众服务百姓,做到‘小病不出村’,做到了患者心中理想的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