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碧海喂母亲吃饭
武汉大学28岁的博士研究生黄碧海为了照顾因病成为“植物人”的单亲母亲,放弃高薪出国深造的机会,不离不弃守在病床边,帮助母亲苏醒并恢复记忆和部分运动功能,创造生命奇迹。本报昨日报道他的事迹后,新浪、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发网友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你的坚持很不容易!”昨日中午,曾感动中国的孝女黄来女辗转联系上黄碧海,一开口就这么说道。
黄来女是广西人,幼时起便与父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困。200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毕业后又考上武大硕士研究生。由于父亲身患重病,无依无靠,她带着父亲上大学,边坚持学习,边照顾父亲,还要打工挣父女两人的生活费。她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07年,她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目前,她在广州一家知名外企担任部门经理。
电话中,黄来女对黄碧海说,作为儿女,照顾父母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在面对一些重大抉择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你放弃高薪出国发展的机会,不离不弃守在患病的母亲身边,这样的决定让人尊敬。有你这样的校友,我感到骄傲!”
通话时,早已听闻黄来女事迹的鲁胜利也接过电话,说:“你是一位大孝女,像我的儿子一样孝顺!”“您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创造奇迹!”黄来女鼓励说,“降温了,请多穿衣服,小心感冒。”
听到这里,鲁胜利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感谢你们这些好人的关心!”
在十多分钟的通话中,黄来女也不断鼓励黄碧海坚持下去,“人生的路还很长,以后还可以有很多机会,但是母亲只有一个……”
老师、同学眼中的黄碧海——
他的乐观感染了我们
熟知黄碧海的人,都给了他一个共同的评价:乐观。
昨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书记朱剑平说,黄碧海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为人乐观,积极进取,没有因照顾长期生病的母亲耽误学业,十分难能可贵,“‘凡事孝为先’,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院为培养出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正读博二的温聪颖平时经常与黄碧海一起做实验。“我们都管他叫‘百科全书’。”她笑着说,黄碧海博学多才,不但精通专业,很多跨专业的知识他也涉猎甚广,大家遇到难题时问他,他总能对答如流,而且总是不厌其烦。
同学余旭也介绍,黄碧海对科研非常认真,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度过,每天到得早、走得晚,不是看文献,就是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还熬通宵做实验。
黄碧海的心愿——
希望妈妈早日重见光明
昨日的江城寒风凛冽,但鲁胜利在省人民医院民康楼胃肠外科病区的病房里却暖意融融。
鲁胜利母子的故事,病友和他们的家属早已耳熟能详,也深为感动。李女士说,黄碧海真是个孝顺孩子,总是不厌其烦地照顾、宽慰、激励母亲,从不抱怨,“鲁胜利太幸运、太幸福了!”“感谢儿子让我起死回生。”鲁胜利说,她有一个值得她骄傲的儿子,希望自己能通过运动尽快康复,好让儿子早点恢复工作,不要因为自己的病耽误他的前程。
“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坚持。”黄碧海告诉记者,这些帮助,来自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来自病友对母亲刚醒来时胡言乱语、大喊大叫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一路走来所有帮助、支持他的老师、同学和亲友。
据介绍,鲁胜利虽然已经恢复意识,但目前基本处于失明状态。“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希望妈妈早日重见光明!”黄碧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