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于亭:予学子以学术滋养
2018-01-21 09:50:16   来源:教书育人   分享:
0

在网上搜索《玄应<一切经音义>研究》,看到豆瓣网上有这样一条评价:“看了看这本书的序和后记,不知为何直接在图书馆痛哭流涕了。现在想来他对我整个学术人格的影响,实在深远。”

这位“豆友”说的,就是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于亭教授。

于亭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投入宗福邦教授门下,沉潜“故纸堆”近30年,从未放下思辨的激情。他一开腔,温雅绵密而不失锐利,洋溢出一种令人振奋的特质,使听者相信有一种帅气可以超越外表与年岁,那大概就是理想主义的光芒。

数年来,于亭在参与《古音汇纂》等大型集体科研项目的同时,满负荷承担教学任务。他常年为文学院、国学院学生讲授《古文献学》《<诗经>研读》《海外中国学(汉学)研究》等课程。其中,海外汉学课在整个华中地区堪称首创。此外,于亭还设计和推行配合课堂教学的研讨班(seminar),组织学生进行原典精讲精读,在国学院和古籍所定期举行“广雅疏证”等读书会。

于亭从不掩饰自己是一个凡事追求完美、近乎执拗的人。他的课以文献基础扎实、信息量大、课件精美、研究意识强、有前瞻性、挑战学生智力为特色,是广受学生欢迎的高端学术课程,授课教室爆棚是常态。走进他的课堂意味着避开浮躁喧嚣的世风与学风,在幽默谐趣中收获对学术的敬畏感和以学术为职志的坚定信念。学生纷纷表示,“听于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于亭常说,学科有疆界,但思想没有疆界。在他看来,“新国学”的提出,就是要打破现代学科的藩篱,从古典学术中寻求滋养,实现东西方人文学术的知识整合。他授课时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致力于打通文、史、哲等学科间的所谓界限,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好奇心。

他的《诗经》研读课,摈弃了泛览概论式讲授,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展示深入中国古典经学学术的整合视域。他的海外中国学研究课,从国外汉学的视野和学术背景,讲到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从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中国想象,耶稣会士和汉学萌芽,到欧洲启蒙时期以来中国观之演化,从学院汉学的建立和欧洲汉学传统,到美国中国学的范式转移,日本的“东洋学”和“支那学”。

学生聆听于亭娓娓道来,面对着他列出的长达十数页的参考书目,不得不叹服:“于老师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使人受益匪浅。”

不止于个人课程建设,于亭还将他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国学”专业课程规划中。作为湖北省以及校级教研项目“国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全面设计修订了国学班培养方案,突出“有旨趣的知识训练”,提出了完整的以“中国古典学”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架构。此方案施行以来,武大国学教育在国内的地位和号召力持续领先。在国学院教学梯队的铺设上,于亭逐步组建海外汉学课的讲授团队,推行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提出“学生学习和教学团队共同成长”,支持青年教师高端读书会。

2014年夏,2010级“弘毅学堂”国学班毕业在即,经过学院老师4年的倾囊相授、熏陶砥砺,全班20人中,除1人选择求职外,其余全部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间把握平衡?于亭说,“老师是学生的接引者。”他将“接引者”这个佛教术语完美地诠释为:如果知识教育不能向价值关怀、人格自律递进,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形成持久垂范,那么教育将毫无意义可言。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