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8日下午,文学院戴建业老师分享会暨新书签售会在7101举行,《老子开讲》《碰巧》《假如生活欺骗了我》等四本新书与读者见面。戴建业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文学创作为主题的讲座,为在座的同学讲述了他是如何邂逅文学,又应如何进行文学创作。
“我为什么读文学?”讲座一开始,戴建业便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如何“邂逅”文学。他谈到,自己在高中最喜欢的其实是数学。一个碰巧的机会,他的一首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还发表到了报上,他成了村子里的“诗人”。“年轻人总会有一些虚荣心,就觉得当个诗人挺好。”戴建业说。
最开始写诗是碰巧,进行文学创作也是碰巧,但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碰巧让他在文学之路上走了下来。一路走来,他对文学创作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戴建业说,文学创作离不开模仿,所有成功者的成功都来源于模仿。一个伟大的书画家最开始都是练习临摹,把没一撇、一捺、一点都模仿好。戴建业举例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模仿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莫言的小说模仿《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他还说,模仿不能局限于一家,但是又要有钟爱的一家。“具体应该怎样去模仿呢?”落到实处,就是要模仿经典作家,模仿经典作品。
“文学创作就是要不断的写东西,因此勤奋很重要。”戴建业感慨道。文学上的成就要通过大量的写作来进行训练。他还提到他教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写了100首诗,20多篇古赋,现在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过着喜欢的生活。“干一点成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少玩手机、少上网,干一件事就要拼命地干才能做出一番成就来。”他这样提醒同学们,他自己虽然已经59岁,但坚持每天早起背书。“因为我相信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
有同学问及戴建业为何写作。对于这个问题,他谈到最初自己只是写学术论文,近三年来才开始进行随笔、社会评论的创作。他感慨道:“写随笔和杂文的时候,没有更多思路的限制,如瓶泻水。”他晚上七点钟开始坐下写东西,写到第二天早上六点钟都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