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楚人物
“最美环卫工人”邓元武
2018-01-21 09:45:02   来源:网络
 

提起在垃圾场的工作,没人质疑其环境的艰苦与恶劣。生活垃圾、污水、蚊虫……什么都有,初次到垃圾场的人准会恶心呕吐,而邓元武每天却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10多个小时。

 

今年46岁的邓元武,是恩施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场长,在环卫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27年,与垃圾和污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把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城市的洁净。他本人也因此先后被授予“恩施州级劳动模范”、“湖北省十佳环卫工人”、“湖北好人——最美环卫工人”等荣誉称号。近日,省总工会又授予邓元武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烈日下,邓元武正开着挖机平整场地。

邓元武每天都要经过这条陡峭的小道,去检查污水调节池是否安全。

从事环卫工作27年

1987年,邓元武进入恩施市小渡船环卫所时,从事的是道路清扫工作。邓元武说,那个年代扫大街,可不像现在,有机械设备帮工人们减轻工作量。当时整个城区只有两台农车用于垃圾转运,清扫工人们往往承担着垃圾清扫和清运两个重任。因交通不便,垃圾清运点又太多且不固定,邓元武只能拖着小板车一处一处地扫。每天晚上11点至清晨6点,他要完成6000平方米左右的路段清扫,还得把垃圾转运到固定的收集点,每天来回奔走20公里以上是常事。遇到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洼地路面积满了泥浆,他要反复铲上好多次,才能清理干净,常常干得双手都磨出了水泡。

 

“扫帚在手,铁锹在肩,板车悠悠,徐徐向前……”这首《环卫之歌》,就是他们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由于环卫工作的艰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当时和邓元武一同进环卫所的10多名环卫工人,没干多久均纷纷辞职。他们离开时,也都劝邓元武趁早离开,但邓元武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心工作,一样能做出成绩。经过认真思考,邓元武决定留下来。

 

为了能帮邓元武减轻一些工作负担,他的妻子经常趁孩子熟睡后,去帮他清扫街道。那时他们的女儿才两岁,常常在睡梦中醒来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妈妈。有一次,邓元武和妻子早晨7点干完活儿回到家中,发现孩子不在床上,两口子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后来竟在床下发现了熟睡的孩子。看着孩子还印着泪痕的小脸蛋,两口子心中是说不出的难受和自责。

 

因工作积极主动、业绩突出,1997年9月,环卫所安排邓元武为管理人员。之后的5年,他连续被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授予年度“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城市美容师”等荣誉称号。

 

邓元武没有被众多荣誉冲昏头脑,反而给自己找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新工种。

 

2003年,恩施市九岭岗垃圾填埋场建成,距离州城约5公里,场内环境恶劣。邓元武却主动请缨,去了那个遍地都是垃圾和污水、空气中还散发着酸臭味儿的地方,做起了垃圾填埋的苦差事。这一干,就是11年。

 

 

“绝不能让污水外溢”

 

垃圾场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需将垃圾推平、压实和覆土,涉及到装载、挖掘和压实等工作程序。刚开始,邓元武根本不会操作,于是他就自费去外面学习,并考取了挖机驾照。从此,邓元武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200多吨的生活垃圾。

 

夏天,挖机内没有空调,炎热的气温加上垃圾发酵时散发的热量,驾驶室内温度高达40℃以上,邓元武经常一干就是一天,每次出来衣衫都能拧出水。而冬天,寒风瑟瑟,邓元武即便裹着再厚的军大衣,整个人也常被冻得手脚生疼,但这些困难都难不倒邓元武。

 

每天早上5点至晚上10点,清运车拖来一车垃圾,他就立即去平整覆盖一次,城里的垃圾什么时候清运完,他就什么时候去休息。遇到垃圾量大或者天气不好时,他常常会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垃圾场的工作主要包括把垃圾处理好,沼气排放好,污水抽排好。邓元武说,可别小瞧这几样工作,里面可有不少学问。

 

抽水排污是邓元武每天的工作重点,“污水池旁边就是附近农民的农田,如果污水没有及时排走,溢出调节池,污染了农田和水源,那损失可就大了。”邓元武说,“遇到暴雨,整夜都不能睡。”下暴雨时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巨大,如不能及时排出,就有从调节池溢出的危险。

 

8月4日,在九岭岗垃圾填埋场,记者跟随邓元武体验了一把检查污水调节池的艰难。污水池建在垃圾填埋场下游,去那里先要穿越一段垃圾遍布的填埋场,需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和刺鼻的臭味,还要时刻提防破碎的玻璃瓶扎伤双脚。污水调节池建在几十米高的拦水坝下,下去的路只有一条沿着山坡凿出的小路,狭窄又陡峭,勉强容一个人侧身通行。邓元武说,每次遇到下暴雨,被雨淋湿后的路面会变得很湿滑,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从上面摔到垂直高度50米下的污水池中。

 

7月11日晚,恩施突降暴雨,污水夹杂着山洪涌向污水调节池中,若不及时进行抽排,就有溢出的危险。眼看池中的污水直逼安全水位,邓元武遂与同事打着手电筒,冒雨穿过险象环生的羊肠小道,检查调节池周围是否遗漏,将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通宵抽排污水,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确保了污水不外溢。

 

邓元武每天都会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最好,尽全力为周边百姓负责,绝不让单位领导担心。“2008年11月6日,国家建设部专家组对九岭岗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复核进行评定,我们达到国家Ⅱ级无害化处理场标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邓元武说,这是对他工作最大的安慰。

 

可以说,邓元武在全国创造了垃圾填埋工作的“恩施模式”,这一成绩也在州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很多地方环卫部门的负责人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以场为家奉献无悔

 

2008年3月,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邓元武被单位任命为恩施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场长。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负众望,邓元武干脆独自搬到了垃圾场生活。

 

多年来,邓元武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和家人自然是聚少离多。记得在一次闲谈中,别人开玩笑问他的妻子:“你和老邓结婚近30年,一起过过情人节吗?”他的妻子回了句:“自从他去了垃圾场,别说情人节,就连春节都不一定能一起过。”

 

按规定,邓元武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但在垃圾场的10多年里,他每年回家休息的日子不足10天。前年除夕,一家人等他回去吃团年饭,天都黑了还不见邓元武的人影。无奈之下,邓元武的妻子只好包车到垃圾场去接他回来团年。结果,他因为担心垃圾场没人值班,只在家呆到大年初一,就又悄悄地从家里跑回了垃圾场。

 

后来时间久了,妻子也明白和理解了邓元武的心思,所以就干脆换了一种过节的方式。

 

2013年9月29日,是他女儿婚后“回门”的日子。按恩施习俗,全家都要在家吃顿团圆饭,但邓元武因为急着赶回垃圾场工作,便不断地催促女儿女婿赶紧离开,结果一顿饭还没吃完,大家就不欢而散。其实,邓元武也知道女儿当时心里很委屈,但他是真的放心不下垃圾场里的事情,希望女儿能谅解他。

 

邓元武也常问自己:“为什么越来越离不开这份苦差事?”他自己也找不出完美的答案,他只是觉得,既然选择了环卫工作,就应该把它当成一番事业好好地干上一辈子。

 

如果按每天工作14小时计算,邓元武一年的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相当于正常工作量的3.7倍。由于常年操劳过度,今年初,邓元武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稍稍挪动一下身体,就钻心似的疼,大家都劝他回家疗养,单位领导也主动给他批了病假,但邓元武说:“如果垃圾场3天不运转,州城将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因此,他固执地不肯离开岗位半步,他把治疗仪器搬到了垃圾场,让自己边治疗边工作。

 

27年来,邓元武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洁净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他也因此被授予“恩施州级劳动模范”、“湖北省十佳环卫工人”、“湖北好人——最美环卫工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前不久,省总工会又授予了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